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迄今為止,我們可以將美學劃分為兩種,一種是中國大美學,一種是西方小美學,二者既各有獨立存在的價值,又可以互補、兼容,相互為用,相得益彰。從本質上來看,傳統(tǒng)的中國美學是最接近美學本質的,追求中和、天人合一,而不是追求系統(tǒng)的概念化、知識化;它是一種詩學,有審美特質,不像西方近現(xiàn)代美學那樣追求科學化、概念化,帶有一種目的性。所以,中國傳統(tǒng)美學是大美學,儒家的“中和”美學思想就是中國藝術文化的最高境界。
中和,意即中正和諧,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之一。在儒家經典《中庸》中,“中和”既是人性修養(yǎng)的道德標準,又是在其提出至善、至誠觀點后所形成的一種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審美形態(tài)?!吨杏埂酚醒裕骸拔ㄌ煜轮琳\,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梢再澨斓刂?,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边@里的“至誠”是圣人之德,只有充分發(fā)揮自己善良的本性,才能達到所謂的人倫之和、天地之和,也就是孔子所說的“盡善”“盡美”。因此,只有善與美相統(tǒng)一,才能讓至誠、至美、至善審美化,并滲透到中和之道中。中庸之道的最高層次是天人合一,正所謂:“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币饧次覀冊趯徝肋^程中要適中、和諧。中,是穩(wěn)定天下之本;和,是為人處世之道,只有實現(xiàn)“中”與“和”的統(tǒng)一,才能達到天人合一之境,實現(xiàn)中和之美。
儒家的中和美學思想作為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基本審美形態(tài)之一,對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鬃臃Q贊《詩經》“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種觀點后來發(fā)展成“溫柔敦厚”的詩教說,即主張在文學作品中有節(jié)制地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感情表達得過分強烈。在這種文學思想的指導下,中國文學在整體上呈現(xiàn)出了一種中和之美,很少有劍拔弩張的表達狂怒、狂喜情感的作品,而是以“怨而不怒”的方式來批判現(xiàn)實,在抒寫個人內心情感的時候,總是溫婉曲折、含蓄深沉地尋找適度的表現(xiàn)方式,這正是中華民族所體現(xiàn)出的平和、寬容,充滿“中和”思想的大美之學。因而在優(yōu)秀詩歌、戲曲等的創(chuàng)作和形成過程中,“中和”的美學思想在文學審美和藝術表現(xiàn)上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
儒家的“中和”思想是中國最高的美學理想,貫穿于中國傳統(tǒng)社會以及人生的方方面面,不僅在文學審美上創(chuàng)造出了平淡樸素、恬靜安逸、怨而不怒的“和”之理想境界,使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表達呈現(xiàn)出含蓄委婉、沖和的特點,也對當今社會的治國之道、人們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以及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張岱年在《中國哲學大綱》中指出:“中庸是真善美的統(tǒng)一,道德與知識的統(tǒng)一,宏觀與微觀的統(tǒng)一,高明與平凡的統(tǒng)一。價值取向是重人而不輕天,重群體而不輕視個人,重本而不輕視末,重利益也重視義,重視人文也重視科技,重視和諧而不取消斗爭。”因此,在治國之道上應該實現(xiàn)和政之美,做到不偏不倚、協(xié)調適中、剛柔相濟,以避免矛盾沖突,穩(wěn)定社會秩序,達到“至和”“至美”的境界;在為人處世上,要注重加強自身修養(yǎng),充分發(fā)揮善良的本性,寬容待人,和諧相處,以達到“至仁”“至善”的境界;在人與自然的相處中,要追求和諧統(tǒng)一,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相互依存,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摘編自張齡予《“中和”的大美之學》)材料二:
中國美育現(xiàn)代性建設遇到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社會美育方面,隨著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但是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劇增,人們越來越淪為工業(yè)社會的奴隸和工具,思想被物欲支配,變得干枯、乏味、平庸、空虛,這也是當今社會道德滑坡、文化失范、各種社會問題孳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伴隨市場經濟和工業(yè)社會而來的大眾文化正在以猛烈的勢頭消解神圣,躲避崇高。溫柔甜蜜的愛情小說、神奇曲折、刀光劍影的武俠劇、低吟淺唱的流行歌曲,光彩炫目的廣告形象以及虛擬的網絡空間等,一切看似豐富多彩但卻在不斷消解人們對審美的認識,降低人們的審美趣味。
另一方面,學校的美育建設也困難重重,首先,對美育沒有給予相應的重視,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只重知識傳授,注重升學率的提高,而忽視了育人的大目標。同時,陳舊的教育觀、人才觀深入人心,在學校的課程安排中美育也處于被忽視的地位,而且完全讓步給智育,學生只能在接連不斷的測驗、考試中浴血奮戰(zhàn),致使學生身體素質不理想,心理素質堪憂,知識在增長,道德塑造卻在滑坡,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審美素質的降低是當代美育現(xiàn)代性建設面臨的重要難題。
中國美育現(xiàn)代性建設中遇到的問題,說明了美育沒有能充分發(fā)揮其作用或者說當今的美育自身存在不足。就其原因客觀方面來說,是改革開放市場經濟迅速發(fā)展,進入消費社會或者大眾文化泛濫的社會所必然遇到的問題。但是,從根本上說,是因為中國現(xiàn)代美育隔斷了與傳統(tǒng)美育的聯(lián)系,完全照搬西方模式所致。因此,中國美育現(xiàn)代性建設仍是一項未竟的事業(yè)。
(摘編自祝亞楠、盧政《論古代“中和論”美育觀與中國美育現(xiàn)代性建設》)(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DD
A.中國傳統(tǒng)美學具有詩性的審美特質,最接近美學的本質,是達到了中國藝術文化的最高境界的大美學。
B.中國傳統(tǒng)美學追求中和、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與追求概念化、科學化的西方現(xiàn)代美學具有本質上的區(qū)別。
C.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審美形態(tài)表現(xiàn)為中和之道,主張在文學作品中含蓄深沉、有節(jié)制地抒發(fā)個人內心的情感。
D.中國最高的美學理想是中和,它對我們治理國家、為人處世以及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A
A.只有天下極至真誠的人充分發(fā)揮他的本性,才能幫助化育萬物,實現(xiàn)善與美的統(tǒng)一,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B.中國的文學作品往往以一種“怨而不怒”的方式來批判現(xiàn)實,很少激烈地表達情感和抒發(fā)內心過度的悲傷。
C.物質欲望的膨脹、生活壓力的劇增以及當代大眾文化的泛濫,給人們的審美認識和審美趣味帶來不良影響。
D.應試教育只注重知識的傳授,不重視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而且忽視學校的美育建設,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
(3)下列各項中,不能體現(xiàn)文中“中和”美學思想的一項是 DD
A.《關雎》全篇雖寫青年對淑女的追求,感情熱烈真誠,但這種感情卻表現(xiàn)得內斂節(jié)制,用語也相對樸素自然。
B.《趙氏孤兒》是古典悲劇之一,該劇以趙氏孤兒親捉屠岸賈,復仇成功為結局,符合了人們對大團圓理想的追求。
C.王羲之的書法到晚年尤其美妙,正如孫過庭在《書譜》中的評價那樣“思處通審,志氣和平;不激不厲,而風規(guī)自遠”。
D.《上邪》先從正面表明心意,再從反面設誓,連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斬釘截鐵地表明了對生死不渝的愛情的忠誠。
(4)材料一的題目為“‘中和’的大美之學”,作者為什么把“中和”稱為“大美之學”?請結合材料,說說你的理解。
(5)如何利用“中和”美學思想解決美育現(xiàn)代化建設遇到的問題?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
【答案】D;A;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6引用:3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2014年1月25日澳網賽場李娜完成自1978年亞太地區(qū)奪得澳網女單冠軍后再奪冠的歷史性征程。站上領獎臺的時候面對得之不易的獎杯她把這份榮耀與團隊共同分享。
2014年1月國家網管中心決定允許李娜與彭帥、鄭潔、晏紫4人單飛只需將比賽獎金和商業(yè)收益的一部分上繳便可享受教練自由、獎金自由、參賽自由。
這一年IMG簽約副總裁同時也是莎拉波娃經紀人的埃森巴德成為了李娜的經紀人。此時李娜已26歲。在埃森巴德的經營之下李娜順暢地將競技成績轉化為商業(yè)價值并且實現(xiàn)最大化的開發(fā)大筆的比賽獎金和品牌代言費用讓李娜能夠維持團隊的良好運轉。
李娜這一切成功更離不開一個男人那便是丈夫--收斂起昔日鋒芒默默退居幕后甘做后勤的姜山。有記者曾經恭維李娜說:“幸虧中國網球有李娜。”李娜不忘補上一句:“幸虧李娜有姜山?!泵慨敱荣惤Y束李娜也總拿姜山開涮。在臺下看來理療師阿歷克斯與李娜合作始于2010年3月是團隊里除姜山外資格最老的成員。悉尼賽前李娜去玩蹦極阿歷克斯親自試跳在確認對身體無影響的情況下才允許李娜蹦極。31歲的李娜能經受住卡洛斯的魔鬼訓練并且在長年的職業(yè)征戰(zhàn)中保持旺盛的體力阿歷克斯功不可沒。
曾經七屆大滿貫得主海寧的主教練阿根廷人卡洛斯接手教練以后身體與技術之外他帶給李娜的更大幫助應該是心理上的。他要求李娜享受網球所帶來的快樂??逅沟某霈F(xiàn)讓李娜團隊關系融洽。在澳網橫掃拉德萬斯卡進入四強后除2014年澳網李娜一路高歌猛進向著自己的第二座大滿貫發(fā)起沖擊。這一次她又如愿以償澳網奪冠讓李娜排名逼近世界第二。再面對媒體的鏡頭沒有了任何壓力的李娜幽默、風趣、健談極具個人魅力。澳大利亞某雜志評其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運動員之一。
(摘編自麻曉天《李娜:中國金花怒放的背后》)材料二
我能夠在網球賽場上代表中國是我至高無上的榮譽。我希望能夠吸引更多人關注中國甚至全亞洲的網球運
在澳大利亞的時光固然充滿了喜悅、幸福,以及一種特殊的成就感。但做出放下球拍的決定,比在澳大利亞的高溫下連續(xù)贏下7場比賽要艱難許多。
我的雙膝已經經歷了四次手術現(xiàn)在我的身體再也承受不起任何重創(chuàng)。最后那次手術之后我試圖回到賽場。但是哪怕我用盡全部的力量我的身體卻告訴我歲的我再也不能進行最高水平競爭。
網球這項運動這些年在中國發(fā)展非??煳乙呀浽谶@項運動的世界舞臺上取得了成功。我所獲得的成就遠遠超出了我的夢想為
網球是一項個人運動,但是,沒有人比我更清楚,沒有一個運動員能夠只靠一個人的力量成為冠軍。這里雖然不能對陪伴我走過職業(yè)生涯、對我的成功付出汗水的人們一一表示感謝但是我必須感謝那些無論高潮還是低谷都陪伴著我的人是你們成就了今天的我。
(摘編自2014.9.19《李娜退役告別信》)材料三
回望李娜15年的職業(yè)生涯無論對她個人還是對我們都好得不能再好突破已經完成榮譽擺放在那里為什么不笑呢?
當眾人為她的離去惋惜時在9月19日的退役新聞發(fā)布會上李娜表示自己的退役沒有遺憾當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我也問過自己‘如果退役會不會后悔’我自己內心很堅強地告訴我‘沒有’”。
在美國《時代》周刊2013年度全球百位影響力人物名單中李娜入圍“偶像人物”榜單并成為封面人物。在網球這項全球范圍商業(yè)運作最成熟并且最受歡迎的運動中李娜也成為最具開放性形象的中國運動員。
2014年李娜法網奪冠后國際女子職業(yè)網聯(lián)嗅到中國市場的巨大商機開始把重心向亞太轉移短短四年中國專業(yè)女子網球賽事從同樣無可置疑的是,成為超級體育明星的李娜也激勵了更多的中國青少年。李娜曾說過:“我確實不知道有多少,但我知道有很多孩子拿起了網球拍,這對我們是好事。要相信自己,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我認為夢想很重要。”
(摘編自白巖松《總有一種告別讓人笑容滿面》)(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BA-->
A.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后,李部幽默、風趣、健談、極具個人魅力的形象,令澳洲一些媒體折服,因此而被評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運動員之一”。
B.從2009年“單飛”開始,六七年時間里,李娜取得了巨大的個人成功,獲得了國際女子網球界的多項殊榮,這是李娜個人努力的結果,也是時代使然。
C.李娜在退役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退役是因“身體再也承受不起任何重創(chuàng)”“再也不能進行最高水平競爭”,話里話外,都是心有不甘、充滿遺憾之情。
D.李娜能夠奪冠,團隊成員的力量功不可設,大家各同其職:姜山主要負責后勤,阿歷克斯主要負責體能,主教練卡洛斯則主要負責李媼心理的調整。
E.李娜把“在網球場上代表中國”作為“至高無上的榮譽”,她懷著夢想來,帶著感恩、成功離開,她的成功故事極大地激勵了青少年參與網球運動。
(2)請各用一句話概括三則材料的主要內容。
(3)李娜說:“沒有一個運動員能夠只靠一個人的力量成為冠軍?!闭埥Y合材料一分析李娜成功的外部原因。
(4)李娜網球職業(yè)成功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她的成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發(fā)布:2025/1/11 8:0:2組卷:2引用:1難度:0.7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2020年9月,中國在第七十五屆聯(lián)合國大會(以下簡稱“聯(lián)大”)上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實現(xiàn)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的目標,這不僅是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策,也是基于科學論證的國家戰(zhàn)略;既是從現(xiàn)實出發(fā)的行動目標,也是高瞻遠矚的長期發(fā)展戰(zhàn)略。2021年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再次強調:實現(xiàn)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tǒng)性變革,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tài)文明建設整體布局。
碳達峰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再慢慢減下去。“碳中和”概念,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凈零排放”,狹義的是指二氧化碳的凈零排放,更為寬泛的則是指溫室氣體的凈零排放。碳中和的實現(xiàn)首先要求能源、工業(yè)、建筑和交通領域的最大程度的減排,比如要求極大地提高能效、高比例利用非化石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但受資源、技術局限或安全、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少部分排放并不能完全避免,這其中一方面可以通過森林、海洋等碳匯進行自然吸收,同時另一方面可能還需要額外的、一定規(guī)模的“碳移除技杺”(CDR)的應用,比如碳捕葓、利用和封存技術(CCUS)等,也就是說,到2060年前,我國并非是要實現(xiàn)“絕對的零排放”,而是要將人為活動排放對自然的影響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降低到幾乎可以忽略的程度,達到人為排放源和匯的新的平衡。
我們早就有碳達峰目標,而把碳中和跟碳達峰放在一塊,它的約束力就比較強,簡單說就是碳中和使得碳達峰的意義更加明顯。我國能源消費以煤為主,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實現(xiàn)碳達峰碳中和,需要逐漸改變現(xiàn)實,進行能源結構的低碳轉型。中國“十四五”規(guī)劃對碳減排有一些明確的目標和部署,提出非化石燃料使用量占比要提高到20%,還提出森林覆蓋率要提高到24.1%,要在未來5年提高0.9個百分點,意味著國土上要增加約9萬平方公里的森林覆蓋面積。加快綠色能源替代,這是未來碳達峰和碳中和的主要出路,它的重點在新能源相關材料領域的先進技術突破和廣泛應用等方面,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現(xiàn)代綠色低碳能源體系,以完成結構性替代。碳循環(huán)經濟更是值得關注的新領域,通過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技術把發(fā)電工業(y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凈化之后加以綜合利用,這樣能實現(xiàn)循環(huán)利用,變廢為寶。另外,減少碳排放不僅需要技術,還要改變觀念、改變生活方式,如有人買很多衣服放在家里,這些都是不環(huán)保的做法,因此要建立可持續(xù)消費觀念,踐行節(jié)約的生活方式。
事實上,相對于發(fā)達國家,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更艱辛:全國人均收入水平遠未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的80%。受疫情影響,國內外應對氣候變化形勢不穩(wěn)定性增強,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持續(xù)改善壓力越來越大。我國仍是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發(fā)展不均衡的問題突出,有關應對氣候變化的短板依然很多,要實現(xiàn)新達峰目標與碳中和目標,需要堅持綠色發(fā)展,通過卓絕的努力才能實現(xiàn)目標。但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受到中美貿易戰(zhàn)、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總體發(fā)展態(tài)勢并沒有受到影響,因此,碳中和目標同樣難以動搖我國經濟發(fā)展總體態(tài)勢。
國際方面,《巴黎協(xié)定》要求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締約方,立即明確國家自主貢獻減緩氣候變化,碳排放盡早達到峰值,在21世紀下半葉實現(xiàn)碳中和,在21世紀末將全球地表溫度相對于工業(yè)化前上升的幅度控制在2℃以內。不僅如此,各締約方還將為爭取實現(xiàn)1.5℃的溫控目標付出努力。
目前,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增幅已經超過1℃,中國升溫幅度高于全球平均升溫水平。如果繼續(xù)以目前的速率升溫,全球溫升幅度可能會在2030年至2052年達到1.5℃。目前的全球升溫已經導致氣候風險越來越高,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因此,多數(shù)發(fā)達國家在實現(xiàn)碳排放達峰后,明確了碳中和的時間表。例如芬蘭確認在2035年,瑞典、奧地利、冰島等國家在2045年實現(xiàn)凈零排放;歐盟、英國、挪威、加拿大、日本等將碳中和的時間節(jié)點定在2050年。一些發(fā)展中國家如智利,也計劃在2050年實現(xiàn)碳中和。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在“聯(lián)大”的承諾不僅展示了大國的勇氣與擔當,對全球氣候治理也起到了激勵作用,日、英等國承諾要比中國早10年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
B.我國碳中和要解決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需要通過節(jié)能減排、產業(yè)調整等人為形式,最終達到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目標。
C.碳達峰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數(shù)值達到頂峰,再逐漸下降,碳中和的加入,使得碳達峰的意義比以前更加明顯。
D.《巴黎協(xié)定》為21世紀內全球平均氣溫的升幅設置了紅線,各締約方應該在科學和公平的基礎上加快減排行動。
(2)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中國實現(xiàn)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存在著一定的難度,與中國能源消費以煤為主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現(xiàn)實狀況有關。
B.如果通過額外的、一定規(guī)模的“碳移除技術”的應用,可部分消除少量不可完全避免的碳排放,有助于我國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
C.中國“十四五”規(guī)劃提出森林覆蓋率要提高到24.1%,意味著要增加約9萬平方公里的森林覆蓋面積,這對碳排放問題有決定性作用。
D.盡管受到美國貿易保護和新冠病毒等因素影響,但我國經濟總體發(fā)展態(tài)勢并未受到影響,這也為我國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提供了有利條件。
(3)我國要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文中提出了哪些措施和建議?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發(fā)布:2025/1/25 8:0:2組卷:3引用:1難度:0.7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2014年1月25日澳網賽場,李娜完成自1978年亞太地區(qū)奪得澳網女單冠軍后再奪冠的歷史性征程。站上領獎臺的時候,面對得之不易的獎杯,她把這份榮耀與團隊共同分享。
2009年1月,國家網管中心決定允許李娜與彭帥、鄭潔、晏紫4人單飛,只需將比賽獎金和商業(yè)收益的一部分上繳便可享受教練自由、獎金自由、參賽自由。
這一年,李娜成功與全球最大的體育經紀公司IMG簽約,IMG副總裁,同時也是莎拉波娃經紀人的埃森巴德成為了李娜的經紀人。此時,李娜已26歲。在埃森巴德的經營之下,李娜順暢地將競技成績轉化為商業(yè)價值,并且實現(xiàn)最大化的開發(fā),大筆的比賽獎金和品牌代言費用讓李娜能夠維持團隊的良好運轉。
李娜這一切成功更離不開一個男人,那便是丈夫--收斂起昔日鋒芒,默默退居幕后,甘做后勤的姜山。有記者曾經恭維李娜說:“幸虧中國網球有李娜?!崩钅炔煌a上一句:“幸虧李娜有姜山?!泵慨敱荣惤Y束,李娜也總拿姜山開涮。在臺下看來,這些調侃,是李娜對姜山濃濃愛意的表現(xiàn)方式。
理療師阿歷克斯與李娜合作始于2010年3月,是團隊里除姜山外資格最老的成員。悉尼賽前李娜去玩蹦極,阿歷克斯親自試跳,在確認對身體無影響的情況下才允許李娜蹦極。31歲的李娜能經受住卡洛斯的魔鬼訓練,并且在長年的職業(yè)征戰(zhàn)中保持旺盛的體力,阿歷克斯功不可沒。
曾經七屆大滿貫得主海寧的主教練阿根廷人卡洛斯接手教練以后,身體與技術之外,他帶給李娜的更大幫助,應該是心理上的。他要求李娜享受網球所帶來的快樂。卡洛斯的出現(xiàn)讓李娜團隊關系融洽。在澳網橫掃拉德萬斯卡進入四強后,除了稱贊卡洛斯使她的網球生涯好轉,李娜還特別感謝他“拯救”了她的婚姻。
2014年澳網,李娜一路高歌猛進,向著自己的第二座大滿貫發(fā)起沖擊。這一次,她又如愿以償,澳網奪冠讓李娜排名逼近世界第二。再面對媒體的鏡頭,沒有了任何壓力的李娜幽默、風趣、健談,極具個人魅力。澳大利亞某雜志評其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運動員之一。
(摘編自麻曉天《李娜:中國金花怒放的背后》)材料二 我能夠在網球賽場上代表中國,是我至高無上的榮譽。我希望能夠吸引更多人關注中國甚至全亞洲的網球運動,這也將會是我一生的事業(yè)。但是,即便如此,職業(yè)生涯就像是人生,它們都會有終點。
在澳大利亞的時光固然充滿了喜悅、幸福,以及一種特殊的成就感。但做出放下球拍的決定,比在澳大利亞的高溫下連續(xù)贏下7場比賽要艱難許多。
我的雙膝已經經歷了四次手術,現(xiàn)在,我的身體再也承受不起任何重創(chuàng)。最后那次手術之后,我試圖回到賽場。但是,哪怕我用盡全部的力量,我的身體卻告訴我,32歲的我,再也不能進行最高水平競爭。
網球這項運動這些年在中國發(fā)展非???,我已經在這項運動的世界舞臺上取得了成功。我所獲得的成就遠遠超出了我的夢想,為國家獲得的榮譽也是我個人的驕傲。
網球是一項個人運動,但是,沒有人比我更清楚,沒有一個運動員能夠只靠一個人的力量成為冠軍。這里雖然不能對陪伴我走過職業(yè)生涯、對我的成功付出汗水的人們一一表示感謝,但是我必須感謝那些無論高潮還是低谷都陪伴著我的人,是你們成就了今天的我。
(摘編自2014.9.19《李娜退役告別信》)
材料三 回望李娜15年的職業(yè)生涯,無論對她個人還是對我們,都好得不能再好,突破已經完成,榮譽擺放在那里,為什么不笑呢?
當眾人為她的離去惋惜時,在9月19日的退役新聞發(fā)布會上,李娜表示自己的退役沒有遺憾,“當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我也問過自己‘如果退役會不會后悔’,我自己內心很堅強地告訴我‘沒有’”。
在美國《時代》周刊2013年度全球百位影響力人物名單中,李娜入圍“偶像人物”榜單,并成為封面人物。在網球這項全球范圍商業(yè)運作最成熟并且最受歡迎的運動中,李娜也成為最具開放性形象的中國運動員。
2011年李娜法網奪冠后,國際女子職業(yè)網聯(lián)嗅到中國市場的巨大商機,開始把重心向亞太轉移,短短四年,中國專業(yè)女子網球賽事從兩項躍升到十項,而這一切正源自李娜的成功。
同樣無可置疑的是,成為超級體育明星的李娜也激勵了更多的中國青少年。李娜曾說過:“我確實不知道有多少,但我知道有很多孩子拿起了網球拍,這對我們是好事。要相信自己,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我認為夢想很重要。”
(摘編自白巖松《總有一種告別讓人笑容滿面》)(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BA-->
A.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后,李娜幽默、風趣、健談、極具個人魅力的形象,令澳洲一些媒體折服,因此而被評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運動員之一”。
B.從2009年“單飛”開始,六七年時間里,李娜取得了巨大的個人成功,獲得了國際女子網球界的多項殊榮,這是李娜個人努力的結果,也是時代使然。
C.李娜在退役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退役是因“身體再也承受不起任何重創(chuàng)”“再也不能進行最高水平競爭”,話里話外,都是心有不甘、充滿遺憾之情。
D.李娜能夠奪冠,團隊成員的力量功不可沒,大家各司其職:姜山主要負責后勤,阿歷克斯主要負責體能,主教練卡洛斯則主要負責李娜心理的調整。
E.李娜把“在網球賽場上代表中國”作為“至高無上的榮譽”,她懷著夢想來,帶著感恩、成功離開,她的成功極大地激勵了青少年參與網球運動。
(2)請各用一句話概括三則材料的主要內容。
(3)李娜說:“沒有一個運動員能夠只靠一個人的力量成為冠軍。”請結合材料一,分析李娜成功的外部原因。
(4)李娜的成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發(fā)布:2025/1/11 8:0:2組卷: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