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驟如下:在園底燒瓶內加入乙醇、濃硫酸和乙酸,瓶口豎直安裝通有冷卻水的冷凝管(使反應混合物的蒸氣冷凝為液體流回燒瓶內),加熱回流一段時間后換成蒸餾裝置進行蒸餾(如下圖所示),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產品.請回答下列問題:(已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沸點依次是78.4℃、118℃、77.1℃)

(1)在燒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濃硫酸和乙酸外,還應放入幾塊碎瓷片,其目的是防止燒瓶中液體暴沸防止燒瓶中液體暴沸
(2)在燒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和濃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先在燒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慢慢將濃硫酸加入燒瓶,邊加邊振蕩先在燒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慢慢將濃硫酸加入燒瓶,邊加邊振蕩.
(3)在該實驗中,若用1mol乙醇和1mol 乙酸在濃硫酸作用下加熱,充分反應,能否生成1mol乙酸乙酯?否否,原因是該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不能進行到底該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不能進行到底
(4)現(xiàn)擬分離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產品,下圖是分離操作步驟流程圖.請在圖中圓括號內填入適當?shù)脑噭?,在方括號內填入適當?shù)姆蛛x方法.試劑a是飽和碳酸鈉溶液飽和碳酸鈉溶液,試劑b是濃硫酸濃硫酸;分離方法①是分液分液,分離方法②是蒸餾蒸餾,分離方法③是蒸餾蒸餾.
(5)在得到的A中加入無水碳酸鈉粉末,振蕩,目的是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
(6)寫出C→D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H3COONa+H2SO4=Na2SO4+2CH3COOH2CH3COONa+H2SO4=Na2SO4+2CH3COOH.
【考點】乙酸乙酯的制取.
【答案】防止燒瓶中液體暴沸;先在燒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慢慢將濃硫酸加入燒瓶,邊加邊振蕩;否;該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不能進行到底;飽和碳酸鈉溶液;濃硫酸;分液;蒸餾;蒸餾;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2CH3COONa+H2SO4=Na2SO4+2CH3COOH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14引用:8難度:0.3
相似題
-
1.在酯化反應實驗中制得的乙酸乙酯中混有少量的乙酸,應選用下列哪種試劑洗滌除去( )
發(fā)布:2024/12/30 8:30:1組卷:37引用:3難度:0.9 -
2.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學制取乙酸乙酯的過程,請你參與并協(xié)助他們完成相關實驗任務.
【實驗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實驗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學均采取乙醇、乙酸與濃硫酸混合共熱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
【裝置設計】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設計了下列三套實驗裝置:
請從甲、乙兩位同學設計的裝置中選擇一種作為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較合理的是
【實驗步驟】
(1)按丙同學選擇的裝置組裝儀器,在試管中先加入3mL乙醇,并在搖動下緩緩加入2mL濃硫酸充分搖勻;冷卻后再加入2mL冰醋酸;
(2)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3)在試管②中加入適量的飽和Na2CO3溶液;
(4)用酒精燈對試管①加熱;
(5)當觀察到試管②中有明顯現(xiàn)象時停止實驗.
【問題討論】
a.步驟(1)安裝好實驗裝置,加入樣品前還應檢查
b.寫出試管①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注明反應條件)
c.試管②中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d.從試管②中分離出乙酸乙酯的實驗操作是發(fā)布:2024/12/30 19:30:2組卷:42引用:7難度:0.5 -
3.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廣泛應用于化學工業(yè)。實驗室利用如圖A裝置制備乙酸乙酯。
(1)若實驗中用乙酸和含18O的乙醇作用,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為了證明濃硫酸在該反應中起到了催化劑和吸水劑的作用,某同學利用上圖所示裝置進行了以下4個實驗。實驗開始先用酒精燈微熱3min,再加熱使之微微沸騰3min。實驗結束后充分振蕩小試管Ⅱ再測有機層的厚度,實驗記錄如下:實驗編號 試管Ⅰ中試劑 試管Ⅱ中試劑 有機層的厚度/cm A 2mL乙醇、1mL乙酸、
1mL 18mol?L-1濃硫酸飽和Na2CO3溶液 3.0 B 2mL乙醇、1mL乙酸 0.1 C 2mL乙醇、1mL乙酸、
3mL 2mol?L-1H2SO40.6 D 2mL乙醇、1mL乙酸、鹽酸 0.6
②分析實驗
(3)若現(xiàn)有乙酸90g,乙醇138g發(fā)生酯化反應得到88g乙酸乙酯,試計算該反應的產率為
(4)現(xiàn)擬分離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產品,如圖是分離操作步驟流程圖。圖中
①試劑a是
A.直接將乙酸乙酯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直接將乙酸乙酯從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先將水層從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將乙酸乙酯從下口放出
D.先將水層從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將乙酸乙酯從上口放出
②在得到的A中加入無水碳酸鈉粉末,振蕩,目的是
(5)為充分利用反應物,甲、乙兩位同學分別設計了如圖甲、乙兩個裝置(乙同學待反應完畢冷卻后,再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提取燒瓶中的產物)。你認為最合理的是發(fā)布:2024/12/30 19:0:1組卷:76引用:3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