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肥胖癥是機體能量代謝平衡失調(diào)而導致脂肪過度積累的一種慢性疾病。人體脂肪細胞來源于中胚層間充質(zhì)干細胞(MSC)。MSC可分化為前體脂肪細胞并最終分化為成熟脂肪細胞。動物實驗表明生長激素(GH)在前體脂肪細胞體外誘導分化為成熟脂肪細胞的過程中,可發(fā)揮一定程度的抑制分化作用,但無法阻止誘導分化進程。進一步對脂肪細胞中FAS和FABP等脂肪合成酶類基因的mRNA含量進行測定,結果如圖(NC為對照組)。請回答下列問題。

(1)動物脂肪通常由
甘油
甘油
飽和
飽和
(填“飽和”或“不飽和”)脂肪酸反應形成,因此室溫時呈固態(tài)。顯微鏡下觀察細胞中積累的脂肪時,可先用
蘇丹Ⅲ染液或蘇丹Ⅳ染液
蘇丹Ⅲ染液或蘇丹Ⅳ染液
染色并用
體積分數(shù)50%的酒精溶液
體積分數(shù)50%的酒精溶液
漂洗。
(2)MSC與前體脂肪細胞、成熟脂肪細胞中的DNA
相同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RNA
不完全相同
不完全相同
(填“相同”“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3)根據(jù)上圖實驗結果可知,生長激素抑制成熟脂肪細胞形成的機理可能是
通過抑制脂肪細胞中FAS和FABP等基因的轉錄,減少脂肪合成酶類合成,降低細胞中脂肪含量
通過抑制脂肪細胞中FAS和FABP等基因的轉錄,減少脂肪合成酶類合成,降低細胞中脂肪含量
。
(4)研究發(fā)現(xiàn)胰島素可增強生長激素在脂肪細胞分化中所起的作用,請簡述驗證該觀點的實驗思路及預期結果。
實驗思路:
取動物前體脂肪細胞體外培養(yǎng)并等分為4份,分別添加適宜濃度生長激素、胰島素、生長激素+胰島素、生理鹽水(對照)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24h、48h后分別定各組FAS和FABP基因轉錄水平
取動物前體脂肪細胞體外培養(yǎng)并等分為4份,分別添加適宜濃度生長激素、胰島素、生長激素+胰島素、生理鹽水(對照)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24h、48h后分別定各組FAS和FABP基因轉錄水平
。
預期結果:
生長激素+胰島素處理組FAS和FABP基因轉錄水平低于其余三組
生長激素+胰島素處理組FAS和FABP基因轉錄水平低于其余三組
。

【答案】甘油;飽和;蘇丹Ⅲ染液或蘇丹Ⅳ染液;體積分數(shù)50%的酒精溶液;相同;不完全相同;通過抑制脂肪細胞中FAS和FABP等基因的轉錄,減少脂肪合成酶類合成,降低細胞中脂肪含量;取動物前體脂肪細胞體外培養(yǎng)并等分為4份,分別添加適宜濃度生長激素、胰島素、生長激素+胰島素、生理鹽水(對照)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24h、48h后分別定各組FAS和FABP基因轉錄水平;生長激素+胰島素處理組FAS和FABP基因轉錄水平低于其余三組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0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下列有關細胞的分子組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5/1/13 8:0:2組卷:5引用:2難度:0.7
  • 2.下列選項除哪項外,均可用圖來表示(  )

    發(fā)布:2025/1/16 8:0:1組卷:10引用:1難度:0.8
  • 3.膽固醇是人體中的一種重要化合物,血漿中膽固醇的含量受LDL(一種膽固醇含量為45%的脂蛋白,是膽固醇的主要載體)的影響。如圖表示細胞中膽固醇的來源,分析并回答:
    (1)構成DNA基本骨架的是交替連接的
     
    ,①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缺失
     
    (填“一定”或“不一定”)會導致LDL受體發(fā)生改變,可能的原因有
     
    (寫出兩條)。
    (2)①過程產(chǎn)物徹底水解最多能得到
     
    種不同的物質(zhì),若LDL受體由72個氨基酸組成,指導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應含堿基為
     
    個。
    (3)該過程包含的遺傳信息傳遞方向為
     
    ,當細胞膽固醇含量較高時,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
     
    的合成。
    (4)從細胞中膽固醇來源分析,當LDL受體出現(xiàn)遺傳性缺陷時,會導致血漿中的膽固醇含量
     
    (填“增多”“減少”或“不變”)。

    發(fā)布:2025/1/15 8:0:2組卷:14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