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中國貨幣表述正確的是( ?。?/h1>
【考點】中國貨幣的演進歷程.
【答案】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3引用:2難度:0.6
相似題
-
1.如表為關于中國貨幣起源的記載(部分)( ?。?br />
《史記?平準書》 高辛氏以前(約公元前24世紀)就有“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 《漢書?食貨志》 “神農之世”就有“金刀龜貝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也” (唐)《初學記》 黃帝時(約公元前26世紀)“采首山之銅,始鑄為刀” A.表明史前貨幣材質雜亂 B.尚需考古材料加以證明 C.反映遠古商品經濟發(fā)達 D.體現最早的手工業(yè)水平 發(fā)布:2024/12/9 11:30:2組卷:8引用:3難度:0.6 -
2.漢初劉邦以“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錢,名曰榆莢錢,重三銖”;“孝文時,莢錢益多、輕,乃更鑄四銖錢,其文為半兩”,此幣不僅由國家鑄造,還準許地方官府和民間的富人仿鑄。漢武帝時又多次變更,最后“罷半兩錢,行五銖錢”,由上林三官負責鑄造,作為法定貨幣,通行于全國,并嚴禁各郡、國和私人仿鑄。由此可知( ?。?/h2>
A.秦朝半兩錢在漢代一直通行 B.漢代錢幣重量始終保持一致 C.銅錢上統一鑄印當時的年號 D.國家經濟管控能力逐漸增強 發(fā)布:2024/12/6 17:0:1組卷:34引用:11難度:0.6 -
3.南宋孝宗時,“楮(會子)未至于輕(貶值)也,而已慮其輕,多出金銀以收之;褚未至于多也,而已慮其多,更不增見在(發(fā)行量)之數”。淳熙七年時,“會子與見錢等(值)”,“民間尤以會子為便”。材料說明南宋( ?。?/h2>
A.重農抑商政策強化 B.紙幣發(fā)行推動南方經濟發(fā)展 C.紙幣制造技術成熟 D.政府對紙幣發(fā)行的管理有效 發(fā)布:2024/12/4 7:30:2組卷:35引用:8難度:0.5
![小程序二維碼](https://img.jyeoo.net/images/root/jye-wxSJapplet.png)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