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磷、鐵等,適當吃一些玉米有益身體健康。研究者發(fā)現(xiàn)一種玉米突變體S,用S的花粉給普通玉米授粉,會結出一定比例的單倍體籽粒。以普通玉米(aarr,白粒)為母本、突變體S(AARR,紫粒)為父本雜交,發(fā)現(xiàn)雜交后代中單倍體籽粒全為白色,二倍體籽粒全為紫色。請回答下列問題:
(1)推測題中所述的單倍體籽粒是由 卵細胞卵細胞發(fā)育而來的,基因型為 arar。
(2)現(xiàn)有高產抗病白粒玉米純合子G(aarr)、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純谷子H(aarr),欲培育出高產抗病抗旱抗倒伏的純合品種,根據題干信息,育種流程為:
①G與H雜交得到F1G與H雜交得到F1,
②以F1為母本與S雜交得到F2以F1為母本與S雜交得到F2,
③根據籽粒顏色挑選出單倍體。將得到的單倍體進行染色體數目加倍以獲得純合子,選出其有優(yōu)良性狀的個體。
該育種方法的遺傳學原理是 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3)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蟲,嚴重影響玉米產量。科研人員通過誘變育種選育出了三個抗玉米螟的純合品系甲,乙和丙(均由一對基因突變所致),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 | 雜交組合 | F1表型 | 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 |
Ⅰ | 品系甲(乙或丙)×感病品系 | 全為抗玉米螟 | 抗玉米螟:感病=3:1 |
Ⅱ | 品系甲×品系乙 | 全為抗玉米螟 | 全為抗玉米螟 |
Ⅲ | 品系甲×品系丙 | 全為抗玉米螟 | 抗玉米螟:感病=15:1 |
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的替換、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堿基序列的改變
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的替換、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堿基序列的改變
。由于基因突變具有 低頻性、隨機性和不定向
低頻性、隨機性和不定向
(至少答出兩點)性,誘變育種需大量處理供試材料。②實驗Ⅰ的結果可說明
抗玉米螟
抗玉米螟
為顯性性狀。若品系甲和乙是由不同基因發(fā)生突變產生的,根據實驗Ⅱ的F2全表現(xiàn)為抗玉米螟,可推知F1可產生2種配子,而且F1在減數分裂的過程中未發(fā)生 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
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
。③若在玉米開花前,拔掉實驗ⅢF2中的所有感病植株,讓F2中所有的抗玉米螟植株在自然條件下進行傳粉,則理論上F3中抗玉米螟植株的比例是
24
25
24
25
【答案】卵細胞;ar;G與H雜交得到F1;以F1為母本與S雜交得到F2;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的替換、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堿基序列的改變;低頻性、隨機性和不定向;抗玉米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
24
25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24引用:3難度:0.5
相似題
-
1.某地區(qū)少數人的一種免疫細胞的表面受體CCR5的編碼基因發(fā)生突變,導致受體CCR5結構改變,使得HIV-1病毒入侵該免疫細胞的幾率下降。隨時間推移,該突變基因頻率逐漸增加。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1 2:30:2組卷:266難度:0.7 -
2.下列關于基因突變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發(fā)布:2025/1/6 8:30:6組卷:28引用:1難度:0.7 -
3.在培養(yǎng)某野生型細菌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突變型菌株,它能夠在含鏈霉素培養(yǎng)基上正常生長。比較突變型菌株與野生型菌株結構成分,發(fā)現(xiàn)兩者只在核糖體S12蛋白的第56位氨基酸存在差異,致使鏈霉素不能與突變型細菌的核糖體結合。據此判斷,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發(fā)布:2025/1/1 8:0:2組卷:34引用:2難度:0.7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