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激發(fā)態(tài)的氫原子向能量較低的狀態(tài)躍遷時會發(fā)出一系列不同頻率的光,稱為氫光譜.氫光譜線的波長λ 可以用下面的巴耳末-里德伯公式來表示:
1λ=R(1k2-1n2)
n,k分別表示氫原子躍遷前后所處狀態(tài)的量子數(shù).k=1,2,3…,對于每一個k,有n=k+1,k+2,k+3…,R稱為里德伯常量,是一個已知量.對于k=1的一系列譜線其波長處在紫外線區(qū),稱為賴曼系;k=2的一系列譜線其波長處在可見光區(qū),稱為巴耳末系.用氫原子發(fā)出的光照射某種金屬進行光電效應實驗,當用賴曼系波長最長的光照射時,遏止電壓的大小為U1,當用巴耳末系波長最短的光照射時,遏止電壓的大小為U2. 已知電子電量的大小為e,真空中的光速為c,試求:普朗克常量和該種金屬的逸出功.
1
λ
1
k
2
1
n
2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45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