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周人的統治改變了夏商時期親族聚居,一族即是一“國”的政治結構;在打破舊式部族方國血緣界限的基礎上,以周王“授土授民”的名義賜予,建立起一批以周人為統治的新型國家。一國之內則是各族混居,這就為未來向成熟的地緣國家發(fā)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礎。……就是從這一時代起,中華民族的先民才第一次具有了“天下一體”的觀念,而作為中華民族主體民族的華夏民族的生長聚合,也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
——摘編自王和《中國早期國家史話》
材料二:秦漢統一帝國形成后,民族認同意識進一步增強。司馬遷在《史記》中,以黃帝為華夏第一帝,將“五方”之民,將秦、楚、越,以及中國四邊的匈奴族、南越族、東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納入華夏同祖共源的世系中去,成為古代中國人“同源同祖”的淵源,由此構建了由五帝三王起始的中國五千年的政治與民族、文明的歷史。
——摘編自李禹階《華夏民族與國家認同意識的演變》材料三:通過孝文帝的改革,北魏政權從政治制度到經濟基礎完全轉變?yōu)闈h族傳統形式的政權,拓跋鮮卑的主體部分也迅速和漢族融為一體,孝文帝本人及北魏政權由此受到漢族士人的擁戴,十六國以來北方的民族融合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張豈之主編《中國歷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卷》
(1)指出商、西周的國家政治管理制度。根據材料一,概括西周實行的國家政治管理制度產生的影響。
(2)根據材料二,概括司馬遷在民族認同方面的貢獻。
(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孝文帝為推動“民族融合”的舉措及影響(從民族關系角度回答影響)。
(4)綜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影響民族交融的因素。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2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歷史上的“中國”先秦 “唯王初遷,宅于成周(洛陽)……宅茲中國,自之乂(yi:治理)民”。
——西周《何尊》
中國者……賢圣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能之所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
——《史記》魏晉南北朝 時朝廷遣使詣(慕容)儁,儁謂使者曰:“汝還白汝天子,我承人之乏,為中國所推,已為帝矣。”
——《晉書》唐朝 所以為中國者,以禮儀也。所謂夷狄者,無禮儀也。豈系于地哉?
——《東晉元魏正閏論》元朝 諸下海使、臣及舶商,輒以中國生口、寶貨、戎器、馬匹遺諸外番者,從廉訪司察之。
——《元史》清朝 中國之一統始于秦,塞外之一統始于元,而極盛于我朝。
——雍正發(fā)布:2025/1/2 0:30:1組卷:25引用:6難度:0.6 -
2.《史記》提出“祖黃帝說”,認為黃帝是華夏始祖,是顴項、帝譽、堯、舜的祖先,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祖先,還是漢朝人和匈奴人共同始祖。這種觀念有利于( )
發(fā)布:2024/12/4 2:0:1組卷:18引用:24難度:0.5 -
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雖然中國古代有夷夏之別,但夷與夏可以互相轉化,這種夷夏互轉的過程,就是華夏化發(fā)展的過程。在中國古代,以中原為中心的對流活動有效地推進了以華夏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共同體的形成。……歷史上許多少數民族建立政權后,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漢族先進的儒家文化,認同“大一統”的正統思想,接受儒家“用夏禮則中國之”的民族觀。這種民族觀促使各民族日益接近,相互吸收,相互依存,共同締造了中國這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摘編自劉家和《關于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特點的幾點思考》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就中國古代以華夏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與發(fā)展,自擬一個具體的論題,并加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充分,邏輯嚴密。)發(fā)布:2025/1/1 23:30:1組卷:5引用:4難度:0.5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