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玉米(2N=20,雌雄同株異花)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的作物,但易受害蟲侵害,導致產(chǎn)量大減。現(xiàn)如今經(jīng)基因工程培育獲得4個轉基因品種,每個品種中都有2個相同抗蟲基因,經(jīng)自交,F(xiàn)1表型結果如下表:
轉基因品種 F1表型
全是抗蟲
抗蟲91(株),不抗蟲30(株)
抗蟲201(株),不抗蟲6(株)
抗蟲165(株),不抗蟲11(株)
注:在轉基因培育過程中沒有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玉米細胞處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有
10
10
個四分體;為了研究玉米基因組序列需要測定
10
10
條染色體。
(2)據(jù)表分析,兩個抗蟲基因在同一基因座位上的是
品種。
(3)丙自交產(chǎn)生的F1中出現(xiàn)少量不抗蟲性狀分離的原因是
部分生殖細胞中的同源染色體內(nèi)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部分生殖細胞中的同源染色體內(nèi)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
(4)丁的F1抗蟲表型中含有純合體的幾率是
1
5
1
5
,含有1個抗蟲基因的幾率是
4
15
4
15
。讓丁的F1中含有兩個抗蟲基因的個體隨機交配,子代中不抗蟲的幾率是
1
36
1
36
。
(5)欲進一步驗證乙品種的兩個抗蟲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現(xiàn)讓乙品種的F1抗蟲表型分別進行測交。請完善實驗思路,并寫出實驗結果和結論。(說明:該乙品種玉米的兩個抗蟲基因所在同源染色體不發(fā)生交換,玉米個體的生殖力相同,且子代的存活率相同)
①實驗思路:
第一步:選擇乙品種F1抗蟲作為母體給雌蕊套袋、選擇表型為
不抗蟲玉米植株
不抗蟲玉米植株
作為父本給乙品種的F1抗蟲授粉,
套袋
套袋
。
第二步:觀察記錄后代的表型及個數(shù),并做統(tǒng)計分析。
②實驗結果:
預期統(tǒng)計后的表型及其比例為
抗蟲:不抗蟲=1:1
抗蟲:不抗蟲=1:1
,可驗證這兩個抗蟲基因位于
同一條染色體上連鎖
同一條染色體上連鎖

【答案】10;10;甲;部分生殖細胞中的同源染色體內(nèi)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1
5
4
15
1
36
;不抗蟲玉米植株;套袋;抗蟲:不抗蟲=1:1;同一條染色體上連鎖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37引用:4難度:0.4
相似題
  • 1.如圖是虎皮鸚鵡羽毛顏色的遺傳機理示意圖,當個體基因型為aabb時,兩種色素都不能合成,表現(xiàn)為白色?,F(xiàn)有一只純合藍色和一只純合黃色鸚鵡雜交得F1,再讓F1雌雄個體隨機交配得F2.請回答:
    菁優(yōu)網(wǎng)
    (1)鸚鵡羽毛顏色的遺傳遵循
     
    定律,相關基因通過
     
    控制毛色。
    (2)若F1與雜合的黃色鸚鵡交配,后代出現(xiàn)白色鸚鵡的概率為
     
    。
    (3)F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
     
    。
    (4)已知虎皮鸚鵡為ZW型性別決定方式,若1號染色體為Z染色體,且W染色體上無A/a基因,則雌性綠色鸚鵡的基因型是:
     
    。若要鑒定雌性綠色鸚鵡的基因型,一般選用表現(xiàn)型為
     
    色的多只雄性鸚鵡與之交配,后代為白色的概率為
     
    。

    發(fā)布:2024/12/31 8:0:1組卷:5引用:1難度:0.6
  • 2.家雞是ZW型性別決定的生物,某種家雞的羽毛顏色(黑色、灰色和白色)和尾羽長度(長尾和短尾)分別由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現(xiàn)有親本黑羽長尾雌性家雞與白羽短尾雄性家雞雜交,子一代雌性全為灰羽短尾,雄性全為灰羽長尾。請回答下列問題:
    (1)控制家雞羽毛顏色和尾羽長度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分別位于
     
    上。親本黑羽長尾雌性家雞的基因型為
     

    (2)子一代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則子二代中黑羽長尾雄性家雞占
     
    ,其中雜合子
     
    。
    (3)若親本黑羽長尾雌性家雞與白羽短尾雄性家雞雜交,子一代中偶然出現(xiàn)了一只灰羽短尾雄性家雞,則其可能的原因是
     
    (僅從可遺傳變異的角度分析)。

    發(fā)布:2024/12/31 8:0:1組卷:0引用:1難度:0.6
  • 3.家蠶為ZW型性別決定類型,蠶繭顏色黃色和白色為一對相對性狀,用A、a表示;幼蠶體色正常和體色透明為另一對相對性狀,用B、b表示。兩對性狀獨立遺傳,相關基因不在性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研究人員進行兩組雜交實驗,結果如下:
    實驗一:一對黃繭雌、雄蠶雜交,F(xiàn)1表型及比例為黃繭雌性:黃繭雄性:白繭雌性:白繭雄性=3:3:1:1。
    實驗二:多對正常體色雌、雄蠶雜交,F(xiàn)1表型及比例為正常色雄性:正常色雌性:透明色雌性=4:3:1。
    (1)實驗一,蠶繭顏色中
     
    為顯性性狀,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
     
    (填“?!薄ⅰ癦”或“W”)染色體上。
    (2)實驗二,雄性親本基因型為
     
    ,子代雄蠶中純合子的比例為
     

    (3)在生產(chǎn)實踐中發(fā)現(xiàn),雄蠶具有食桑量低、產(chǎn)繭率高的特點,請確定一個合適的雜交組合,使其子代中雌蠶均為透明色,雄蠶均為正常色。寫出雜交組合和預期結果,要求標明親本和子代的表型、基因型。
    雜交組合:
     
    。
    預期結果:
     

    發(fā)布:2024/12/31 8:0:1組卷:2引用:1難度:0.5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