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試題。
巴巴看起來一點兒也不害怕。它不怕把它團團圍住的興奮的小孩,而是十分鎮(zhèn)定地接受著加州夏日烈陽的炙烤。這種漫不經心的態(tài)度是能說得通的,因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輕松的環(huán)境中。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這種惹人喜愛的動物約莫一只小貓那么大。它臉頰邊緣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臉頰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沒有牙齒的口鼻——十分適合吸食螞蟻和白蟻。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滿頭、身、四肢和尾巴的鱗片,這些淺橙色的鱗片層層疊疊,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極強的外套。構成這些鱗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樣,都是角蛋白。巴巴是圣迭戈動物園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溫順,訓練得當,能參與各類公眾活動。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常常把巴巴帶到福利院、兒童醫(yī)院等地方,為患病的孩子帶去快樂,并向他們普及關于各類珍稀動物的科學知識。
此時,羅布?奈特正用棉簽輕輕擦拭它的臉部邊緣,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觀生命的學者,他研究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別著迷存在于動物體內或體表的微生物。開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們,收集蝴蝶的人會用網(wǎng)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則是棉簽。他把棉簽伸進巴巴的鼻孔,僅僅轉上幾秒鐘,就足以讓白色棉簽頭上沾滿來自穿山甲體內的微生物。巴巴不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個攜帶豐富微生物的聚合體: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體內,絕大多數(shù)分布在腸道內,還有一些附著在它的臉部、肚子、爪子和鱗片表面。其實人類身上也寄宿著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樣——唯一的例外,是科學家在實驗室無菌環(huán)境下極其小心地培育出來的極少數(shù)動物。我們身上仿佛在舉辦一場盛大的微生物展覽,展品統(tǒng)稱為微生物組。它們生活在我們的皮膚表面、身體內部,甚至是細胞內部。其中大部分是細菌,也有一些是其他的微小生命體,例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還有數(shù)量多到難以估量的病毒。
海綿是結構很簡單的動物,其靜態(tài)的身體從來不超過幾個細胞那么厚,即使如此,它們的周圍也寄宿著活躍的微生物。有時候,通過顯微鏡都幾乎看不到海綿的本體,因為它的上面覆滿了微生物。北極熊漫步在北極的冰原之上,舉目四周除了冰塊別無其他,可實際上,它們身上仍緊緊簇擁著微生物。當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登上月球時,他們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類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奧遜?威爾斯曾經說過:“我們孤獨地出生,孤獨地活著,又孤獨地死去。”這句話并不正確??v使我們“孑然一身”,也絕對不孤獨,我們與許多生命體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動物在還是未受精的卵子時就被微生物占據(jù)并在其中繁衍,還有一些動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間就有了伙伴。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微生物從未缺席:我們吃東西時,它們也吃;我們旅行時,它們也結伴而行;我們死后,它們消化我們。對于我們每個人而言,人體都自成一個動物園。
我們觀察白蟻、海綿時,也相當于在觀察自身。它們身上的微生物或許與我們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規(guī)律。珊瑚礁里的微生物因為經歷污染和過度捕撈而變得殺氣騰騰,人類腸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襲下也會讓人發(fā)生奔涌的腹瀉。老鼠腸道中的微生物會左右它們的行為,而我們自己腸道內的伙伴也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大腦。沒有一個物種獨自生存著,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滿微生物的環(huán)境之中,持久地往來、互動。微生物也會在動物之間遷移,在人體與土地、水、空氣、建筑以及周圍的環(huán)境之間跋涉,它們使我們彼此相連,也使我們與世界相連。
我們在觀察父母與朋友時,看到的都是由無數(shù)細胞組成的個體:由一顆獨立的大腦指導行為,通過基因組調控生命活動。但這只是一個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統(tǒng)。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支軍團,從來都是“我們”,而不是“我”。忘記奧遜?威爾斯口中的“孤獨”吧,請聽從沃爾特?惠特曼的詩句:“我遼闊博大,我包羅萬象。”
(摘編自埃德?揚《我包羅萬象》,鄭李譯)(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D
A.層層疊疊的鱗片是巴巴的明顯特征,這種由角蛋白構成的鱗片讓它擁有了一件防御力極強的淺橙色“外套”。
B.除了科學家們在實驗室無菌環(huán)境下培育出的極少數(shù)動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體表、體內,甚至細胞內部都聚集著微生物。
C.我們肉眼很難直接看見細菌,卻可以感受到它們帶來的影響,比如當你腹瀉時,可能就是你腸道菌群的穩(wěn)定性遭到了破壞。
D.以前我們認為個體是由一顆獨立的大腦指導行為,通過基因組調控生命活動,但是微生物的研究證明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CC
A.本文用可愛的動物園形象大使巴巴開篇,這種行文方式有助于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達到科學普及的目的。
B.為了說明自然界中的動物身上都寄宿著微生物這一觀點,作者使用了結構簡單的海綿和結構復雜的北極熊這兩個例證。
C.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把微生物與疾病聯(lián)系在一起,作者針對這種看法,給讀者普及了一種全新的觀點:人類與微生物是共同生活的。
D.“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支軍團”“我們身上仿佛在舉辦一場盛大的微生物展覽”“人體都自成一個動物園”,這三句話在本文中都表達了同一種觀點。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A
A.“他們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類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這說明在人類登上月球之前,月球上可能還沒有地球上的微生物。
B.“還有一些動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間就有了伙伴”,當我們出生時,微生物會伴隨我們而生,同理,當我們死亡后,微生物也會立即消亡。
C.我們觀察動物時,會發(fā)現(xiàn)某些動物身上的微生物與人類身上的微生物遵循著相同的生存規(guī)律,這些遵循相同規(guī)律的應該屬于同一種微生物。
D.微生物在人體與土地、水、空氣、建筑以及周圍的環(huán)境之間不斷遷移時,會影響人體各器官的內部協(xié)調,進而損害人體的健康。
(4)下列選項,最能夠支持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論點的一項是 BB
A.古生物學家安德魯?諾爾曾經說過:“動物就像整個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細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體。”
B.生物學家瑪格麗特?麥克福爾?恩蓋表示:“它們(微生物)與動物緊密共生,動物的生命活動是通過與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br />C.微生物學家們開展過“如果沒有微生物,地球會怎樣”的思維實驗,并得出結論:“地球上的大多數(shù)物種會滅絕,而幸存下來的物種,其數(shù)量也將大大減少?!?br />D.生物學家勒內?杜博寫道:“鼠疫、霍亂、黃熱病都被寫成了故事,排成了戲劇,拍成了電影,但卻沒有人漂亮地講出腸道和胃部微生物發(fā)揮有益作用的故事?!?/h1>
【答案】D;C;A;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4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實用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超級演講家霍金 霍金的演講之路建立在過去數(shù)十年對理論物理學的卓越貢獻上。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他提出了黑洞蒸發(fā)現(xiàn)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被譽為是愛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在聲望一步步提高的同時,他開始思考,科學應該是為世人所熟知的,若是一些科學成果只在業(yè)內存在震撼,卻無法在大眾中普及,那這些研究成果還有什么偉大可言呢?于是,除了寫書和參加學術研討會,他開始了在世界范圍內作為“超級演講家”的歷程。
1987年10月,英國的伯明翰召開運動神經細胞協(xié)會會議,霍金受邀進行了一場演講,題目是《我的病歷》.霍金從自己的童年開始講起,從那些“笨手笨腳”的先兆,一直講到21歲被確診為運動神經元病,也講到了“最多還能活兩年”的預言。他表示,面對隨時都會到來的死亡威脅,那種感覺很不好受,但是他依然在進行科學研究,依然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我并不比別人差什么”。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發(fā)行,從研究黑洞出發(fā),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4月,他在加利福尼亞大學進行了一場題為《黑洞和嬰兒宇宙》的演講?;艚鹬赋觯蠖鄶?shù)人會認為進入黑洞之后,就可以穿越到另一個時空區(qū)域,于是就出現(xiàn)了時空旅行的巨大可能。他提醒人們,不要渴望進入黑洞,如果人類跳入黑洞,瞬間就會被撕得粉碎,連構成他身體的粒子也不能避免。隨后,這位“被撕得粉碎的人”就會通過嬰兒宇宙,經過另一個黑洞被發(fā)射出來,重現(xiàn)于另一個區(qū)域。這次演講吸引了眾多對宇宙存在好奇的聽眾,霍金總能把一些枯燥的理論通過綺麗的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述出來。
霍金試圖通過演講,將自己的思想與整個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國及美國發(fā)表演說,1989年10月,他還來到西班牙的奧維多,此次的演講題目是《公眾的科學觀》.霍金認為,社會對科學研究的態(tài)度大都漠不關心,對于科研成果為公眾生活帶來的改變,公眾也是冷眼相待。現(xiàn)在的首要問題就是讓科學在大眾中普及,讓大眾能夠對溫室效應、酸雨、遺傳工程甚至核武器的發(fā)展得出較為科學的看法。中學的科學教育制度需要改善,要拓寬科學傳播的途徑,如電視節(jié)目,在娛樂的同時,注重教育意義,讓觀眾明白科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霍金還把他的思想傳播到了對他來說非常遙遠的國度--中國。2006年6月17日,霍金以病殘之軀坐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抵達北京。這是繼1985年、2002年兩次訪華,他第三次踏上中國的土地。6月18日,他面對中國的6300多名聽眾演講他的《宇宙的起源》,他圍繞“我們?yōu)楹卧诖耍质菑暮味鴣??”的問題展開,宇宙是否會繼續(xù)膨脹?會不會在某一個時點最終坍塌?這些都是充滿神秘感的東西,在足球世界杯盡情演繹的夏日里,霍金掀起了又一輪科學的熱潮。
霍金的演講充滿了科學的正能量,他的演講實錄被印刷成各類讀物銷往世界,演講的視頻被制作成各類紀錄片暢播全球。霍金就這樣在宇宙的星際當中影響著我們,像一顆耀眼的星辰熠熠生輝。
(摘編自榮楚歐《霍金傳》)相關鏈接:
①在演講時,靠電腦合成發(fā)音是一項艱辛的工作,一個小時的錄音演講通常要準備 10 天,但這并沒有削弱霍金同大眾交流的愿望。在他看來,向大眾揭示宇宙的神奇和宇宙學研究所反映出的哲學和科學思想,這是學者的本分。
(蔡肖兵《生命還在 希望就在》)②在中國,霍金走近公眾所引起的轟動有目共睹。2002年他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那次演講的會場座無虛席,說明一個事實:霍金正在用他非凡的個人魅力,吸引大眾走近科學。丘成桐先生如此評價:“激發(fā)公眾對科學的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大科學家應當帶頭做科普?!?br />(2006年6月22日《光明日報》《霍金:一個巨大的科學磁場》)(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霍金在宇宙論和黑洞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奠定了他在當代理論物理學界的地位,也成為他日后演講成功的堅實基礎。
B.霍金認為科學應當在大眾中普及,也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為世人所熟知,于是開始了在世界范圍內作為“超級演講家”的歷程。
C.在《黑洞和嬰兒宇宙》的演講中,霍金指出人類進入黑洞就有實現(xiàn)時空旅行的巨大可能,為聽眾生動地解釋了枯燥的黑洞理論。
D.霍金試圖將自己的思想傳播到全世界,他的演講沒有只局限在美國和歐洲,他曾經前后三次到中國演講,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囊豁検?!--BA-->
A.大科學家霍金沒有只是埋頭于書齋和學術研討會,他將主要精力都放在演講事業(yè)中,帶頭做科普,值得其他科研工作者學習借鑒。
B.霍金21歲時被預言最多還能活兩年,面對死亡的威脅,他仍投身科學研究,自強不息,掌控自己的命運,體現(xiàn)出非凡的人格魅力。
C.本文側重對霍金演講內容的介紹,對其科研經歷敘述不多,但讀者仍能從中了解到霍金是如何成長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和超級演講家的。
D. 霍金的演講既有對遙遠宇宙的探討,也有對社會問題的關注,他不僅是一個研究星空的科學家,更是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思考者。
(3)為什么霍金被譽為“超級演講家”?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發(fā)布:2024/12/10 20:30:1組卷:12引用:8難度:0.7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小二黑結婚》中的插圖
張守義 趙樹理所著現(xiàn)代短篇小說《小二黑結婚》,1943年由華北新華書店出版,由于它曾被改編成評劇等戲劇搬上舞臺,所以在我國尤其在北方農村曾就廣為流傳,甚至達到家喻戶曉的地步。
這篇小說描寫的是根據(jù)地一對青年小二黑和小芹為爭取婚姻自由而斗爭最后取得勝利的故事。小二黑的父親二諸葛愚昧迷信,以“命相不對”為由反對他倆的婚姻。惡霸地痞金旺、興旺依仗權勢對小二黑和小芹進行陷害。但他們毫不怯懦,堅持斗爭,在民主政權的支持下,終于取得婚姻自由的勝利。
插圖作為一個獨立的藝術門類,與一般的繪畫不盡相同,要考慮適應于文學作品的文筆風格。為《小二黑結婚》作插圖的畫家,是我國著名的連環(huán)畫家賀友直,他因創(chuàng)作連環(huán)畫《李雙雙》和《山鄉(xiāng)巨變》等而在畫壇享有盛譽。賀友直的畫風特點是通俗曉暢、明朗雋永而又富于生活氣息和幽默感,這與《小二黑結婚》原著的特點恰好吻合。由于賀友直一直扎根于現(xiàn)實生活之中,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也有著堅實的現(xiàn)實基礎。在小二黑和小芹因道陷害而被“捉奸”的畫面上,可以從人物及衣著等方面,看到當時太行山區(qū)人民生活的真實情況。情節(jié)表現(xiàn)得通俗明快,極其貼近大眾讀者的欣賞口味,所以為人們喜聞樂見。人物的刻畫也生動傳神,一方面表現(xiàn)誣陷者的囂張氣焰,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小二黑及小芹正氣凜然的斗爭精神。一方指手畫腳,一方怒目相向,矛盾刻畫尖銳而鮮明。在小二黑和小芹義正辭嚴的神態(tài)反襯下,反面人物更顯得虛張聲勢滑稽可笑了。背景處,極其簡略地畫出了山根腳下的景物,從而點明了故事的環(huán)境特點。
有一幅插圖是二諸葛正在向馬專員表述他對小二黑與小芹婚姻的反對態(tài)度,服飾和神態(tài)都有幾分滑稽意味,馬專員微歪著頭部略帶微笑正耐心地聽著,他的面部表情說明他是很平易近人的,但其細微處也可以說明他對二諸葛的述說是不以為然的,在他的褲子和鞋上,都補著補丁。正是在這些不引人注意的細微末節(jié)處,表現(xiàn)出畫家的匠心安排--由此而說明當時民主政權的干部為人民服務的艱苦樸素精神。在畫面中央,突出了小二黑和小芹愛戀的形象。小二黑正為他父親的無理阻撓感到尷尬和氣憤,小芹則對他講的一大堆迷信道理感到好笑。背景上,幾筆勾畫出的草帽和公文包,既點明了故事所在的環(huán)境,也說明干部經常下鄉(xiāng)深入到基層和群眾中去。
插圖的重要步驟是選取情節(jié),賀友直精選了小二黑和小芹結婚這一情節(jié),刻畫了孩子們高興和嬉鬧的場面。畫家雖未畫出婚禮的全部場面,但卻從側面表現(xiàn)了這一切:一對相向的鴛鴦鳥窗花,可以提示讀者任意想象他們婚姻的美滿和幸福。
明代鄒德中在《繪事指蒙》中提出“描法古今一十八等”的說法,亦即“十八描”,指十八種古代人物衣服褶紋的不同描法。從賀友直的畫面構圖和勾線技巧中,可以看到畫家深厚的國畫白描基礎,行筆樸拙有力,細碎的筆畫更適于表現(xiàn)農民的裝束。這是在所謂“十八描”基礎上,為表現(xiàn)新生活、新人物而產生的新的技法和藝術發(fā)展。
(選自《插圖藝術欣賞》,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插圖藝術”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插圖作為一個獨立的藝術門類與一般的繪畫同中有異。
B.好的插圖之所以為人們喜聞樂見,源于其貼近大眾讀者的欣賞口味。
C.為文學作品配插圖時要精選情節(jié)且須從側面表現(xiàn)才能成功。
D.插圖作者可以根據(jù)原作品設置插圖背景,通過細微末節(jié)來表現(xiàn)出畫家的匠心安排。
(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二黑結婚》在我國北方農村廣為流傳與它被改編成評劇搬上舞臺不無關系。
B.連環(huán)畫家賀友直在為《小二黑結婚》作插圖時比較注重人物服飾及神態(tài)的刻畫。
C.賀友直選取鴛鴦鳥窗花這一傳統(tǒng)剪紙意象,給人無限遐想,使構圖極具藝術張力。
D.藝術離不開傳承,如果沒有“十八描”就沒有賀友直插圖技藝的發(fā)展。
(3)請結合全文,簡要概括賀友直插圖取得成功的原因。發(fā)布:2024/12/19 11:0:2組卷:7引用:3難度:0.7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修學儲能的師范生時代 長沙第一師范對毛澤東的成長無疑產生了十分巨大.的影響。在這里,毛澤東度過了他修學儲能的師范生時代。
青年人求學,大多喜歡談立志。毛澤東認為,離開真理來談立志,只是對前人中有成就者的簡單模仿。真正的立志,首先是尋找真理。1915年9月,在給好朋友蕭子升的信中,他提出“為人之學”“為國人之學”“為世界人之學”。看來,心系社會,苦學勵志,是這位師范生當時最基本的自我設計。
在一師,對他影響最大的老師,是教倫理學的楊昌濟。楊昌濟,長沙板倉沖人,1903年留學日本,六年學成后又赴英國修學三年,然后游歷德國、瑞士。歸國后,數(shù)次辭謝做官而從學,把教書育人看作自己的天職。他在一師講修身課時,要求學生“高尚其理想”,鼓勵他們要“奮斗”“有朝氣”“有獨立心”,能“立定腳跟”,而辦事又要“精細”“小不謹,大事敗矣”。對學問,他認為要“貫通今古,融合中西”,自己要有分析的批判的精神。毛澤東很喜歡楊昌濟的課,還時常去他的家里討論問題。他自稱:“近年來有所寸進,于書本得者少,于質疑問難得者多?!背龡畈凉猓珴蓶|還常到徐特立、黎錦熙、方維夏等老師那里去求學解疑。這在黎錦熙1915年的日記中有多處記載,所談內容有“讀書方法”,“在校研究科學之術”,也有“改造社會事”。
在學校的課程中,毛澤東把重點放在修身、哲學、國文、歷史和地理等幾門上,對數(shù)學、圖畫不花費很多精力。他給朋友的信中說:“從前拿錯主意,為學無頭緒……于是決定為學之道,先博而后約,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專門。”他每天總是在天色微明時就起身,晚上熄燈后還借外面一點微弱的燈光苦讀,從不肯浪費半點時間,而且持之以恒。從先秦諸子到本省的縣志,他都認真地研讀。他在給好友蕭子升的信中開列了77種古代經、史、子、集的著作,說“茍有志于學問,此實為必讀而不可缺”。
作為湖南人,毛澤東這個時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吸收和選擇,深受湘學士風的影響。湖南歷來注重興辦書院,許多著名學者曾在岳麓和城南等書院講過學。學子們歷代相傳,不斷闡發(fā),到了晚清,形成以推崇性理哲學、強調經世致用、主張躬行實踐為基本特征的湘學士風。在這種風氣熏陶下,湖南學士大多關心世事,熱衷于投身政治活動,涌現(xiàn)了一大批有影響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從而使湖南成為近代以來最有朝氣的省份之一。年輕的毛澤東,自然受到這一濃厚的文化土壤的強烈感染。湖南一師規(guī)定的《教養(yǎng)學生之要旨》里,專列一條:國民教育趨重實際,宜使學生明現(xiàn)今之大事,察社會之情狀。毛澤東在《講堂錄》里記下不少這方面的言語,如:“實意做事,真心求學”;“古者為學,重在行事”;“閉門求學,其學無用,欲從天下國家萬事萬物而學之”。
耳濡目染,手寫心記,強化了毛澤東對社會實際的重要性的認識。他常對同學們講,不僅要讀“有字之書”,還要讀“無字之書”。這無字之書,就是實際的社會。1917年暑期,他邀了當時已從一師畢業(yè)、在楚怡小學教書的蕭子升,各帶一把雨傘、一個挎包,裝著簡單的換洗衣服和文房四寶,外出“游學”。毛澤東他們沒帶分文,歷時一個多月,走了九百多里路,游歷了長沙、寧鄉(xiāng)、安化、益陽、沅江五個縣的不少鄉(xiāng)鎮(zhèn)。途中,結交了農民、船工、財主、縣長、老翰林、勸學所所長、寺廟方丈各色人等,寫了許多筆記。這樣的“游學”,毛澤東在校期間還進行過幾次。第二年春天,他和蔡和森沿洞庭湖南岸和東岸,經湘陰、岳陽、平江、瀏陽幾縣游歷了半個多月。他日后養(yǎng)成的調查研究作風,從這里已可看出些端倪。中國社會這時正處在劇烈的動蕩中。在一師期間,毛澤東總共花了160塊錢左右,大約有三分之一用在訂閱報刊上面。和同學們談起時事,他總是有條有理,了如指掌,并且往往充滿著激情。于是就有了“時事通”的外號。這更加深了他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1918年,毛澤東從長沙一師畢業(yè),結束了五年半修學儲能的師范生時代。此時的中國,一場疾風暴雨就要來臨。
(節(jié)選自金沖《毛澤東傳》,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毛澤東在一師學習期間喜歡質疑問難,并具有分析批判的精神。
B.楊昌濟老師的修身課不僅給毛澤東修身方面諄諄教誨,還給了他做學問內容和方法的指導和改造社會方面的釋疑解惑。
C.作為青年學生,毛澤東惜時苦讀,持之以恒,而且學習重點明確,主次分明。
D.青年毛澤東在學校課程的學習中摸索形成自己的為學之道,能處理好博與約、中與西、普通與專門的關系。
(2)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毛澤東看重立志,但他反對對前人中有成就者進行簡單模仿,他認為,應當首先尋找真理,并將其與社會需求相聯(lián)系,才是真正的立志。
B.毛澤東非常重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典的閱讀學習,所以他要求好友蕭子升閱讀古代經、史、子、集著作,并開列了推薦書目77種。
C.強調經世致用、主張躬行實踐是湘士學風的全部特征,這一風氣催生了一大批有影響力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毛澤東自然也受到了深刻的影響。
D.毛澤東在校期間分別與蕭子升和蔡和森進行過“游學”,這兩次“游學”經歷養(yǎng)成了他注重調查研究的作風。
(3)長沙一師五年半的師范生生涯,為毛澤東后來投身社會革命儲備了哪些能量?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發(fā)布:2025/1/1 1:30:1組卷:5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