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材料一:2020年10月15日,國務院發(fā)布文件要求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不僅要增加體育課的節(jié)數(shù),還要將其納入到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和高校招生測試中。
材料二:對于課間操,有些同學說:“好好的一個大課間,對一個高三學生來說,本來可以繼續(xù)做沒做完的題,或者趴在桌子上睡會兒覺,誰會愿意做那個沒有多少意義的課間操?!庇行┩瑢W說:“每次在做操的時候都很糾結,如果不把姿勢做標準,自己也知道會很丑;但是如果做標準了,周圍人卻懶懶散散,又覺得自己像個小學生,特別是跳躍運動之類的,每次跳起來的時候,真是覺得很傻很天真?!?br /> 材料三:近來,一些創(chuàng)意新穎、形式多樣的“花樣課間操”引來頗多關注。甘肅省酒泉市敦煌中學推出獨具地方特色的《舞美敦煌》課間操,四川省綿陽外國語學校的川劇韻律操,讓我們看到了課間操的別樣面孔與無窮魅力。
(1)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思考與認識,請結合你的高中生活體驗,給你的校長寫一封信,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合理建議。
(2)學校團委將要組織“陽光體育”活動,請以學校團委宣傳部的名義,面向全校同學寫一份倡議書。
(3)學校學生會要求各班級舉行“身體是奮斗的本錢”主題班會,請以普通學生的身份寫一篇演講稿。
(4)校報編輯部組織了“鍛煉身體與學習文化”的征文比賽,請以參賽者的身份寫一篇征文。
要求:在以上四項任務中任選一項。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與姓名,不少于700字。
【考點】任務驅(qū)動作文.
【答案】以強健之體魄 筑健康之中國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以強健之體魄,筑健康之中國”。
教育部門一直強調(diào)“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在人生學習的黃金時段,少年們也不應忘記強身健體。但是近年來,我國中小學體育課常常被占用,強度稍高的體育鍛煉項目也在校園銷聲匿跡。這些現(xiàn)象都顯示了體育鍛煉不受重視的事實。
體育是鑄就青少年強健體魄的重要一環(huán)。
體育不僅是對身體的鍛煉,也是對精神品質(zhì)的陶冶。毛澤東指出:“體育于吾人實占第一之位置,體強壯而后學問道德之進修而收效遠。”可見,體育鍛煉與精進學問并不矛盾,體育鍛煉所涵養(yǎng)的不僅僅是強健體魄,更是積極向上、奮勇爭先的健康心理品質(zhì)。馬拉松的堅持,籃球的團隊協(xié)作,臺球的耐心等等,都能幫助我們在手足伸展、頭腦運轉(zhuǎn)時加強對心靈的塑造。所以同學們,我們首先要在認識上重視體育課。
然而,同學們,當下青少年體育開展情況并不樂觀,籃球場上沒有了扣籃的矯健身姿,綠茵場上沒有了射門進球的歡呼,運動會上再也見不到長跑健兒浸滿汗水的笑容……在青少年體質(zhì)連續(xù)多年下降的趨勢之下,這樣的境況只會讓青少年體育鍛煉的形勢日益嚴峻。也許你會說,學業(yè)繁重,何必浪費在教室看書的寶貴時間去運動呢?此言謬矣。只有運動的事物方能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只有常鍛煉的學子才能維持長久的學習干勁與精力。在清華大學推崇的“7+1>8”戰(zhàn)略中,七小時的學習加一小時的運動遠大于八小時學習所得,這也正是運動使學習提效的道理。由此觀之,強身健體,方能點亮生命之學問。
青少年體育鍛煉不僅關乎個人發(fā)展,更牽系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舊有言:“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蠻其體魄。”同學們,我們只有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才能成為體學兼優(yōu)的棟梁之才。體強勁而武風振,武風振而國力強。作為國家的新血液,民族的曙光,我們打造健康之軀必應由鍛煉實現(xiàn)。
少年強則國強,這“強”首先是指身體強壯。作為學生,我們應當自覺運動,樂于鍛煉,不讓電子產(chǎn)品搶占戶外活動的時間,不讓學業(yè)壓力成為不愿運動的借口。家長、老師與學校,要支持我們參加體育鍛煉,讓我們在動靜兼?zhèn)?、勞逸結合的調(diào)和之中更加高效地學習,也希望社會各界關注青少年體育教育的現(xiàn)狀,持續(xù)推進,為青少年強身健體提供更積極的支持和更良好的環(huán)境。
體魄壯后德行進,收效遠時學問修。強身健體必常記,點亮生命行不休。愿我們都能愛上體育鍛煉,以強健之體魄,筑健康之中國!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以強健之體魄,筑健康之中國”。
教育部門一直強調(diào)“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在人生學習的黃金時段,少年們也不應忘記強身健體。但是近年來,我國中小學體育課常常被占用,強度稍高的體育鍛煉項目也在校園銷聲匿跡。這些現(xiàn)象都顯示了體育鍛煉不受重視的事實。
體育是鑄就青少年強健體魄的重要一環(huán)。
體育不僅是對身體的鍛煉,也是對精神品質(zhì)的陶冶。毛澤東指出:“體育于吾人實占第一之位置,體強壯而后學問道德之進修而收效遠。”可見,體育鍛煉與精進學問并不矛盾,體育鍛煉所涵養(yǎng)的不僅僅是強健體魄,更是積極向上、奮勇爭先的健康心理品質(zhì)。馬拉松的堅持,籃球的團隊協(xié)作,臺球的耐心等等,都能幫助我們在手足伸展、頭腦運轉(zhuǎn)時加強對心靈的塑造。所以同學們,我們首先要在認識上重視體育課。
然而,同學們,當下青少年體育開展情況并不樂觀,籃球場上沒有了扣籃的矯健身姿,綠茵場上沒有了射門進球的歡呼,運動會上再也見不到長跑健兒浸滿汗水的笑容……在青少年體質(zhì)連續(xù)多年下降的趨勢之下,這樣的境況只會讓青少年體育鍛煉的形勢日益嚴峻。也許你會說,學業(yè)繁重,何必浪費在教室看書的寶貴時間去運動呢?此言謬矣。只有運動的事物方能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只有常鍛煉的學子才能維持長久的學習干勁與精力。在清華大學推崇的“7+1>8”戰(zhàn)略中,七小時的學習加一小時的運動遠大于八小時學習所得,這也正是運動使學習提效的道理。由此觀之,強身健體,方能點亮生命之學問。
青少年體育鍛煉不僅關乎個人發(fā)展,更牽系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舊有言:“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蠻其體魄。”同學們,我們只有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才能成為體學兼優(yōu)的棟梁之才。體強勁而武風振,武風振而國力強。作為國家的新血液,民族的曙光,我們打造健康之軀必應由鍛煉實現(xiàn)。
少年強則國強,這“強”首先是指身體強壯。作為學生,我們應當自覺運動,樂于鍛煉,不讓電子產(chǎn)品搶占戶外活動的時間,不讓學業(yè)壓力成為不愿運動的借口。家長、老師與學校,要支持我們參加體育鍛煉,讓我們在動靜兼?zhèn)?、勞逸結合的調(diào)和之中更加高效地學習,也希望社會各界關注青少年體育教育的現(xiàn)狀,持續(xù)推進,為青少年強身健體提供更積極的支持和更良好的環(huán)境。
體魄壯后德行進,收效遠時學問修。強身健體必常記,點亮生命行不休。愿我們都能愛上體育鍛煉,以強健之體魄,筑健康之中國!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兩名大學生利用長假,腳踩輪滑鞋,歷時5天半從山東到北京,完成了一次長達五百多公里的“長途刷街”,實現(xiàn)了一個多年的青春夢。許多網(wǎng)友為其叫好:“有志者,事竟成!”“為輪滑帶來正能量!”而一位交警則指出:“輪滑鞋代步上路,違反了交通法規(guī),是不對的,這種行為一旦被發(fā)現(xiàn),會受到相應處罰?!?br /> 生活中,類似的事并不鮮見,“好”的事可能是“不對”的事,“對”的事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不同情況下,不同領域中,人們對“好”與“對”的理解認識各不相同,你對此有怎樣的看法?請寫一篇文章,發(fā)表你的觀點,陳述你的理由。
要求自選角度,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發(fā)布:2025/1/1 2:0:1組卷:11引用:9難度:0.7 -
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習近平同志指出:要認識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中國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國的文化血脈,準確把握滋養(yǎng)中國人的文化土壤。
(材料二)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康震老師對詩詞有一種形象的表達:“我時常比喻唐詩宋詞就像一個U盤,握在手中很小,但釋放出來的容量非常大。它是中華文明一種高度集中、概括的表達形式,也是我們民族典范的情感記憶,屬于最中國的一種文化表達方式?!?br /> 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化里的精靈,早已融入了中國人的血脈里,塑造著我們的容貌,淬煉著我們的思想,熔鑄著我們的精神。你感受到了自己血脈里的那份詩意了嗎?
近日,太原五中文學社以“生命的詩意”為主題向全校學生征文。要求結合讀過的古典詩詞,聯(lián)系自己的學習生活尋找“生命的詩意”,表達感悟和思考。
要求:
①自擬標題,立意明確,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
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要套作,不要抄襲,不要出現(xiàn)個人信息;
③書寫規(guī)范,不少于800字。發(fā)布:2025/1/1 4:30:2組卷:3引用:2難度:0.6 -
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展開厚重的歷史長卷,形形色色的歷史人物紛至沓來。閱讀歷史人物的傳記,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們的事跡和經(jīng)歷,也能領略他們的人格風采與人格魅力。
假設班級要舉行“我談歷史人物”專題研討會,請從“屈原”“蘇武”這兩個歷史人物中任選其一,寫一份發(fā)言稿,談談你從這一歷史人物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或獲得的經(jīng)驗教訓,闡述你的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發(fā)布:2025/1/1 4:30:2組卷:4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