議論文閱讀
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完成各題。
別讓手機成為“孤獨手雷”
陳 凌
①“我在看你,你卻在看手機”“你介不介意把你手機粘在我額頭上,這樣我就當你在看著我說話得了”,微信朋友圈里,一篇反思生活被手機主宰的文章,讓很多人心有感觸。
②行色匆匆的社會里,相聚本已不易而短暫,卻常常穿插一幕幕“低頭”的場景。同學相約,隔桌相望,很多人卻習慣在線溝通;朋友聚首,大家都拿起手機,忙著拍照、分享、點贊;親人團圓,任父母坐在旁邊,發(fā)微信、刷微博卻成了最重要的事。于是,有人感嘆,一部部原本有聲有色的生活“電影”,卻在上映時成了相對無言的“默劇”。有人則感慨,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面對面,你卻在玩手機。
③“仿佛,能聽到一種叫作‘孤獨’的草木,在周圍生長的聲音”。低頭之際,指尖的喧嘩,替換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噓寒問暖和溫情問候,遺留給他們的,就只剩下了孤獨。
④其實,孤獨的又何止是親朋父母,更包括玩手機的自己。正如一句歌詞所說的:“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碑敽芏嗳藥е把菔窘箲]”對網(wǎng)絡上的自己進行打扮,在廣闊無垠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絡中曬出自己最為看重的一面,那些飄在空中的代碼和程序已然開始占據(jù)生活、影響情緒。而這,照見的正是個人內(nèi)心的孤寂和落寞。有人說:“當信息所代表的和人的連接,可以暫時地屏蔽內(nèi)心的孤獨感,人就會對這種連接上癮?!痹谶@個意義上,手機正成為一種“孤獨的手雷”,折射出現(xiàn)代人的心靈正處于孤島之中。
⑤盡管時代的車輪在不斷向前,但人們對于真實情感的溝通需求,卻從未改變。從最初的呼叫轉(zhuǎn)移,到語音、視頻對話,技術(shù)發(fā)展所帶來的即時化、可聽化、可視化交流,本是要讓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讓感情的交流更加便捷。何以人們在先進的技術(shù)面前,反而離親密更遠、離孤獨更近了呢?“低頭族”埋首手機,正是“孤島”上的人在信息的海洋中追索情感信號。然而,問題在于,線上的“鍵對鍵”,在經(jīng)過了層層掩飾和精心布置之后,所要表達的感情往往蓋上了面紗,真實的想法反而被深埋心中。最終,感情的溝通成了一種奢望。
⑥鍵對鍵,永遠無法替代面對面。
⑦為了進行“數(shù)碼排毒”,在巴西一個酒吧,設計者甚至推出了一款名為“離線酒杯”的產(chǎn)品,酒杯的底部只有一側(cè)有腳,其余部分需要用手機墊著,杯子才不會傾倒。設計者希望借此讓人們回歸真實的交流。面對面的真情溝通,才是醫(yī)治孤獨最好的良藥。沒有這種溝通,通信技術(shù)再發(fā)達便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如建沙舟之上,出現(xiàn)“手機多忙碌,心就多孤獨”的尷尬。有了這種溝通為基礎,先進的技術(shù)就會讓交流更密切,讓心與心貼得更近。
⑧讓技術(shù)聯(lián)通心靈,別讓手機成為“孤獨的手雷”。
(1)文章用《別讓手機成為“孤獨手雷”》作為標題,結(jié)合文義,說說有什么好處。
(2)請聯(lián)系上下文,談談為什么“鍵對鍵,永遠無法替代面對面”。
(3)選文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⑦段列舉巴西酒吧進行“數(shù)碼排毒”的事例有何用意?你認為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怎樣進行數(shù)碼排毒?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52引用:4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不求甚解 ①一般人常常以為,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實也不盡然。我們雖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但是,盲目地反對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同樣沒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這句話最早是陶淵明說的。他在《五柳先生傳》這篇短文中寫道:“_____”人們往往只抓住他說的前一句話,而丟了他說的后一句話,因此,就對陶淵明的讀書態(tài)度很不滿意,這是何苦來呢?他說的前后兩句話緊緊相連,交互闡明,意思非常清楚。這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tài)度,我們應該虛心學習,完全不應該對他濫加粗暴的不講道理的非議。
③應該承認,好讀書這個習慣的養(yǎng)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讀書或者不喜歡讀書,那么,無論說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無意義了。因為不讀書就不了解什么知識,不喜歡讀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書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讀書,這才有起碼的發(fā)言權(quán)。真正把書讀進去了,越讀越有興趣,自然就會慢慢了解書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讀懂所有的書,特別是完全讀懂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誰也不敢這樣自信。而讀書的要訣,全在于會意。對于這一點,陶淵明尤其有獨到的見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會意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都忘記吃了。
④這樣說來,陶淵明主張讀書要會意,而真正的會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說不求甚解了??梢娺@不求甚解四字的含義,有兩層:一是表示虛心,目的在于勸誡學者不要驕傲自負,以為什么書一讀就懂,實際上不一定真正體會得了書中的真意,還是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只是不求甚解為好;二是說明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zhí)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這兩層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們好好體會。
⑤列寧就曾經(jīng)多次批評普列漢諾夫,說他自以為熟讀馬克思的著作,而實際上對馬克思的著作卻做了許多曲解。我們今天對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經(jīng)典著作,也應該抱虛心的態(tài)度,切不可以為都讀得懂,其實不懂的地方還多得很哩!要想把經(jīng)典著作讀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確地用來指導我們的工作,還必須不斷努力學習。要學習得好,就不能死讀,而必須活讀,就是說,不能只記住經(jīng)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須理解經(jīng)典著作的精神實質(zhì)。
⑥在這一方面,古人的確有許多成功的經(jīng)驗。諸葛亮就是這樣讀書的。據(jù)王粲的《英雄記鈔》說,諸葛亮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學讀書,“三人務于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看來諸葛亮比徐庶等人確實要高明得多,因為觀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識更廣泛,了解問題更全面。
⑦當然,這也不是說,讀書可以馬馬虎虎,很不認真。絕對不應該這樣。觀其大略同樣需要認真讀書,只是不死摳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為某一局部而放棄了整體。
……
⑧經(jīng)驗證明,有許多書看一遍兩遍還不懂得,讀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書讀了前面有許多不懂的地方,讀到后面才豁然貫通;有的書昨天看不懂,過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經(jīng)看懂了,其實不大懂,后來有了一些實際知識,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書必須常常反復閱讀,每讀一次都會覺得開卷有益。
(1)請在第②段橫線上準確填寫《五柳先生傳》中的相關(guān)語句。
(2)第⑥段說,“亮獨觀其大略”,請簡要談談你對“觀其大略”的看法。發(fā)布:2024/12/26 23:30:2組卷:0引用:3難度:0.5 -
2.閱讀下文,完成后面小題
學會與自己相處 ①社會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要面對如何與自己相處。哲學家芝諾曾被問及“誰是你的朋友”。他說:“另一個自我?!睂W會與自己相處,其實就是找到另一個自己--把腳步放慢,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去觀察、去思考,成為一個能夠充滿智慧的人。
②現(xiàn)實中,有些人習慣于gōngchóu交錯、熙來攘往,一旦一個人獨處就變得快要窒息、難以忍受;一些人有時也想安靜下來給自己“充充電”,思考關(guān)于工作或人生的問題,但總是擋不住喧囂與世俗的誘惑,像旋轉(zhuǎn)的陀螺一般總也停不下來。長此以往,只會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業(yè)績陷入“雙低谷循環(huán)”。
③學會與自己相處,不是追求寂寞、封閉自我,更不是對自身的交往能力設限,而是讓自己的心靈變得祥和安寧,心境變得清澈如水,在沉潛中默默提升自己的境界?;厮輾v史,李時珍寫《本草綱目》用了27年,徐霞客寫《徐霞客游記》用了34年,達爾文寫《物種起源》用了27年,馬克思寫《資本論》用了40年。如果缺乏耐得住寂寞的定力,沒有獨處時的思考,這些成就是很難取得的。如今,在一些發(fā)達國家,不少年輕人會選擇給自己安排一個“間隔年”,以便在一段相對安靜的生活中思索人生、規(guī)劃未來。因此,我們在學習與社會打交道的同時,也應學會與自己相處,葆有享受獨處的積極心態(tài)。
④與自己相處,前提是保持高尚的價值追求。有什么樣的人生追求,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選擇。應當自覺校準人生坐標,培養(yǎng)自省、敬畏、慎獨意識,通過對生命的深邃思考、高尚的價值追求,排除外界紛擾對內(nèi)心的侵襲。提升與自己相處的能力,關(guān)鍵在于養(yǎng)成不斷學習的良好習慣。知識是提升修養(yǎng)的精神食糧,應當善于把零星的時間“焊接”起來,以永不滿足的態(tài)度去對待學習,不斷用新知識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用知識的力量抵御精神空虛、意志消沉。激發(fā)與自己相處的智慧,貴在增強直面現(xiàn)實的思辨能力。與自己相處并非與世隔絕、離群索居,而是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獨立,應當以思辨的眼光看待和分析事物,瞄準現(xiàn)實問題,努力獲得更多規(guī)律性認識。
⑤一個民族,總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學會與自己相處、享受與自己相處,是接近星空的有益嘗試。我們與其在喧囂中消耗光陰,不如借助與自己相處延伸生命、蓄積力量。
(1)看拼音寫漢字:
gōng chóu
(2)“學會與自己相處”在文中的意思是
(3)以下這段文字在文中最恰當?shù)奈恢檬?!--BA-->
人生之路,精彩也罷,平淡也罷,總要路過一段段不同的風景。善于與自己獨處,可以說是一種思想境界、能力素養(yǎng),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人生格局。然而,與自己相處的能力并 非天然可以習得,需要有針對性地勤加磨礪,不斷鍛造個人的意志品質(zhì)。
A.①②段之間
B.②③段之間
C.③④段之間
D.④⑤段之間
(4)有人認為第③段中李時珍、徐霞客等人的事例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你認為是否適合?說說你的看法。發(fā)布:2024/11/9 8:0:6組卷:51引用:1難度:0.7 -
3.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下列各題。
間歇性努力,不是真正的努力
蘆屋主人
有個國外的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個客戶,他給我打電話,說客戶想親自過來考察。他還說,你的英文應該很好了吧,記得你以前一直在學。
聽得我慚愧得想找個縫鉆進去。
說起我的學英語之路,那是真的從沒放棄過,直到現(xiàn)在還在學著,算起來,也有十幾年了。
從大學畢業(yè)起,為了提高口語,我報了無數(shù)個培訓班。記得當時白天上班,晚上還頂著呼呼寒風,手上抓著食物,走在人行橋上,匆匆趕去學英語,可以說很努力了。只是后來和健身一樣,總有一段時間會停下來。
如果說沒有一點進步也不是,確實進步了,從以前的入門到現(xiàn)在的初級階段,我能用口語簡單交流了,但這么一點進步居然用了十幾年時間,浪費了多少時間和金錢。
如果,我當初一直堅持下來,每天一點點,哪怕只是每天幾個單詞硬背下來,現(xiàn)在也該有一萬多的詞匯量了。朋友打電話來,我也就能很自豪地馬上答應他了,可惜沒有如果。
真正的努力就是不間斷地、堅持不懈地做一件事,直到把它做好做精。
(摘自《今日文摘》2019年第11期)
(1)為什么“我慚愧得想找個縫鉆進去”?
(2)同學們圍繞“努力”展開討論,有人認可作者的觀點,有人認為只要努力了就可以。請寫一段文字表明你的觀點并加以闡述。
寫作提示:①可以同意以上某種觀點,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②不少于100字。發(fā)布:2024/12/6 21:0:1組卷:15引用:5難度:0.7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