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食鯨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實堪慮于目前。”這是孫中山先生對1840年后的中國的狀況的描述。下列選項是近代仁人志士為改變這一狀況所做的努力,其中符合我國當時歷史發(fā)展趨勢的是( ?。?br />①發(fā)展民族資本主義,走實業(yè)救國的道路
②緊緊依靠并發(fā)動廣大工農群眾
③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
④堅持民族資產階級領導,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考點】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
【答案】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31引用:13難度:0.6
相似題
-
1.“世間無物抵春愁,合向倉冥一哭休。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空前嚴重,譚嗣同借此詩抒發(fā)了對國土淪陷、國家危亡的憂慮和悲痛。下列選項中,對譚嗣同所處社會現狀理解正確的是( ?。?br />①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②社會結構和階級結構發(fā)生根本變化
③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是迫切任務
④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的矛盾發(fā)布:2024/12/15 0:0:1組卷:7引用:4難度:0.6 -
2.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中國社會各階級、各階層也一直在對外國侵略者和本國封建統(tǒng)治者進行著斗爭,但卻沒有成功。原因是他們存在著根本性的弱點,表現在( ?。?br />①沒有認清革命的對象,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打擊真正的敵人
②他們是不占有生產資料而靠出賣勞動力為生的階級
③沒有廣泛地發(fā)動人民群眾特別是工農群眾,未能形成有組織、持久的群眾運動
④人數太少,分布太廣,不能集中力量發(fā)布:2024/11/23 4:30:1組卷:78引用:29難度:0.6 -
3.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辛亥革命永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辛亥革命前后的仁人志士在屈辱的歲月中艱辛探索證實了( ?。?br />①辛亥革命標志著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向新民主主義革命
②辛亥革命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階級的運動開始結合起來
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資產階級的建國主張行不通
④辛亥革命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矛盾激化和中國人民頑強斗爭的必然結果發(fā)布:2024/11/14 21:30:1組卷:12引用:6難度:0.6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