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熟讀并背誦詩文,完成下面填空。
(1)《游園不值》的作者是
朝詩人
葉紹翁
葉紹翁
。這首詩是一首贊美
春天
春天
的詩,作者游園看花進不了門,本來是一件
掃興
掃興
的事情,但他從
露出墻頭的一枝紅杏
露出墻頭的一枝紅杏
想象出
滿園的春色
滿園的春色
,感受到
春機勃發(fā)
春機勃發(fā)
,心情由
失望
失望
轉(zhuǎn)為
快慰
快慰
。
(2)詩人去游園,恰逢主人不在,可以從詩句“
小扣柴扉久不開
小扣柴扉久不開
”看出,也可以從詩題中的“
不值
不值
”看出。但詩人沒有掃興,因為他看到了“
一枝紅杏出墻來
一枝紅杏出墻來
”。
(3)“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边@兩句詩,表現(xiàn)了作者的
善解人意
善解人意
,也表現(xiàn)了作者
憐春惜春
憐春惜春
的情懷。
(4)這首小詩寫詩人春日游園觀花的
所見所感
所見所感
,寫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5)詩中寫得非常形象又充滿哲理的句子是:“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
,
一枝紅杏出墻來
一枝紅杏出墻來
。”讀完這兩句詩,我想象到的情景是
園子里春意正濃,一枝紅杏探出墻頭,正在向人們炫耀著春天的美麗
園子里春意正濃,一枝紅杏探出墻頭,正在向人們炫耀著春天的美麗
。這兩句詩說明了“
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鎖不住、禁錮不了的
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鎖不住、禁錮不了的
”這一道理。像這樣富含哲理的詩句還有蘇軾的“
不識廬山真面目
不識廬山真面目
,
只緣身在此山中
只緣身在此山中
”。

【考點】詩歌形象意境
【答案】宋;葉紹翁;春天;掃興;露出墻頭的一枝紅杏;滿園的春色;春機勃發(fā);失望;快慰;小扣柴扉久不開;不值;一枝紅杏出墻來;善解人意;憐春惜春;所見所感;春色滿園關(guān)不??;一枝紅杏出墻來;園子里春意正濃,一枝紅杏探出墻頭,正在向人們炫耀著春天的美麗;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鎖不住、禁錮不了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5 8:41:4組卷:50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竹石》是一首富有寓意的題畫詩。作者寫竹,更是寫自己。從中你讀出詩人怎樣的品質(zhì)?
     
    (多選)
    A.剛強勇敢
    B.不向邪惡勢力低頭
    C.堅定執(zhí)著
    D.善良樂觀

    發(fā)布:2024/12/20 12:30:2組卷:7引用:2難度:0.6
  • 2.閱讀故事,完成練習。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
     
    ,
     
    【注釋】這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青青:綠色??阂环N蔬菜。日晞:被太陽曬干。陽春:溫暖的春天。
    (1)將古詩補充完整。
    (2)“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的意思是:
     
    。
    (3)在這首古詩中,詩人想表達的是
     
    的思想感情,我們可以從“
     
    ”這句詩感受到。
    (4)我還可以寫出兩句珍惜時間的名言。
     

    發(fā)布:2024/12/21 13:0:1組卷:13引用:2難度:0.5
  • 3.借景抒情。
    《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都寫了月色,但表達的情感卻不一樣:《宿建德江》表達了詩人的羈旅之思,突出表現(xiàn)了一個“
     
    ”字,從詩句“移舟泊煙渚,
     
    ”可以感受到;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則表達了詞人對大自然和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以及對豐收之年的喜悅之情,突出表現(xiàn)了一個“
     
    ”字,從詞句“
     
    ,聽取蛙聲一片”就可以感受到。

    發(fā)布:2024/12/18 10:30:1組卷:117引用:2難度:0.6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