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詩人趙師秀有詩“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詩中“燈花”是蠟燭不完全燃燒產生的炭黑附著在蠟燭芯上的現象。
(1)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上。結論:石蠟的硬度 小小,密度比水的密度 小小。
(2)蠟燭在燃燒過程中發(fā)生如下變化,其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CAC,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BB。
A.蠟燭受熱熔化
B.石蠟燃燒
C.未充分燃燒的蠟燭蒸氣冷凝成固體
(3)如圖是小李同學從點燃的蠟燭火焰中引出一縷“白煙”的實驗裝置。小李同學認為“白煙”的成分是水蒸氣,小王同學認為“白煙”的成分是蠟燭蒸氣。請你參與探究,確定“白煙”成分。驗證小李同學猜想所用的方法是 將干而冷的燒杯罩在“白煙”上方,看是否有水珠冷凝將干而冷的燒杯罩在“白煙”上方,看是否有水珠冷凝;支持小王同學猜想的方法是 將白煙點燃看其燃燒情況,或將“白煙”冷凝后看是否得到石蠟將白煙點燃看其燃燒情況,或將“白煙”冷凝后看是否得到石蠟。
(4)你對蠟燭的燃燒還能提出猜想:蠟燭燃燒后是否生成水(或蠟燭燃燒后是否生成二氧化碳)蠟燭燃燒后是否生成水(或蠟燭燃燒后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支持你猜想的方法是 將干而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看是否有水珠冷凝(或用內壁粘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火焰上,看是否變渾濁)。將干而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看是否有水珠冷凝(或用內壁粘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火焰上,看是否變渾濁)。。
【考點】蠟燭燃燒實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答案】??;?。籄C;B;將干而冷的燒杯罩在“白煙”上方,看是否有水珠冷凝;將白煙點燃看其燃燒情況,或將“白煙”冷凝后看是否得到石蠟;蠟燭燃燒后是否生成水(或蠟燭燃燒后是否生成二氧化碳);將干而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看是否有水珠冷凝(或用內壁粘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火焰上,看是否變渾濁)。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43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