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課文的節(jié)選部分,回答下列各題。
①怎樣區(qū)別真理與謬誤呢?1845年,馬克思就提出了檢驗真理的標準問題:“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于離開實踐的思維是否具有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6頁)這就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一個理論,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實際,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會實踐來檢驗。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一個基本原理。
②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毛主席說:“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誰發(fā)現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夸張,而依靠客觀的實踐。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義論》)“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保ā秾嵺`論》)這里說“只能”“才是”,就是說,標準只有一個,沒有第二個。這是因為,辯證唯物主義所說的真理是客觀真理,是人的思想對于客觀世界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因此,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就不能到主觀領域內去尋找,不能到理論領域內去尋找,思想、理論自身不能成為檢驗自身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的標準,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屬實,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訴為標準一樣。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必須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觀世界聯系起來的特性,否則就無法檢驗。人的社會實踐是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東西。實踐具有把思想和客觀實際聯系起來的特性。因此,正是實踐,也只有實踐,才能夠完成檢驗真理的任務。科學史上的無數事實,充分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③門捷列夫根據原子量的變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贊同,有人懷疑,爭論不休。爾后,根據元素周期表發(fā)現了幾種元素,它們的化學特性剛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預測。這樣,元素周期表就被證實了是真理。哥白尼的太陽系學說在300年里一直是一種假說,而當勒維烈從這個太陽系學說所提供的數據,不僅推算出一定還存在一個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還推算出這個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時候,當加勒于1846年確實發(fā)現了海王星這顆行星的時候,哥白尼的太陽系學說才被證實了,成了公認的真理。
④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被承認為真理,正是千百萬群眾長期實踐證實的結果。毛主席說:“馬克思列寧主義之所以被稱為真理,也不但在于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等人科學地構成這些學說的時候,而且在于為爾后革命的階級斗爭和民族斗爭的實踐所證實的時候?!保ā秾嵺`論》)馬克思主義原是工人運動中的一個派別,開始并不出名,反動派圍攻它,資產階級學者反對它,其他的社會主義流派攻擊它,但是,長期的革命實踐證明了馬克思主義是真理,終于成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指導思想。
⑤檢驗路線之正確與否,情形也是這樣。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制訂自己的路線時,當然要從現實的階級關系和階級斗爭的情況出發(fā),依據革命理論的指導并且加以論證。但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各個革命政黨的路線是否正確,同樣必須由社會實踐來檢驗。20世紀初,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俄國工人運動中,都發(fā)生了列寧的馬克思主義路線與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路線的激烈斗爭,那時第二國際的頭面人物是考茨基,列寧主義者是少數,斗爭持續(xù)了很長一段時間。俄國十月革命和各國無產階級革命的實踐證明列寧主義是真理,宣告了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路線的破產。
⑥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與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毛主席的革命路線與“左”、右傾機會主義路線進行了長期的斗爭。在一個時期內,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沒有占主導地位。長期的革命斗爭,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從正反兩個方面證明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是正確的,而“左”、右傾機會主義路線是錯誤的。標準是什么呢?只有一個:就是千百萬人民的社會實踐。
(1)下面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BB
A.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告訴我們,一個理論,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實際,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會實踐來檢驗。
B.文章說真理的標準只有一個,沒有第二個。而它對毛主席“真理只有一個”的理論的引用出現了表意不明的情況,毛主席說的是“真理只有一個”,沒說檢驗標準,有失嚴謹。
C.科學史上的無數事實也充分地說明了只有實踐才能夠檢驗真理這個問題。
D.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制訂自己的路線時,從現實出發(fā),以革命理論為指導并且加以論證。
(2)第③段為什么列舉科學研究的事例來論證本文的觀點?
(3)在第④段中,先引用毛主席的話論證觀點,然后才舉例論證。能否調換一下順序,把毛主席的話放到舉例論證文字的后面,為什么?
(4)有的同學認為,第⑥段以舉例論證結束文章有些倉促,缺乏與第①段的照應。你是怎樣理解的?
【考點】課文內容分析.
【答案】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6難度:0.1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問題。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問諫議大夫褚遂良:“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當時諫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間,何須苦諫?”
請引用《伶官傳序》中的某個觀點并結合自己的思考,簡要回答唐太宗的這個問題。發(fā)布:2024/12/19 0:30:2組卷:9難度:0.6 -
2.下列與課文相關的文化文學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19 17:30:2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3.下列各句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31 23:30:1組卷:15引用:5難度:0.8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