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被視為一種解決社會問題的有效方法。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戰(zhàn)國時期,周王室的統(tǒng)治逐漸崩潰,奴隸制度也在逐漸解體,加速這一解體的催化劑就是各國一系列的變法。“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秦國在整個爭霸戰(zhàn)爭中處于劣勢,時刻有亡秦的危險。秦孝公求賢若渴,強烈支持商鞅變法。商鞅不負秦孝公的厚望,變法從階級結構、政治文化、外部環(huán)境三個方面推動了秦國的社會轉型。
--摘編自何彬《社會轉型視角下的商鞅變法》材料二:北宋自宋真宗時起、大興科舉、采用恩蔭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籠絡政策;為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下,大量養(yǎng)兵。荊會立志改變“戈百年之積,帷存空萍”的局面,以為國民經濟所以日悍者,由國民不能各連其力從事生產也。公之志,在制兼并,濟貧乏,變通天下之財以富其民而致天下于治。其說以國家為大地主、大資本家、大企業(yè)家,而人民不得有私財。本意欲以推抑兼并,萬一行之不善,而國家反為兼并之禍,則民何訴焉?而盜臣之因緣以自肥,又無論也。故荊公之政策,其于財政上所收之效歲頗豐,而于國民經濟上所收之效滋音,良以此也。
--摘編自梁啟超《王安石傳》完成下列要求: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商鞅變法的背景,結合商鞅變法的措施說明商鞅變法是如何推動社會轉型的。
(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當時北宋政府“國民經濟日悴”的原因。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王安石變法中的理財措施所產生的影響。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9引用:4難度:0.4
相似題
-
1.戰(zhàn)國時期,變法運動成為時代潮流,各國通過變法推動了社會轉型,逐步建立起君主專制的政治制度。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效果最為顯著。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戰(zhàn)國初期,秦國是華夏體系中的落后國家,當時地處中原的國家都以“戎翟”這個貶義詞來稱呼秦國。
商鞅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國家強大,才能在戰(zhàn)爭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國才能強大;再次,只有摧毀落后和保守的秦國宗氏制度,改革才能進行。為此,商鞅采取農耕、軍功、法治、集權四大方略。具體而言就是以重農主義為取向的農耕政策,以國家主義為取向的集權政策,以平民主義為取向的軍功政策,以法治主義為取向的以法治國方略。
新法推行10年,“始秦戎翟之教,父子無別,同室而居”的落后國家,變成“秦民大說(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
——摘編自葉自成《商鞅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秦國對大國的超越》(1)據(jù)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商鞅變法的歷史背景。
(2)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商鞅在“農耕、軍功、法治、集權”四個方面所推行的改革舉措。
(3)據(jù)材料,分析指出商鞅變法對秦國的影響。發(fā)布:2024/8/29 12:0:8組卷:1引用:2難度:0.5 -
2.支持商鞅變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沒有被廢止,這說明( ?。?/h2>
A.商鞅變法符合統(tǒng)治者和人民的利益 B.一切改革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C.順應歷史潮流的改革終會推行下去 D.統(tǒng)治者的支特是成功的關鍵 發(fā)布:2024/10/3 8:0:2組卷:1引用:1難度:0.7 -
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商鞅變法 張騫 胡蘿卜 小篆 長安 百家爭鳴 鐵犁牛耕 孔子 秦半兩 匈奴 洛陽 人口南遷 鹽鐵官營 董仲舒 絲綢 鮮卑 均田令 民族交融 發(fā)布:2024/10/19 11:0:2組卷:2引用:12難度:0.5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