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學習行為實驗”中,某實驗小組的設(shè)計方案如圖所示:在迷宮的出口處放一些小白鼠喜愛的食物,將一只小白鼠放進迷宮入口,記錄此小白鼠“嘗試與錯誤”次數(shù)。請回答下列問題:
(1)與蚯蚓走”T”形迷宮相比,小白鼠”嘗試與錯誤”次數(shù)要少得多,因為小白鼠的 學習學習能力比蚯蚓強,這種差異主要由 遺傳物質(zhì)遺傳物質(zhì)決定的。
(2)實驗結(jié)論:小白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是學習行為小白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是學習行為。
(3)上述探究活動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做進一步的改進?(答出一項即可) 用2只以上的小鼠做實驗或重復實驗等用2只以上的小鼠做實驗或重復實驗等。
(4)通過分析蚯蚓和小鼠走迷宮的實驗結(jié)果,我們可以知道: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學習行為 越復雜越復雜。
【考點】探究動物的行為特征;探究某種動物條件反射的形成過程.
【答案】學習;遺傳物質(zhì);小白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是學習行為;用2只以上的小鼠做實驗或重復實驗等;越復雜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8/30 0:0:8組卷:10引用:2難度:0.4
相似題
-
1.螞蟻種類繁多,世界上已知種類有9000多種,我國就有600多種。請回答下列問題。
(1)螞蟻和果蠅、蜈蚣和對蝦在分類上都屬于
(2)白蟻和螞蟻在分類上同綱不同目。它們都營群體生活,都具有
(3)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螞蟻的通訊”時,設(shè)計了圖一的實驗:將螞蟻放在B島上,食物放在C島上,A島上無食物。觀察到螞蟻會沿著B、C島之間的“橋”到達C島,獲取食物;一段時間后將鏈接B、C島之間的“橋”和A、B島之間的“橋”對換,撤掉C島上的食物,你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4)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野外觀察時發(fā)現(xiàn),當螞蟻發(fā)現(xiàn)新食源或要遷移到新的巢址時,都要通知同伴(如圖二所示)。此時螞蟻通訊依靠的是發(fā)布:2024/11/22 8:0:1組卷:20引用:1難度:0.4 -
2.某生物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為,設(shè)計了一個迷宮如圖所示,圖A和圖B中的一只小鼠正在通過相同的迷宮。圖B的出口有一些炒香的花生米,圖A的出口則沒有,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將一份食物放在動物面前,動物會直奔食物而去。從動物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這種行為是一種
(2)本小組探究的問題是
(3)A組的作用是
(4)以上研究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為,主要運用的生物探究方法是
(5)為了保證實驗成功,小鼠應處于
(6)小鼠是用
(7)本實驗增加組C組與D組,分別用小雞、壁虎代替小鼠,實驗結(jié)果為小鼠學會通過迷宮的時間最短,壁虎學會通過迷宮的時間最長,說明發(fā)布:2024/10/12 0:0:1組卷:94引用:3難度:0.5
相關(guān)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