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的整體結(jié)構(gòu),有人認為是前后脫節(jié)的,“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一句前后缺少嚴謹?shù)年P(guān)聯(lián);有人認為全詩渾然一體,不脫節(jié)。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考點】課文內(nèi)容分析.
【答案】觀點一:前后脫節(jié)。詩歌前半部分的16句話借美景抒寫關(guān)于宇宙人生的思考,自“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開始抒寫游子思婦的惆悵感傷。前面的哲理和后面的抒情缺少邏輯關(guān)聯(lián),不能合為一個整體。
觀點二:全詩渾然一體,并不脫節(jié)。詩歌起筆便用景語勾勒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美妙圖畫。美景引發(fā)詩人的哲理思考,從“江畔何人初見月”以下八句中,我們聽到的不是哀怨和絕望,而是對人生的熱愛和追求。此后,詩人收回思緒,再次欣賞美景:江水東流,只有一輪“孤月”懸于天上。難道她是在等待意中人?“孤月”尚且“待人”,何況游子、思婦?詩人于是馳騁想象,將我們引人一個情思更為濃郁的詩境,感受游子,思婦的兩地相思之情。詩歌將景、理、情融為一體,并不脫節(jié)。
觀點二:全詩渾然一體,并不脫節(jié)。詩歌起筆便用景語勾勒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美妙圖畫。美景引發(fā)詩人的哲理思考,從“江畔何人初見月”以下八句中,我們聽到的不是哀怨和絕望,而是對人生的熱愛和追求。此后,詩人收回思緒,再次欣賞美景:江水東流,只有一輪“孤月”懸于天上。難道她是在等待意中人?“孤月”尚且“待人”,何況游子、思婦?詩人于是馳騁想象,將我們引人一個情思更為濃郁的詩境,感受游子,思婦的兩地相思之情。詩歌將景、理、情融為一體,并不脫節(jié)。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4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問題。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問諫議大夫褚遂良:“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當時諫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間,何須苦諫?”
請引用《伶官傳序》中的某個觀點并結(jié)合自己的思考,簡要回答唐太宗的這個問題。發(fā)布:2024/12/19 0:30:2組卷:11引用:3難度:0.6 -
2.下列與課文相關(guān)的文化文學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19 17:30:2組卷:12引用:3難度:0.5 -
3.下列各句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發(fā)布:2024/12/31 23:30:1組卷:15引用:5難度:0.8
相關(guān)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