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如圖,關閉閥門K2,緩緩打開閥門K1,氫氧化鈉溶液進入燒瓶,輕輕振蕩,發(fā)現溶液仍顯紅色;然后,關閉K1,緩緩打開K2,發(fā)現C中液體沿導管慢慢流入燒瓶,開始時瓶中無明顯變化,后有氣泡產生,且溶液紅色逐漸褪去。請解釋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

【答案】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在溶液中也顯堿性,所以溶液仍顯紅色;二氧化碳被吸收后,裝置內的氣壓減小,關閉K1,緩緩打開K2,發(fā)現C中溶液沿導管慢慢流入平底燒瓶,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溶液紅色逐漸褪去。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9/20 1:0:9組卷:37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電導率是衡量溶液導電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條件下,電導率與離子濃度(單位體積內的離子數)成正比,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電導率曲線如圖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確的是( ?。?br />

    發(fā)布:2024/12/28 15:30:1組卷:78引用:6難度:0.5
  • 2.向盛有50g 10% Ba(OH)2溶液的燒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過量,如圖(縱坐標表示燒杯中其他量的變化)所有有關量的變化與所加入稀硫酸質量的關系錯誤的是(  )

    發(fā)布:2024/12/28 15:30:1組卷:15引用:4難度:0.5
  • 3.等質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則( ?。?/h2>

    發(fā)布:2024/12/28 15:0:1組卷:132引用:10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