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國旗一展映天紅,十年春秋多少事,浩氣盈胸”。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雖然時間短暫,卻發(fā)生了許多巨變。九年級3班同學循著中國發(fā)展這十年的歷程,以“走近十年,走進發(fā)展”為學習主題,以“尋找‘已來’、發(fā)現‘本來’、奔赴‘未來’”為學習任務,收集了三組資料:
材料一:尋找“已來”
東山島旅游區(qū)的特產店顧大娘說:“來這里旅游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的日子也越來越紅火”;翔安草莓種植園的農民王楊說:“大棚種草莓6年,收入年年增,小草莓大產業(yè),致富有盼頭”;城市文明辦的工作人員李明說:“經過文明創(chuàng)建工作,城鄉(xiāng)衛(wèi)生環(huán)境干凈整潔,涌現了不少‘道德模范’和‘文明戶’”…… |
材料二:發(fā)現“本來”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何謂“本來”? 從經濟來說,“本來”是厚積薄發(fā)的沉淀,“十年”的背后是財富的印記,是體制的改革,也是制度優(yōu)越性的體現; 從政治來說,“本來”是赤子之心的寫照,“十年”的背后有領導的力量,更有承諾的踐行、民主的堅守; 從文化來說,“本來”是“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文化包容,也是“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的愛國熱忱,“本來”是守住初心、回歸本真。 |
議題1:“不忘初心,尋找十年成就的原因”
議題2:“牢記本來,總結十年成就的經驗”
(2)請你結合材料二,運用所學知識,選擇其中一個議題,寫出你的發(fā)言提綱。
材料三:奔赴“未來”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十年,不短也不長,剛好夠一段回憶,也剛好夠眺望遠方。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回眸新時代的十年,電子政務、數字經濟、智慧社會,一場數字變革正如火如荼地在神州大地上演。 |
【考點】改革開放的成就與原因;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地位.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2/4 2:0:2組卷:77引用:3難度:0.4
相似題
-
1.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yōu)勢的戰(zhàn)略抉擇是( ?。?/h2>
發(fā)布:2024/12/27 22:30:1組卷:13難度:0.6 -
2.請用本學期所學知識,判斷情境中人物的認識是否正確,并簡述理由。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玉兔號抵達月面,此次成功落月,讓中國成為全世界第三個實現月面軟著陸的國家。這項成就的取得進一步表明,我國一已經躋身科技強國的行列了!
判斷:
理由:發(fā)布:2025/1/10 8:0:1組卷:5引用:1難度:0.5 -
3.當前,全國大中小學正掀起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的熱潮。以下有關黨史知識的表述,正確的是( )
①黨的最終目標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②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③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
④經過長期努力,我國已進入發(fā)達國家行列發(fā)布:2024/12/27 23:0:6組卷:10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