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兩個文言文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一)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br />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br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br />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br />(1)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A
A.傳不習乎 | 傳:傳授 |
B.待君久不至,已去 | 去:離開 |
C.博學而篤志 | 篤:堅定 |
D.相委而去 | 委:舍棄 |
C
C
A.下車引之 | 學而時習之 |
B.回也不改其樂 |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C.人不知而不慍 | 為人謀而不忠乎 |
D.太丘舍去 | 不舍晝夜 |
B
B
A.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
譯文:陳太丘與朋友相約出行,約定在中午。
B.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友人感到很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拉元方的手,元方不管他就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C.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惱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嗎?
D.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譯文:博覽群書廣泛學習,并且能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發(fā)問求教,多思考當前的事情。
(4)下列對課文的理解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C
C
A.《陳太丘與友期行》中,元方“入門不顧”表現(xiàn)了他對友人的“無信無禮”的鄙棄,維護了自己和父親的尊嚴。
B.《論語》十二章中,孔子極力提倡“樂于學習,安貧樂道”的思想,這與對顏回的贊美是一致的。
C.“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講學習態(tài)度,強調(diào)學習關(guān)鍵在于思考,要知“新”。強調(diào)了時常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
D.“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在孔子看來,在“富貴”與“義”發(fā)生矛盾時,寧愿貧賤而堅守“義”。如果追求富貴要以損害道德仁義為代價,那就不可取了,仁者、君子是不會這樣做的。
【答案】A;C;B;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21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不相同的一組是( ?。?/h2>
發(fā)布:2024/12/17 19:0:2組卷:168引用:2難度:0.8 -
2.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節(jié)選自《送東陽馬生序》)【乙】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①,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敝魅烁袊@,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節(jié)選自《西京雜記》)【注釋】①文不識:人名。
(1)解釋下列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無從致書以觀:
②益慕圣賢之道:
③或遇其叱咄:
④禮愈至:
⑤主人怪:
(2)翻譯下列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3)下列“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有燭而不逮
B.以書映光而讀之
C.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D.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4)兩篇文章都刻畫了一個勤奮好學的人物形象,請概括出他們身上所體現(xiàn)出的相同點。發(fā)布:2024/12/12 14:30:2組卷:229引用:4難度:0.7 -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13 2:30:1組卷:788引用:3難度:0.8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