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崇尚“和”,交往處世離不開“和”。為了充分汲取“和”的思想智慧,初二年級計劃以“和諧相處,攜手同行”為主題開展實踐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完成以下任務。
任務一:講解“和”之內(nèi)涵 “和”字最早出現(xiàn)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最初字形寫為從龠禾聲的“龢”字?!墩f文解字》解釋說【甲】:“龠,樂之竹管,三孔,以和眾聲也?!币簿褪钦f,“和”的本義是從三孔定音編管內(nèi)吹奏出來的標準樂曲,用以調和各種音響。可見,“和”字原本指古代樂器發(fā)出的和諧之音,后來才逐步引申到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協(xié)調統(tǒng)一關系。
“和”的思想可謂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堯舜時期,后來又貫穿于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各個階段,最終①(積淀/沉積)為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說【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边@就是“和”的理想境界?!昂汀蔽幕?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2">維系社會穩(wěn)定、促進社會進步等方面,發(fā)揮了 不可或缺不可或缺②(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引領作用。
(1)對文段中加點字詞的讀音和書寫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BB
A.“和”應讀為“hè”
B.“溯”應讀為“sù”
C.“源遠流長”應寫為“淵源流長”
D.“維系”應寫為“唯系”
(2)根據(jù)文段內(nèi)容,依次填入文中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CC
A.①沉積 | ②不可或缺 |
B.①沉積 | ②相輔相成 |
C.①積淀 | ②不可或缺 |
D.①積淀 | ②相輔相成 |
B
B
A.【甲】處冒號應改為逗號,因為后面是轉述《說文解字》里的內(nèi)容。
B.【乙】處冒號使用得當,因為這里就是直接引用費孝通先生的原話。
【答案】不可或缺;B;C;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13 8:0:9組卷:26引用:2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