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試題詳情
課外閱讀我能行。
幼時記趣(節(jié)選)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①,觀之正濃②,忽有龐然大物③拔山④倒樹而來,蓋⑤一癩蛤蟆也。舌一吐而⑥二蟲盡為⑦所吞。余年幼,方⑧出神⑨,不覺呀然⑩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注①斗草間:斗于草間。②觀之正濃:觀看這一情景興趣正濃厚的時候。③龐然大物:很大的東西。④拔山:搬開土山。⑤蓋:原來是。⑥而:表承接,然后。⑦為:被。⑧方:正,剛剛。⑨出神:精神過度集中而發(fā)呆。⑩呀然:哎呀地(驚叫一聲)。
(1)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CC。
A.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全)
B.神定(安定)
C.鞭數(shù)十(鞭子)
D.驅(qū)之別院(趕)
(2)對畫線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AA。
A.我那時年紀(jì)還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驚叫一聲,感到害怕。
B.我那時年紀(jì)還小,正看得出神,不禁驚恐萬狀。
C.那兩個蟲子還處在幼年,正斗得全神貫注,輸?shù)囊环讲唤ε铝恕?br />D.那兩個蟲子還處在幼年,正斗得全神貫注,不禁嚇得“吱吱”亂叫。
(3)下列能概括這篇短文內(nèi)容的一項是DD。
A.草間觀蟲斗
B.鞭打癩蛤蟆
C.癲蛤蟆吞二蟲
D.觀斗驚魂記
【答案】C;A;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5/1/13 4:0:2組卷:149引用:2難度:0.6
相似題
-
1.課內(nèi)閱讀。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 汝多知乎?”
(1)把下面的文言文補充完整。
一兒曰:“我以
(2)翻譯句子。
孰為汝多知乎?
(3)讀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4)你是怎樣理解“孔子不能決也”這句話的?發(fā)布:2025/1/13 11:0:2組卷:39引用:1難度:0.5 -
2.閱讀理解。
鑿壁偷光
匡衡,勤學(xué)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①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②人大姓文不識③,家富多書,衡乃與④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敝魅烁袊@,資⑤給以書,遂成大學(xué)⑥。
(選自《西京雜記》中央文獻出版社)
【注釋】①引:引來,使出現(xiàn)。 ②邑:同鄉(xiāng)。 ③文不識:人名。 ④與:幫助。 ⑤資:借。 ⑥大學(xué):很有學(xué)問的人。
(1)“鄰居有燭而不逮”中的“逮”字讀音是
(2)對“衡乃穿壁引其光”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匡衡于是穿墻而過,去吸引鄰居家的火光
B.匡衡于是翻過墻去,把鄰家的火光引了過來
C.匡衡于是在墻上鑿了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
(3)把“與其傭作而不求償”改寫成現(xiàn)代漢語是
(4)讀了《鑿壁偷光》這個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啟示呢?發(fā)布:2025/1/13 11:30:2組卷:135引用:2難度:0.3 -
3.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 東: (2)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去: (3)及其日中如探湯 湯: (4)問其故 故: (5)孰為汝多知乎 汝: (6)此不為小者遠而大者近乎 為: (7)及日中則如盤盂 及: (8)孔子不能決也 決: 發(fā)布:2025/1/13 11:30:2組卷:224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