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氧化還原反應中存在著反應物質(zhì)之間的電子傳遞,因此可以通過一定的裝置實現(xiàn)化學能與電能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
(1)下列能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去除石油開采過程中產(chǎn)生的H2S的是 BB。
A.氨水
B.雙氧水
C.FeSO4溶液
D.NaOH溶液
(2)用過氧化氫和鹽酸刻蝕含銅電路板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DAD。(雙選)
A.過氧化氧是還原劑
B.溶液中的Cl-可與Cu2+形成配合物
C.溶液中生成的Cu2+可能催化H2O2的分解
D.反應過程使溶液的pH減小
(3)過氧化氫的分子結構如圖(Ⅱ),過氧化氫屬于 極性極性(填“極性”或“非極性”)分子。
過去曾經(jīng)有人認為過氧化氫的分子結構也可能是(Ⅰ),選擇合理實驗方法證明過氧化氫的分子結構為(Ⅱ) DD。
A.測定過氧化氫的沸點
B.測定過氧化氫分解時的吸收的能量
C.測定過氧化氫中H—O和O—O的鍵長
D.觀察過氧化氫細流是否在電場中偏轉(zhuǎn)
(4)電化學合成氨在工業(yè)上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①電解法合成氨反應裝置如圖所示:
i.a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N2+6e-+6H+=2NH3N2+6e-+6H+=2NH3。
ii.電解裝置中質(zhì)子交換膜的作用為 質(zhì)子交換膜為質(zhì)子的遷移和輸送提供通道,并阻隔陰陽極產(chǎn)物接觸質(zhì)子交換膜為質(zhì)子的遷移和輸送提供通道,并阻隔陰陽極產(chǎn)物接觸。
iii.若b極產(chǎn)生的O2在一定條件下的體積為336L,a極中通入相同條件下N2的總體積為672L,則N2的轉(zhuǎn)化率為 33%33%。(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②近幾年科學家研究通過一種生物燃料電池實現(xiàn)室溫下合成氨,其工作原理如圖:
i.該電池負極是電極 aa(填“a”或“b”)。
ii.對比傳統(tǒng)的工業(yè)合成氨,生物燃料電池合成氨的優(yōu)點是 條件溫和、生成氨的同時釋放電能條件溫和、生成氨的同時釋放電能。(任寫一條)
(5)利用滴定法可測定所得CuSO4?5H2O的純度,操作如下:
a.取agCuSO4?5H2O樣品,加入足量NH4F—HF溶液溶解(其中F-用于防止Fe3+干擾檢驗:Fe3++6F-═FeF3-6)。
b.滴加足量KI溶液,發(fā)生反應2Cu2++4I-═2CuI↓+I2。
c.再用cmol?L-1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為指示劑,到達滴定終點時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VmL,發(fā)生的反應為I2+2S2O2-3═S4O2-6+2I-。
①接近滴定終點時,若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會發(fā)現(xiàn)CuI沉淀轉(zhuǎn)化為CuSCN,其沉淀轉(zhuǎn)化的原因是 CuSCN的溶解度小于CuI,使溶解平衡向CuI溶解的方向移動CuSCN的溶解度小于CuI,使溶解平衡向CuI溶解的方向移動。
②已如:CuI能夠吸附大量I2,如果不加KSCN溶液,那么測得CuSO4?5H2O的純度將會 偏低偏低。(填“偏高”“偏低”或“不變”)
③計算CuSO4?5H2O的純度為:25cVa%25cVa%。(用含a、c、V的代數(shù)式表示)
F
e
F
3
-
6
O
2
-
3
O
2
-
6
25
c
V
a
25
c
V
a
【答案】B;AD;極性;D;N2+6e-+6H+=2NH3;質(zhì)子交換膜為質(zhì)子的遷移和輸送提供通道,并阻隔陰陽極產(chǎn)物接觸;33%;a;條件溫和、生成氨的同時釋放電能;CuSCN的溶解度小于CuI,使溶解平衡向CuI溶解的方向移動;偏低;%
25
c
V
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0/25 5:0:2組卷:14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為測定某氟化稀土樣品中氟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進行如下實驗。利用高氯酸(高沸點酸)將樣品中的氟元素轉(zhuǎn)化為氟化氫(低沸點酸)蒸出,再通過滴定測量,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a的作用是
發(fā)布:2025/1/18 8:0:1組卷:24引用:1難度:0.5 -
2.為探究礦石樣品X(僅含兩種元素)的組成和性質(zhì),某同學設計并完成如圖實驗:
請回答:
(1)X含有的元素
(2)X的化學式
(3)紅褐色沉淀C是
(4)氣體D通入足量H2O2中發(fā)生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發(fā)布:2024/12/30 14:30:1組卷:13引用:3難度:0.7 -
3.煤氣化是有效利用化石能源手段之一,有關反應如下:
①C+H2OCO+H2 ②CO+H2O高溫CO2+H2一定條件
獲得的氣體稱為水煤氣。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探究氣體的成分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使水蒸氣通過灼熱的焦炭,收集反應后流出的氣體。
[提出假設]對氣體的成分提出了三種假設。
假設1:該氣體是 CO、H2。
假設2:該氣體是 CO、H2、H2O。
(1)假設3:
[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假設]
他們擬用下圖中提供的儀器,選擇必要的試劑,設計一個實驗,驗證上述假設(加熱裝置和導管等在圖中略去,實驗前裝置內(nèi)部的空氣已經(jīng)排盡)。
(2)按氣流從左至右連接各儀器,用題中小寫字母表示接口的連接順序(儀器可重復使用):
混合氣→dc→
(3)儀器A中需加入試劑的是
(4)儀器B中需加入試劑的名稱是
[思考與交流]
(5)本實驗的尾氣需要處理,處理的方法為
(6)某同學認為增加焦炭的量可以提高化學反應①的速率,你是否同意他的說法,并簡述理由發(fā)布:2024/12/30 14:0:1組卷:29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