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觸前膜釋放的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可能會引起后一個神經元興奮,也可能會引起后一個神經元抑制。為探究乙酰膽堿作用于某種神經元后,引起該神經元興奮還是抑制,某生物興趣小組利用電表和離體神經做了如圖實驗:
(1)將電表接于B神經元細胞膜內、外兩側,此時電表指針的偏轉如圖所示,這是因為突觸后膜處于 靜息靜息(填“靜息”或“興奮”)狀態(tài),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 外正內負外正內負,存在電位差,使電表指針向左偏轉。
(2)在突觸間隙注入一定量的乙酰膽堿,在注入乙酰膽堿的同時不能刺激A神經元,原因是 刺激A神經元會引起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刺激A神經元會引起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
(3)觀察電表指針偏轉方向,試說明可能的結果及結論。 若電表指針向右偏轉,則說明乙酰膽堿引起該神經元興奮;若電表指針向左偏轉且幅度更大,則說明乙酰膽堿引起該神經元抑制若電表指針向右偏轉,則說明乙酰膽堿引起該神經元興奮;若電表指針向左偏轉且幅度更大,則說明乙酰膽堿引起該神經元抑制
【答案】靜息;外正內負;刺激A神經元會引起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若電表指針向右偏轉,則說明乙酰膽堿引起該神經元興奮;若電表指針向左偏轉且幅度更大,則說明乙酰膽堿引起該神經元抑制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0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為研究神經的興奮傳導和神經肌肉突觸的興奮傳遞,將蛙的腦和脊髓損毀,然后剝制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如圖所示。實驗過程中需要經常在標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見表)以保持標本活性。請回答下列問題:
任氏液成分含量 (g/L) NaCl 6.5 KCl 0.14 CaCl2 0.12 NaHCO3 0.2 NaH2PO4 0.01 葡萄糖 2.0
(2)神經肌肉突觸間,肌細胞膜上發(fā)生的信號轉換是
(3)反射弧五個組成部分中,該標本仍然發(fā)揮功能的部分有
(4)刺激坐骨神經,引起腓腸肌收縮,突觸前膜以
(5)乙酰膽堿是興奮性遞質。神經肌肉突觸易受化學因素影響,毒扁豆堿可使乙酰膽堿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桿菌毒素可阻斷乙酰膽堿釋放;箭毒可與乙酰膽堿受體強力結合,卻不能使陽離子通道開放。上述物質中可導致肌肉松弛的有發(fā)布:2024/12/31 5:0:5組卷:4引用:2難度:0.6 -
2.被日光照射后,動物血液中的一種化學物質UCA大量增加。UCA可進入大腦神經元并轉化成GLU(谷氨酸),GLU由神經末梢釋放后,可激活與學習及記憶相關的腦內神經環(huán)路,過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GLU可作為神經遞質,調節(jié)生命活動 B.GLU從突觸前膜釋放后在突觸間隙移動不消耗ATP C.當興奮傳遞到③時,突觸后膜電位由內正外負變?yōu)閮蓉撏庹?/label> D.短期記憶主要與神經元的活動及神經元之間的聯系有關 發(fā)布:2024/12/31 4:30:1組卷:6引用:3難度:0.7 -
3.如圖甲表示神經元的部分模式圖,圖乙表示突觸的局部模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1712/235/c9ea2353.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A.興奮在反射弧中傳遞是單向的,其原因是興奮在圖乙所示結構上不能由①→②傳導 B.若給圖甲箭頭處施加一強刺激,則電位計會偏轉兩次 C.突觸小泡內的神經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的方式是主動運輸,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 D.人在拔牙時,往往需要在相應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藥,使其感覺不到疼痛,這是因為麻醉藥最可能暫時阻斷了傳入神經的興奮傳導 發(fā)布:2024/12/31 5:30:3組卷:2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