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
岳陽樓記
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面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CC
A.南極瀟湘 | 極:盡 |
B.橫無際涯 | 橫:廣遠(yuǎn) |
C.薄暮冥冥 | ?。旱?/td> |
D.春和景明 | 景:日光 |
A
A
A.乃重修岳陽樓 | 乃記之而去 |
B.屬予作文以記之 |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
C.不以物喜 |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
D.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 所惡有甚于死者 |
B
B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A.這就是岳陽樓的最大的景觀,前人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
B.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了,前人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
C.這就是岳陽樓的最大的景觀,前人的記述已經(jīng)有備份了。
D.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了,前人的記述已經(jīng)有備份了。
(4)下列對文章理解與分析有誤的一項
C
C
A.“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中的“謫守”暗寓作者對仕途沉浮的悲慨,為后文抒情設(shè)下伏筆。
B.本文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相互交融。通過探求古仁人的思想感情,表達(dá)了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和政治抱負(fù)。
C.“微斯人,吾誰與歸”強烈地表達(dá)了對現(xiàn)實社會的批判和無奈之情,寄托了作者希望與仁人同道的思想感情。
D.本文通過對“遷客騷人”覽物之情的分析議論,突出遷客騷人在不同景色下的悲喜心情,與下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比。
【考點】一詞多義.
【答案】C;A;B;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9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5/1/2 23:0:3組卷:31引用:1難度:0.7 -
2.文言文閱讀。
魚我所欲也
《孟子》
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③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C.一簞食,一豆羹 食之不能盡其才 D.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君子成人之美 A.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B.蹴爾而與之 聚室而謀曰 C.萬鐘于我何加焉 苛政猛于虎也 D.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A.文章開頭用“魚”比喻“生”,用“熊掌”比喻“義”,通過類比,形象生動引出本文的中心論點——舍生取義。
B.文中第②段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告訴我們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簞食,一豆羹”在生死關(guān)頭卻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
C.文章通過“不辨禮儀”接受“萬鐘”和“不受嗟來之食”的故事分別從正、反兩方面論證“舍生取義”的觀點,論證非常有力。
D.本文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人都應(yīng)該保持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關(guān)頭,也能經(jīng)受住考驗”的道理。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發(fā)布:2024/12/27 1:0:4組卷:14引用:3難度:0.5 -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27 0:30:2組卷:50引用:4難度:0.8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