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年來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的“抗藥性”難題,我國著名藥學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及其團隊提出了應對“青蒿素抗藥性”難題的可行性治療方案,已知野生青蒿為二倍體(2n=18),四倍體中青蒿素含量較高。回答下列問題:
(1)青蒿素抗藥性的產生是 基因突變基因突變的結果,該變異的意義是 新基因產生的途徑,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新基因產生的途徑,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
(2)野生青蒿生長受地域性限制,體內合成的青蒿素極少,科學家考慮采用轉基因技術借助酵母菌細胞大量獲得青蒿素,該育種方法的原理是 基因重組基因重組。
(3)為了提高青需素的含量,常采用 低溫或秋水仙素低溫或秋水仙素處理二倍體青蒿從而得到四倍體青蒿,該過程主要抑制 細胞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的形成,使復制后的染色體不能正常發(fā)生分離細胞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的形成,使復制后的染色體不能正常發(fā)生分離從而使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4)與二倍體青蒿相比,四倍體青蒿植株的主要特點有 莖稈粗壯,葉片、果實和種子比較大,青蒿素等營養(yǎng)物質的含量都有所增加莖稈粗壯,葉片、果實和種子比較大,青蒿素等營養(yǎng)物質的含量都有所增加,四倍體青蒿細胞在正常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為3636條。
(5)四倍體青蒿與野生青蒿 不屬于不屬于(填“屬于”“不屬于”)同一物種,原因是 野生青蒿是二倍體,與四倍體青蒿結合產生的后代是三倍體,三倍體高度不育野生青蒿是二倍體,與四倍體青蒿結合產生的后代是三倍體,三倍體高度不育。
【考點】生物變異的類型綜合;物種的概念 隔離與物種形成.
【答案】基因突變;新基因產生的途徑,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基因重組;低溫或秋水仙素;細胞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的形成,使復制后的染色體不能正常發(fā)生分離;莖稈粗壯,葉片、果實和種子比較大,青蒿素等營養(yǎng)物質的含量都有所增加;36;不屬于;野生青蒿是二倍體,與四倍體青蒿結合產生的后代是三倍體,三倍體高度不育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3引用:6難度:0.7
相似題
-
1.普通小麥6n=42,記為42E;長穗偃麥草2n=14,記為14M,其中某條染色體含有抗蟲基因。 圖為普通小麥與長穗偃麥草雜交選育抗蟲小麥新品種的過程。據(jù)圖分析,下列正確的是( ?。?img alt="菁優(yōu)網(wǎng)" src="http://img.jyeoo.net/quiz/images/201606/80/ecf6e876.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發(fā)布:2024/11/28 16:30:8組卷:51引用:4難度:0.7 -
2.下列有關生物變異與育種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6 18:30:2組卷:6引用:4難度:0.7 -
3.通常四倍體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高于野生型青蒿(二倍體,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為18)中青蒿素的含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24 8:0:2組卷:42引用:4難度:0.7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