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理解。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1)解釋詞語。
漏斷:深夜。深夜。
幽人:幽居的人,形容孤雁。幽居的人,形容孤雁。
?。?!--BA-->理解。理解。
(2)用現(xiàn)代語言翻譯前四句。
彎彎的殘月懸掛在疏落的梧桐樹上;夜闌人靜,漏壺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誰見到幽居的人獨自往來,仿佛天邊孤雁般縹緲的身影。彎彎的殘月懸掛在疏落的梧桐樹上;夜闌人靜,漏壺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誰見到幽居的人獨自往來,仿佛天邊孤雁般縹緲的身影。
(3)賞析一下上闋。
上闋寫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見的景色?!叭痹聮焓柰?,漏斷人初靜”營造了一個夜深人靜、月掛疏桐的孤寂氛圍,為“幽人”“孤鴻”的出場做鋪墊?!罢l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這兩句,既是實寫,又通過人、鳥形象的對應(yīng)、嫁接,極富象征意味和詩意之美地強化了“幽人”的超凡脫俗。物我同一,互為補充,使孤獨的形象更加具體感。上闋寫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見的景色?!叭痹聮焓柰嗳顺蹯o”營造了一個夜深人靜、月掛疏桐的孤寂氛圍,為“幽人”“孤鴻”的出場做鋪墊?!罢l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這兩句,既是實寫,又通過人、鳥形象的對應(yīng)、嫁接,極富象征意味和詩意之美地強化了“幽人”的超凡脫俗。物我同一,互為補充,使孤獨的形象更加具體感。
【答案】深夜。;幽居的人,形容孤雁。;理解。;彎彎的殘月懸掛在疏落的梧桐樹上;夜闌人靜,漏壺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誰見到幽居的人獨自往來,仿佛天邊孤雁般縹緲的身影。;上闋寫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見的景色。“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營造了一個夜深人靜、月掛疏桐的孤寂氛圍,為“幽人”“孤鴻”的出場做鋪墊?!罢l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這兩句,既是實寫,又通過人、鳥形象的對應(yīng)、嫁接,極富象征意味和詩意之美地強化了“幽人”的超凡脫俗。物我同一,互為補充,使孤獨的形象更加具體感。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20引用:1難度:0.8
相似題
-
1.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1)這首詩的前兩句描寫了月光、
(2)詩的前兩句不帶一個“月”字,我們卻可以由
(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庭地白樹棲鴉”一句中“樹棲鴉”以動襯靜,既描寫了烏鴉棲樹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靜。
B.“冷露無聲濕桂花”一句,詩人由被秋露打濕的庭中桂花聯(lián)想到月中桂樹,這句暗寫詩人望月,正是全篇點題之筆。
C.“不知秋思落誰家”的意思是詩人覺得中秋夜望月懷人的太多了,不知道這種思念之情會落到誰那里,反正自己是沒有這份思緒的。
(4)用簡潔的語言說出“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兩句詩的妙處。發(fā)布:2025/3/13 4:0:1組卷:59引用:2難度:0.5 -
2.閱讀古詩,完成練習(xí)。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1)這首詩的前兩句描寫了月光、
(2)詩的前兩句不帶一個“月”字,我們卻可以由“
(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庭地白樹棲鴉”一句中“樹棲鴉”以動襯靜,既描寫了烏鴉棲樹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靜
B.“冷露無聲濕桂花”一句,詩人由被秋露打濕的庭中桂花聯(lián)想到月中桂樹,這句暗寫詩人望月,正是全篇點題之筆
C.“不知秋思落誰家”的意思是詩人覺得中秋夜望月懷人的太多了,不知道這種思念之情會落到誰那里,反正自己是沒有這份思緒的
D.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押a韻,韻腳分別是“鴉”“花”“家”
(4)“不知秋思落誰家”委婉地表達了游子的思親之情。在你讀過的古詩詞中,類似的詩詞句有:發(fā)布:2025/3/13 2:0:1組卷:149引用:5難度:0.8 -
3.課外閱讀。
謝亭送別
[唐]許渾
勞歌①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fēng)雨下西樓。【注】:①勞歌:送別歌的代稱。
(1)前兩句和后兩句描寫的是否同一時間的事?作者這樣處理,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2)詩的二、四句寫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3)第二句的詩眼是哪個字?請作簡要賞析。發(fā)布:2025/3/13 6:0:1組卷:65引用:3難度:0.5
相關(guān)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