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激發(fā)“到此一游”的文明恥感 ①埃及盧克索神廟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浮雕上,刻劃著漢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貼出這樣一幅刺目的照片,發(fā)布者“無地自容”的心情,也成為很多網(wǎng)友的一致感受。
②“沒到過盧克索,就不算到過埃及?!鄙駨R與漢字,兩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實在讓人尷尬。不管是真心喜愛、跟風模仿還是年幼無知、出于炫耀,這種行為不僅污損了人類文明的瑰寶,也為中國游客添了一筆不良記錄。
③相對大多數(shù)中國游客的有序有禮,少數(shù)人的不良表現(xiàn)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燈下。不講衛(wèi)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黃線、在飛機上爭奪行李架空位……因為這些行為,中國游客甚至在國外一家市場調(diào)研機構的調(diào)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當中國出境旅游人數(shù)從2000年的1000萬人次快速增長至2012年的8300萬人次,“每個人都是一部中國讀本”,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義。
④“到此一游”的風波,理應成為反思文明素養(yǎng)的契機。面對刻字,現(xiàn)場中國游客莫不感覺羞愧,甚至連導游也趕緊走開。微博熱議、媒體討論中,慚愧、恥辱的情緒,譴責、反省的主調(diào),也讓人看到整個社會對文明素質的強烈吁求、一個國家文明意識的自我審思。當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動聯(lián)系媒體,流下懺悔淚水,坦言“孩子犯錯誤,主要責任在大人,是我們監(jiān)護不到位,平時教育做得不好”,公開道歉。未成年人犯錯在所難免,應予以必要寬容并助其改正,但整個社會則應以此為鏡、自我檢視。
⑤的確,“到此一游”遠涉重洋,也是國內(nèi)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覺“輸出”。從被刻字弄得遍體鱗傷的長城,到赫然出現(xiàn)在故宮大水缸上的涂劃,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習慣了亂闖紅燈,出了國可能也會“紅綠色盲”;習慣了大聲喧嘩,在國外也難以主動調(diào)低音量。從這個角度說,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不分海內(nèi)外,文明素養(yǎng)的提升,更需要每個人的日常踐行。
⑥有人說,最好的“到此一游”,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而提升文明素養(yǎng),也需在心上刻下這讓人蒙羞的“到此一游”。在擁堵的公路上隨意并道時,在地鐵的長隊里加塞插隊時,在逃票成功洋洋得意時,在網(wǎng)絡空間掐架罵娘時,在公共場合大專長喧嘩時在公共場合大專長喧嘩時,在旅游景點知扔垃圾時在旅游景點知扔垃圾時,這幾個字就該閃動警示之光,提醒你觸碰到了文明的紅線。謹記“到此一游”激發(fā)的文明恥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才能邁進一步。
⑦今日中國,吃飯穿衣已經(jīng)不是問題,甚至海外奢侈品商店促銷都會掛上漢語海報。然而,很多人也感覺,“兩手滿當當,心中空蕩蕩”。的確,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怎能少了人的行為舉止、思想意識的現(xiàn)代化?國務院會議倡導“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機構出臺“文明行為指南”,這些都讓人看到,在社會管理者那里,文明素養(yǎng)、人的素質,已越來越成為“發(fā)展的必修課”。
⑧同樣是神廟,雅典阿波羅神廟的一塊石板上,刻著這樣的銘文:認識你自己。反思埃及神廟刻字事件,以此為契機省察自我文明素養(yǎng),才能在國際交往中贏得尊敬,更讓我們在文明復興之路上“遞進一層”。
(1)作者在文中針對“到此一游”這類不文明現(xiàn)象,提出的核心觀點是什么?
(2)第③段中作者說“‘每個人都是一部中國讀本’,這局提醒更有特殊含義?!薄疤厥夂x”應該怎么理解?
(3)第⑤段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論證了什么觀點?
(4)閱讀第⑥段根據(jù)上下文在橫線處再補寫兩個事例,反思我們身邊的不文明行為,并以此為鏡,自戒自省。
【答案】在公共場合大專長喧嘩時;在旅游景點知扔垃圾時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4引用:4難度:0.3
相似題
-
1.對下列句子運用的論證方法的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27 2:30:1組卷:110引用:2難度:0.8 -
2.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小題。
【文本一】
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 ①新時代新征程,中國青年應當更加秉持于祖國于時代的自信心,重視并不斷激發(fā)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自身志氣、骨氣和底氣,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砥礪前行,“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為社會發(fā)展和祖國建設注入新的動力。
②自信自強,沉淀于中國悠久的奮斗歷史。對于一個國家、民族而言,歷史是影響其精神力量凝結和傳承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奮斗的民族,中華民族的歷史也是一段不斷奮斗的歷史。正是有這種靡堅不摧、堅韌頑強的精神力量支撐,幫助中華民族走過遙遙的歷史長河,邁入一個又一個新的歷史征程。
③自信自強,淬煉于困難中凝聚的團結偉力。團結奮斗是我們黨和國家能夠解決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重要前提。中華民族之所以能一步步走來,并取得如今的偉大成就,正是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一致、艱苦奮斗取得的。“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這股團結的力量不僅是當今歷史條件下能夠進一步發(fā)展的堅實基礎,更是凝結強大精神動力進而逐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新時代新征程,十四億中華兒女共同托舉強國復興之夢,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以更加自信自強的姿態(tài),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
④自信自強,更需要發(fā)揚在新時代下的拼搏奮斗。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無數(shù)中國人挺身而出,擔當奉獻。見證國家脫貧奇跡,記錄時代最美風景的陳貝兒;以9.83秒成績闖進奧運會男子田徑100米決賽的亞洲飛人蘇炳添;雙耳失聰?shù)宰詮姴幌⒌那嗄陮W生趙夢南……他們作為青年一代,彰顯了中華兒女的自信自強的精神風采。他們的故事感動著我們,也激勵著更多的青年正視困難、堅定信心,在各自的賽道上書寫絢麗璀璨的華章。
⑤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接近、也更有信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目標。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凝聚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堅定篤行不怠的理想追求,在奮斗中放飛青春夢想,在征程中勇?lián)熑问姑瑸閷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嶄新動力。
(作者:顧發(fā)祥,有刪改)【文本二】
① 。巍巍大國,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雖歷經(jīng)磨難,但卻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歷久而彌新。“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三閭大夫屈原在面對諂媚小人時的自我獨白;“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這是思想家荀子的自強堅持之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詩仙李白大氣磅礴的自信之氣……這些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早已在歷史長河中融入了中國人的血脈,成為了中華兒女的民族基因。
②面對新的挑戰(zhàn),我們青年人更要自信自強。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在這樣危急時刻,青年醫(yī)務工作者不畏艱險,主動請纓支援武漢。在援鄂醫(yī)療隊中,“80后”“90后”占到了護士成員的90%,這是我們青年人的自強之氣;去年,河南衛(wèi)視的《唐宮夜宴》一炮而紅,這是我們青年人的文化自信之氣,青春靚麗,用大唐風貌顯盡這盛世氣象;數(shù)百萬青年大學生參加“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用自己的力量來服務基層……身處于巨大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時代中,我們青年人更要自信自強,肩負起屬于我們的時代責任,讓我們的青春在實干奮進中熠熠生輝。
(作者:陳莉,有刪減)(1)信息提取。
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本一】的主要觀點。
②根據(jù)語境,給【文本二】第①段橫線處補寫一個恰當?shù)木渥印?br />(2)【文本一】【文本二】中劃線處都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作者的意圖分別是什么?
(3)請你簡要分析【文本一】的論證思路。
(4)有同學搜集了下面的材料,你認為其可以用來作為【文本一】或【文本二】中的哪一段的事實論據(jù)?請簡要分析。
袁老幾十年如一日,廢寢忘食,一邊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一邊努力推廣促進雜交水稻走向世界,讓雜交水稻在許多國家“生根開花”。正如2004年《感動中國》給袁隆平的頒獎詞中寫道,“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h2>發(fā)布:2024/12/26 19:30:1組卷:28引用:4難度:0.5 -
3.《魚我所欲也》一文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發(fā)布:2024/12/27 1:0:4組卷:15引用:2難度:0.5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