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試題詳情
理解句子所蘊含的深刻含義,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①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①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1)此處運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父親引導(dǎo)孩子談花生,目的是 論人生論人生,他贊美花生的品格,是為了說明應(yīng)該做怎樣的人。作者借落花生那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質(zhì),贊美了生活中那些 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工作的普通勞動者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工作的普通勞動者。
(2)語言實踐: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點來描寫人的品格。請你運用這種寫作手法來寫一段文字吧!
在百花凋零之時,唯有梅花生機勃勃。它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凜冽的寒風(fēng)中。數(shù)九隆冬,地凍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開得那么鮮艷,不正像那些在艱難困苦中仍然奮斗不止的人嗎?在百花凋零之時,唯有梅花生機勃勃。它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凜冽的寒風(fēng)中。數(shù)九隆冬,地凍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開得那么鮮艷,不正像那些在艱難困苦中仍然奮斗不止的人嗎?
【答案】論人生;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工作的普通勞動者;在百花凋零之時,唯有梅花生機勃勃。它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凜冽的寒風(fēng)中。數(shù)九隆冬,地凍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開得那么鮮艷,不正像那些在艱難困苦中仍然奮斗不止的人嗎?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2/3 14:30:1組卷:81引用:1難度:0.7
相似題
-
1.讀句子,回答問題。
“他沒有什么模樣,使他可愛的是臉上的精神。頭不很大,圓眼,肉鼻子,兩條眉很短很粗,頭上永遠剃得發(fā)亮;腮上沒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幾乎與頭一邊兒粗?!?br />這個句子中刪掉畫“ ”的句子行不行?為什么?發(fā)布:2025/1/13 10:30:1組卷:3引用:1難度:0.7 -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回答問題。
(1)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離開呢?”
這個句子是對李大釗哪方面的描寫?“我哪能離開呢?”是什么意思?你從這樣的描寫中體會到什么?
(2)父親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這個句子是從哪方面進行描寫的?你從“不慌不忙”這個成語中體會到什么?
(3)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fā)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你從“平靜而慈祥”中體會到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發(fā)布:2025/1/13 10:0:1組卷:43引用:1難度:0.7 -
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句子,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1)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終身難忘。(這句話你怎樣理解?)
(2)永遠感謝我的老師,感謝母校的報欄,感謝掛在我生命之樹上的紅雙圈。(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發(fā)布:2025/1/13 11:0:2組卷:12引用:1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