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人類文明貢獻巨大,古代文獻中充分記載了古代化學研究成果。下列關于KNO3的古代文獻,對其說明不合理的是( ?。?br />
目的 | 古代文獻 | 說明 | |
A | 性質 | “…凡研消(KNO3)不以鐵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禍不可測”-《天工開物》 | KNO3能自燃 |
B | 鑒別 | 區(qū)分硝石(KNO3)和樸消(Na2SO4):“以火燒之,紫青煙起,乃真硝石也”--《本草經集注》 | 利用焰色反應 |
C | 提純 | “…(KNO3)所在山澤,冬月地上有霜,掃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煉而成”--《開寶本草》 | 溶解、蒸發(fā)、結晶 |
D | 使用 | “(火藥)乃焰消(KNO3)、硫磺、山木炭所合,以為烽燧銅諸藥者“--《本草綱目》 | 利用KNO3的氧化性 |
【考點】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的關系.
【答案】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98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