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三株小麥幼苗分別培養(yǎng)在相同的培養(yǎng)液中,開始時測得它們吸水和吸收K+情況基本相同.隨后,對三株幼苗進行處理,過一段時間后,測得結果(如下表).請仔細閱讀下表,并回答問題:
小麥幼苗 | 處理方式 | 處理后吸水量變化 | 吸收K量變化 |
a | - | 不變 | 不變 |
b | 注射呼吸抑制劑 | 不變 | 減少 |
c | 培養(yǎng)液中增加K肥 | 減少 | 幾乎不變 |
能量
能量
,吸收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主動運輸
.此時,b幼苗根細胞吸收Mg2+量減少
減少
(填“增加“或“減少“或“不變“).(2)c幼苗吸收K+量沒有增加是因為根細胞膜上
K+載體
K+載體
的數量有限,吸水量明顯減少是由于培養(yǎng)液中增加K肥后使植物細胞液與外界溶液的濃度差減少
培養(yǎng)液中增加K肥后使植物細胞液與外界溶液的濃度差減少
.此時,c幼苗根尖成熟區(qū)細胞沒發(fā)生
沒發(fā)生
(填“發(fā)生“或“沒發(fā)生“)質壁分離.【考點】主動運輸的原理和意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答案】能量;主動運輸;減少;K+載體;培養(yǎng)液中增加K肥后使植物細胞液與外界溶液的濃度差減少;沒發(fā)生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25難度:0.5
相似題
-
1.下列不屬于主動轉運特點的是( ?。?/h2>
發(fā)布:2025/1/5 8:0:1組卷:9難度:0.9 -
2.為探究主動運輸的特點,科研人員利用下圖1的裝置進行實驗,其中HgCl2可以抑制AIP的水解。
(1)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2)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比較甲組與乙組,得出的結論是
(3)胡蘿卜的根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無機鹽,其中N、P等元素在體內形成的化合物往往不穩(wěn)定,在逆境中可從老葉轉移至幼葉,而Ca、Mn等元素形成穩(wěn)定的化合物不易轉移。某地種植的胡蘿卜的成熟葉正常,部分幼葉出現病態(tài),用Ca( N03)2根部施肥后幼葉恢復正常,推測原來的土壤中缺乏發(fā)布:2024/12/17 8:0:2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3.如圖是胡蘿卜在不同的含氧情況下從硝酸鉀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線,影響A、B點和B、C點吸收量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別是( ?。?/h2>
發(fā)布:2024/12/8 0:30:1組卷:26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