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每天產生的尿酸有23通過腎排出,其余13則通過腸道排泄,其中腸道菌群對尿酸的代謝起著重要作用。利用腸道細菌降解尿酸可為高尿酸血癥的治療提供新思路?;卮鹣铝袉栴}。
(1)研究人員需要從 低低(填“高”或“低”)尿酸人群的糞便中采集標本,制備成菌液保存。要測定菌液中細菌的數(shù)目,可在顯微鏡下用 細菌或血細胞細菌或血細胞計數(shù)板直接計數(shù);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 稀釋涂布平板法稀釋涂布平板法,該方法的測量值與實際值相比一般會偏小。
(2)本實驗用到的尿酸選擇培養(yǎng)基需要進行 高壓蒸汽滅菌高壓蒸汽滅菌(填滅菌方式)處理;培養(yǎng)皿需要進行 干熱滅菌(或高壓蒸汽滅菌)干熱滅菌(或高壓蒸汽滅菌)(填滅菌方式)處理。
(3)高效尿酸降解菌的馴化過程采用濃度梯度法把菌液分別接種于不同濃度尿酸(1.7mmol/L,1.9mmol/L、2.1mmol/L,2.3mmol/L)選擇培養(yǎng)液中,每組3個平行樣本,厭氧條件下37℃,220r/min搖床培養(yǎng)48h。每組3個平行樣本的目的是 依據(jù)平行重復原則,排除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干擾依據(jù)平行重復原則,排除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干擾;在厭氧條件下培養(yǎng)的原因是 該菌為腸道菌群,代謝類型為異養(yǎng)厭氧型,需要提供無氧條件該菌為腸道菌群,代謝類型為異養(yǎng)厭氧型,需要提供無氧條件。
(4)通過馴化篩選獲得1株腸道細菌,命名為S3A,其在不同尿酸濃度馴化培養(yǎng)基中均可生長且尿酸降解率如表,通過分析可得到的結論是 培養(yǎng)基中尿酸濃度越高,S3A菌的尿酸降解率越高培養(yǎng)基中尿酸濃度越高,S3A菌的尿酸降解率越高。
2
3
1
3
培養(yǎng)基初始尿酸濃度/(mmol?L-1) | 降解后培養(yǎng)基尿酸濃度/(mmol?L-1) | 尿酸降解率/% |
1.74±0.06 | 1.18±0.04 | 32.2 |
1.89±0.04 | 1.19±0.03 | 37.0 |
2.05±0.09 | 1.20±0.06 | 41.5 |
2.26±0.08 | 1.13±0.04 | 50.0 |
【答案】低;細菌或血細胞;稀釋涂布平板法;高壓蒸汽滅菌;干熱滅菌(或高壓蒸汽滅菌);依據(jù)平行重復原則,排除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干擾;該菌為腸道菌群,代謝類型為異養(yǎng)厭氧型,需要提供無氧條件;培養(yǎng)基中尿酸濃度越高,S3A菌的尿酸降解率越高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8/2 8:0:9組卷:4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尿素是一種重要的農業(yè)肥料,需經細菌的分解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種類和數(shù)量繁多,下列是從土壤中分離分解尿素細菌的有關問題,請分析回答:
(1)上圖是利用
(2)如果要對培養(yǎng)的菌落進行純化,在培養(yǎng)基上劃線操作中,操作的第一步及每次劃線之前都要灼燒接種環(huán),目的是對接種環(huán)進行
(3)下面是兩種培養(yǎng)基的配方:表1:A培養(yǎng)基配方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瓊脂 H2O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1 000mL 纖維素粉 NaNO3 Na2HPO4?7H2O KH2PO4 MgSO4?7H2O KCl 酵母浸膏 H2O 5g 1g 1.2g 0.9g 0.5g 0.5g 0.5g 1 000mL
a.倒平板 b.計算 c.溶化 d.稱量 e.滅菌
②通常培養(yǎng)基采用
③如果要分離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細菌,應選擇上述
④據(jù)B培養(yǎng)基的成分,所培養(yǎng)微生物的同化作用類型是
(4)尿素分解菌能分解尿素的直接原因是它們能合成發(fā)布:2024/12/22 8:0:1組卷:13引用:2難度:0.5 -
2.尿素是一種重要的農業(yè)肥料,但若不經細菌的分解,就不能很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種類和數(shù)量繁多,某生物興趣小組同學試圖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對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設計了以下實驗,并成功篩選到能把尿素高效降解為氨的細菌(目的菌).培養(yǎng)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實驗步驟乳下圖所示.請分析回答問題.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g 尿素 1g 瓊脂 15g 將上述物質溶解后,
用自來水定容到1 000mL
(2)培養(yǎng)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篩選
(3)“目的菌”生長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別來自培養(yǎng)基中的
(4)轉為固體培養(yǎng)時,常采用
(5)下列材料或用具中:
①培養(yǎng)細菌用的培養(yǎng)基與培養(yǎng)皿
②玻璃棒、試管、錐形瓶和吸管
③實驗操作者的雙手
需要滅菌的是:
(6)實驗結果后,使用過的培養(yǎng)基應該進行發(fā)布:2024/12/22 8:0:1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3.致病菌與抗生素。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傳染病。 結核分枝桿菌的細胞壁厚脂質含量高,能抵御不利自然環(huán)境,在干痰中可存活 6-8 個月,若黏附于塵埃上可保持傳染性 8-10 天。人體被感染后結核分枝桿菌可侵犯全身各組織器官,但以肺部感染最多。
(1)結核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
A、空氣傳播 B、接觸傳播 C、媒介物傳播 D、病媒傳播
(2)根據(jù)病原菌在體內的感染部位,推測結核分枝桿菌的代謝方式是
A、異養(yǎng)厭氧型 B、自養(yǎng)厭氧型 C、自養(yǎng)好氧型 D、異養(yǎng)好氧型
為探究不同抗生素對結核分枝桿菌的抑菌效果,研究者從患者體內提取的病原菌進行分離培養(yǎng)。 培養(yǎng)結核分枝桿菌的培養(yǎng)基主要含有天門冬氨酸、甘油、雞蛋黃、KH2PO4、MgSO4等。
(3)此培養(yǎng)基成分中既能作為氮源同時提供生長因子的是
將分離得到的結核分枝桿菌進行增殖培養(yǎng)后,取細菌培養(yǎng)液 2 滴涂布于固體培養(yǎng)基上,然后將浸有相同濃度不同種類的抗生素圓紙片置于培養(yǎng)基表面,37℃培養(yǎng) 4 周,實驗結果如圖1.其中圓紙片 A、B 分別浸過抗生素 A 和抗生素 B,圓紙片 C 浸過抗生素 A、B 的混合物。圖2是細菌結構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不同抗生素的作用位置。
(4)欲得到如圖1實驗結果,接種過程用到的實驗器材有
(5)實驗中圓紙片 D 用作實驗對照,對圓紙片D的處理方法是發(fā)布:2024/12/22 8:0:1組卷:33引用:1難度:0.6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