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區(qū)地域遼闊,區(qū)域差異顯著。既有“水草豐美,牛羊成群”的美麗畫卷,又有“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蒼涼悲壯。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干旱干旱是西北地區(qū)突出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請分析其成因:深居內陸,距海遙遠,高大山脈對濕潤氣流的阻擋,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降水稀少深居內陸,距海遙遠,高大山脈對濕潤氣流的阻擋,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降水稀少。
(2)西北地區(qū)的地表植被自東向西依次為: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3)圖1中的甲盆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這里人口城鎮(zhèn)的分布特點是:盆地邊緣盆地邊緣。這里的阿克蘇蘋果果味濃郁,含糖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氣候干旱、晝夜溫差大氣候干旱、晝夜溫差大。這里棉田多采用滴灌技術的主要目的是:節(jié)約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節(jié)約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天山北坡經濟區(qū)(圖2所示)位于天山北麓,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中面向中亞和歐洲的重要紐帶,是新疆經濟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作為國家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重要一環(huán),該地區(qū)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對于指導北疆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4)圖中的鐵路線是 蘭新線蘭新線。歸納天山北坡經濟區(qū)發(fā)展的有利條件:煤炭、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水資源相對更多,城市人口集中;鐵路交通便利;離中亞國家近,有利于陸上對外貿易煤炭、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水資源相對更多,城市人口集中;鐵路交通便利;離中亞國家近,有利于陸上對外貿易(至少2條)。
(5)讀圖3,比較黃河干流ab、cd兩河段的水文特征,其中結冰期較長的是 abab段,水量較大的是 cdcd段。(原)毛烏素沙地(圖3所示)曾經是我國第四大沙漠。建國以來,當?shù)卣腿嗣穹e極治沙,如今毛烏素地區(qū)的綠地面積已達90%以上,主要種植了玉米、馬鈴薯、優(yōu)質牧草等作物。
(6)說出毛烏素沙地成功恢復植被對黃河的生態(tài)意義:減少了匯入黃河的泥沙減少了匯入黃河的泥沙。
【考點】從草原到荒漠的景觀變化及其原因.
【答案】干旱;深居內陸,距海遙遠,高大山脈對濕潤氣流的阻擋,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降水稀少;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盆地邊緣;氣候干旱、晝夜溫差大;節(jié)約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蘭新線;煤炭、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水資源相對更多,城市人口集中;鐵路交通便利;離中亞國家近,有利于陸上對外貿易;ab;cd;減少了匯入黃河的泥沙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25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下圖是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的代表景觀,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 />
發(fā)布:2024/12/26 14:0:2組卷:99引用:4難度:0.5 -
2.讀我國西北部內陸某地景觀示意圖,圖中以井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br />
發(fā)布:2024/12/26 14:0:2組卷:78引用:2難度:0.5 -
3.最美的風景在路上。G7(北京--烏魯木齊)高速公路沿途邂逅林海綠、草原青、沙漠黃、戈壁灰、胡楊金、湖泊藍,被“驢友”們譽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讀圖判斷問題。
沿途邂逅林海綠、草原青、沙漠黃、戈壁灰,影響以上景觀差異的首要因素是( ?。?/h2>發(fā)布:2024/12/26 14:0:2組卷:50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