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問題。
冬(之一)
穆 旦
我愛在淡淡的太陽短命的日子,
臨窗把喜愛的工作靜靜做完;
才到下午四點,便又冷又昏黃,
我將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
多么快,人生已到嚴酷的冬天。
我愛在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
獨自憑吊已埋葬的火熱一年,
看著冰凍的小河還在冰下面流,
不知低語著什么,只是聽不見。
呵,生命也跳動在嚴酷的冬天。
我愛在冬晚圍著溫暖的爐火,
和兩三昔日的好友會心閑談,
聽著北風吹得門窗沙沙地響,
而我們回憶著快樂無憂的往年。
人生的樂趣也在嚴酷的冬天。
我愛在雪花飄飛的不眠之夜,
把已死去或尚存的親人珍念,
當茫茫白雪鋪下遺忘的世界,
我愿意感情的熱流溢于心田,
來溫暖人生的這嚴酷的冬天。
1976年12月
(1)下列對本詩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A
A.詩歌第一節(jié)寫詩人在一個冬日里平淡平凡的生活,但從這平淡平凡中又可看出詩人堅忍不屈的身姿和激昂慷慨的情懷。
B.如果說第一節(jié)寫的主要是“我”所做的,那么第二節(jié)主要寫“我”所見的,如“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冰凍的小河”等。
C.第三節(jié)寫冬夜生活的樂趣,有“溫暖的爐火”,有“好友”,有“回憶”,屋內(nèi)小環(huán)境中的溫暖壓倒了冬日的嚴寒,快樂驅(qū)趕了憂傷。
D.第四節(jié)中,“我愿意感情的熱流溢于心間,來溫暖人生的這嚴酷的冬天”流露出詩人心跡,寫出詩人面對苦難的坦然之情。
(2)下列對本詩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BB
A.本詩各節(jié)均為五行,前面具體展開,最后以感嘆作結(jié);各節(jié)二、四、五行押韻,一、三行不押韻,顯得錯落有致,回環(huán)有序。
B.詩人在“冬”這個核心意象的統(tǒng)攝下,通過“北風”“茫茫白雪”等意象,營造出昏黃、凄冷、死寂而又悲涼的意境。
C.穆旦的詩歌有鮮明的現(xiàn)代主義特色,詩中意象的內(nèi)涵具有開放性,如“嚴酷的冬天”和“冰凍的小河”均有象征意義。
D.詩中的“冬天”融合視覺、聽覺,帶給讀者強烈的官能感受,如“昏黃”“茫茫白雪”等視覺和“門窗沙沙地響”等聽覺。
(3)“才到下午四點,便又冷又昏黃”中的“又冷又昏黃”有何作用?
(4)有人說,這首詩中“嚴酷的冬天”和“感情的熱情”交叉,體現(xiàn)了現(xiàn)實生活和詩人感情世界關系的復雜性,甚至是矛盾,你如何理解這一評價?
【考點】詩.
【答案】A;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18引用:2難度:0.4
相似題
-
1.閱讀古詩,完成問題。
從軍行(其一)
(唐)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①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②,無那③金閨④萬里愁。
【注】①海風:從邊地沙漠南海吹來的風。②關山月:樂府曲名,屬橫吹曲,多為傷離別之辭。③無那:無奈,指無法消除。一作“誰解”。④金閨:對女子閨閣的美稱,指家庭。
( 1)請賞析第二句中“獨”字妙在何處?
( 2)請結(jié)合三四兩句中的主要意象,分析詩人情感。發(fā)布:2024/12/27 2:30:1組卷:49引用:2難度:0.3 -
2.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
山館①
余靖
野館蕭條晚,憑軒對竹扉。
樹藏秋色老,禽帶夕陽歸。
遠岫②穿云翠,畬③田得雨肥。
淵明誰送酒?殘菊繞墻飛。【注釋】①本詩寫于詩人因支持范仲淹改革被貶期間,大約是他晚年所作。②岫 (xiù):峰巒。③畬 (shē)田:開墾過三年的田。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蕭條”一詞 寫出了山館的寂寥冷清,烘托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凄涼。
B.頷聯(lián)寫詩人所見傍晚之景:樹因秋色更顯蒼老,倦鳥在暮色中低回歸巢。
C.尾聯(lián)詩人自比陶潛,陶潛有親友送酒,而自己只有殘菊相伴,內(nèi)心惆悵不已。
D.全詩采用由遠及近的順序,生動再現(xiàn)了山館秋景,意蘊悠長,回味無窮。
(2)請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賞析頸聯(lián)“遠岫穿云翠,畬田得雨肥”兩句的妙處。發(fā)布:2024/12/27 3:30:2組卷:41引用:3難度:0.5 -
3.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各題。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①去,萋萋滿別情。【注釋】①王孫:此指遠游的人。
(1)下列對詩歌相關內(nèi)容和寫法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以春草起興,想象獨特,巧妙地把眼前春色與離別之情融為一體。
B.第三聯(lián)中“侵”“接”二字承接“又生”,描繪出了芳草蔓延擴展之勢。
C.尾聯(lián)點題,芳草青青的古原成為送別的背景,“草”與“送別”自然渾成。
D.“萋萋”與“離離”相照應,借景抒情,抒發(fā)了詩人的傷春與傷離別之情。
(2)詩的第二聯(lián)“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以淺近的語言道出了深刻的哲理,成為千古絕句。請簡要分析這句詩蘊含了怎樣的哲理。發(fā)布:2024/12/27 3:30:2組卷:2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