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中,用質量為m的重物通過滑輪牽引小車,使它在長木板上運動,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記錄小車的運動情況。鉛山一中高一(1)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該裝置來完成“探究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
(1)打點計時器使用的電源是 BB(選填選項前的字母)。
A.直流電源 B.交流電源
(2)實驗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正確操作方法是 AA(選填選項前的字母)。
A.把長木板右端墊高 B.改變小車的質量
在不掛重物且 BB(選填選項前的字母)的情況下,輕推一下小車。若小車拖著紙帶做勻速運動,表明已經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響。
A.計時器不打點 B.計時器打點
(3)接通電源,釋放小車,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將打下的第一個點標為O.在紙帶上依次取A、B、C……若干個計數(shù)點,已知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測得A、B、C……各點到O點的距離為x1、x2、x3……如圖乙所示。實驗中,重物質量遠小于小車質量,可認為小車所受的拉力大小為mg,從打O點到打C點的過程中,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v=x3-x12Tx3-x12T。
(4)以a為縱坐標,F(xiàn)為橫坐標,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如圖丙所示的a-F圖象。由此圖象丙可得a隨F變化的表達式為 a=4.7Fa=4.7F。根據(jù)力與運動的表達式中可能包含a這個因子,分析實驗結果的單位關系,與圖線斜率有關的物理量應是 質量質量。
(5)假設已經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響,若重物質量不滿足遠小于小車質量的條件,則從理論上分析,圖丁中正確反映a-F關系的是 DD。

x
3
-
x
1
2
T
x
3
-
x
1
2
T
【考點】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之間的關系.
【答案】B;A;B;;a=4.7F;質量;D
x
3
-
x
1
2
T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68引用:3難度:0.7
相似題
-
1.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1)把木板的一側墊高,調節(jié)木板的傾斜度,使小車在不受牽引力時能拖動紙帶沿木板勻速運動。此處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
A.理想化模型法
B.等效替代法
C.阻力補償法
(2)已知交流電源頻率為50Hz,啟動打點計時器,釋放小車,小車在鉤碼的作用下拖著紙帶運動。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如圖2所示(圖中相鄰兩點間有4個點未畫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m/s2(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3)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代號)。
A.調節(jié)滑輪的高度,使牽引木塊的細繩與長木板保持平行
B.為使砝碼桶及桶內砝碼的總重力在數(shù)值上近似等于木塊運動時受到的拉力,應滿足的條件是砝碼桶及桶內砝碼的總質量遠大于木塊和木塊上砝碼的總質量
C.實驗時,先放開木塊再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
D.通過增減木塊上的砝碼改變質量時,需要重新調節(jié)木板傾斜度
(4)實驗時改變砝碼桶內砝碼的質量,分別測量木塊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據(jù)測得的多組數(shù)據(jù)畫出a-F關系圖像,如圖3所示。此圖像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選填下列選項的序號)
A.小車與平面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平面軌道傾斜角度過大
C.所掛的砝碼桶內及桶內砝碼的總質量過大
D.所用小車的質量過大發(fā)布:2024/12/29 23:0:1組卷:125引用:4難度:0.6 -
2.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①把木板的一側墊高,調節(jié)木板的傾斜度,使小車在不受牽引力時能拖動紙帶沿木板勻速運動。此處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
A.理想化模型法
B.阻力補償法
C.等效替代法
D.控制變量法
②已知交流電源頻率為50Hz,啟動打點計時器,釋放小車,小車在砝碼桶的作用下拖著紙帶運動。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如圖2所示(圖中相鄰兩點間有4個點未畫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m/s2?(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③實驗時改變砝碼桶內砝碼的質量,分別測量小車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據(jù)測得的多組數(shù)據(jù)畫出a-F關系圖像,如圖3所示。此圖像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選填下列選項的序號)
A.小車與平面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平面軌道傾斜角度過大
C.所用小車的質量過大
D.所掛的砝碼桶及桶內砝碼的總質量過大發(fā)布:2024/12/30 1:0:6組卷:192引用:3難度:0.4 -
3.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時,采用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方案.操作如下:
(1)平衡摩擦力時,若所有的操作均正確,打出的紙帶如圖乙所示,應 (填“減小”或“增大”)木板的傾角,反復調節(jié),直到紙帶上打出的點跡 為止。
(2)已知小車質量為M,盤和砝碼的總質量為m,要使細線的拉力近似等于盤和砝碼和總重力,應該滿足的條件是m M(填“遠小于”、“遠大于”或“等于”)。
(3)圖丙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紙帶上標出了所選的四個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相鄰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由此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打下C點時小車運動的速度大小是 m/s。(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發(fā)布:2024/12/29 23:0:1組卷:35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