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更多>>
![]() |
一課一練
基礎(chǔ)鞏固
教材同步
瀏覽次數(shù):57
更新:2025年02月24日
|
![]() |
中考模擬
分類匯編
專項突破
瀏覽次數(shù):1078
更新:2025年02月21日
|
1141.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題。
瞄 準(zhǔn) ①他躬著腰,低著頭,躡手躡腳,向蘆葦深處走去。
②除了輕微的聲音,空氣中四處都是翅膀的振動聲,他熟悉這些聲音,清脆,干凈,溫暖,像絲綢從指間劃過。他是這一帶有名的獵手,空中的鳥兒,即使飛得再高,也難逃他百發(fā)百中的獵槍。子彈呼嘯而出,天空中旋即有一團黑影應(yīng)聲而落,從無意外。
③他找到一塊稍高一點的干地,蹲伏下來。望過去,不遠處就是江灘,鳥兒們此刻都在那兒戲水,覓食,打盹,或者互相梳理羽毛。午后的陽光,將江灘上的鳥兒們,曬得暖洋洋。他的目光,在鳥堆里逡巡。
④最多的是野鴨,好看的綠頭鴨,調(diào)皮的翹鼻麻鴨,貪吃的斑鸛嘴鴨,還有叫聲響亮的瑟嘴鴨,他認(rèn)得它們,就像熟悉的鄰居。此外,還有幾只大雁,悠閑地踱著方步,甚至還有幾只色彩斑斕的黃鸝鳥。他的目光從它們身上掠過。這些,都不是他今天的目標(biāo)。
⑤他繼續(xù)在江灘上搜尋。它們應(yīng)該就在這兒啊。突然,他的眼睛一亮。在一撮蘆葦邊,他看到了幾個細(xì)細(xì)高高的身影,沒錯,就是它們。熱血一下子涌了上來。他揉揉眼睛,確認(rèn)就是它們。一二三,四,對,果然是四只。它們埋頭在江灘上覓食,對他渾然不覺。他一只只看過去,真是太美了,身上是白色的羽毛,翅膀卻是黑色的,展開來,就像一幅黑白水墨畫。沒錯,就是它們,東方白顴,整個地球上不足三千只,它們比白金還珍貴啊。
⑥他將目光,緩緩地從它們身上收回。熟練地從背上卸下獵槍,擦擦槍管,推上子彈,然后,裝上消音器。
⑦他端起獵槍,瞄準(zhǔn)。十字準(zhǔn)星,從江灘上劃過。一只鳥,又一只鳥。準(zhǔn)星所及,無不打個寒戰(zhàn),似乎它們能夠感受到來自蘆葦中的槍管冷冰冰的力量。
⑧槍口在那群東方白顴的身上停了下來。一只東方白顴,又一只東方白顴。他猶豫著,不知道瞄準(zhǔn)哪一只。最后,他的目光和槍口,同時落在了最后一只東方白顴身上,它一會低頭覓食,一會警覺地抬起頭,它看起來比另外幾只東方白顴顯得緊張。
⑨他把槍口向空中抬抬,那將是鳥兒振翅飛起來時的高度。這也是他瞄準(zhǔn)的鳥兒最后能夠飛起的高度。做完這一切,他長吸一口氣,然后,揀起一塊土疙瘩,向江灘扔去。
⑩鳥兒都驚恐地飛了起來,那只他瞄準(zhǔn)的東方白顴,也拼命地扇動翅膀,向前奔跑,企圖飛起來。它細(xì)長的腿上,綴著一件東西。這使它奔跑起來,很別扭,也很困難。他看清楚了,那是一只金屬鳥夾。它的生命力可真強啊,被鐵夾夾上后,它竟然能拖著鳥夾,逃開了。在其他鳥兒驚慌的呼叫聲中,它終于也飛了起來。高空,那才是它們自由的家園。
?他沉著地,緩緩地抬起槍,槍管移動的速度,與它向上升騰的速度,完美地一致。另外三只東方白顴在空中盤旋,等待著它們的伙伴。它吃力地飛向它們。他再一次瞄準(zhǔn),然后,右手食指輕輕地扣動扳機。
?“砰--”子彈劃破空氣,如絲綢破裂。
?東方白顴一個趔趄。
?打中了!一個黑影,從半空墜落。正是那只金屬鳥夾。子彈將鳥夾與東方白顴的腳的連線,擊斷了。
?東方白顴,鳴叫著,向天空飛去。它的細(xì)長的雙腿,有力振動的翅膀,在空中,劃出優(yōu)美的曲線。
?他收起槍,仰視天空。多么藍的天啊。
(選自《揚子晚報》有改動)(1)文章在第②段交代“他”神準(zhǔn)的槍法有何作用?
(2)獵人為捕殺東方白鸛做了周密準(zhǔn)備,但“他”最后為什么又放走已經(jīng)瞄準(zhǔn)的這只東方白鸛呢?
(3)第⑥段“他將目光,緩緩地從它們身上收回”一句中的“緩緩”一詞有何作用?
(4)下面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④段用擬人手法描寫野鴨、大雁和黃鸝鳥,雖然語言極為精彩,卻與本文主旨無關(guān)。
B、第⑤段中劃線的“一二三,四”中“三與四”間使用逗號,暗示第四只東方白鸛情況的不同,與下文呼應(yīng),因此,這個逗號并不多余。
C、第?段劃線句改為“卻是那只金屬鳥夾”更為合理。
D、文章反復(fù)描寫主人公“瞄準(zhǔn)”,是為了說明沉著、冷靜的“瞄準(zhǔn)”是他槍法“百發(fā)百中”的原因。
(5)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畫線句子的深刻含義?
(6)文中的“他”是個什么樣的人?文章表達了什么主旨?發(fā)布:2024/10/3 1:0:1組卷:80引用:3難度:0.51142.根據(jù)下面的材料,給“粵語講古”下定義。
粵語講古是一種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藝術(shù)形式,講古藝人大量運用本地的民間成語、諺語、讖語、俗語和大眾化的生活語言,對書目進行加工潤飾并為民眾講演,是粵方言語言藝術(shù)的集大成者。講古的內(nèi)容不僅包括傳統(tǒng)的長篇章回小說,還包括現(xiàn)代生活題材和民間掌故,承載著許多歷史文化信息,成為文化傳統(tǒng)得以保持和延續(xù)的重要因素,有著深厚的文化學(xué)、人類學(xué)、民俗學(xué)價值。同時,這種娛樂形式有廣泛的群眾參與性,可以寓教于樂,是人們陶冶情操、增進知識的一種形式。
答:“粵語講古”是發(fā)布:2024/10/3 0:0:1組卷:195引用:3難度:0.81143.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與“余強飲三大白而別”中的“而”相同的是( ?。?/h2>
發(fā)布:2024/10/2 9:0:1組卷:150引用:2難度:0.81144.棋盤上的中國智慧
[棋生妙語]李明和張亮兩位同學(xué)共同進入學(xué)校圍棋大賽決賽,主持人夸獎他們說:“你們兩位爭奪冠軍,真是__________啊!”
根據(jù)語境,橫線處最恰當(dāng)?shù)脑~語應(yīng)該是( ?。?/h2>發(fā)布:2024/10/2 9:0:1組卷:179引用:2難度:0.8114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湖心亭看雪
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br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余拏一小舟
②擁毳衣爐火
③霧凇沆碭
④惟長堤一痕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②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3)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先從聽覺上描寫西湖“人鳥聲俱絕”的景象,接著從視覺的角度描寫夜晚乘船獨往湖心亭所看到的湖中雪景,描繪出一幅水墨湖山夜雪圖。
B.“獨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獨”字映襯出環(huán)境的幽靜、空曠,也暗示作者的“癡”,為下文作伏筆。
C.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語來收束全文,畫龍點睛,深化意境。對此迷人雪境,“癡”情人不止“我”一個,這也是一種巧妙的正面描寫。
D.作者寫景之后,筆鋒一轉(zhuǎn),繼續(xù)寫湖心亭的奇遇,“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寫對方的驚訝實際就是寫自己的驚訝。
(4)原文和下面的鏈接材料都展現(xiàn)了文人的雅趣,請結(jié)合材料分別概括他們的雅趣體現(xiàn)在哪里?
【鏈接材料】夜雪大作,時欲登舟至沙市,竟為雨雪所阻。然萬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錚錚有聲。暗窗紅火,任意看數(shù)卷書,亦復(fù)有少趣。自嘆每有欲往,輒復(fù)不遂,然流行坎止③,任之而已。魯直④所謂“無處不可寄一夢”也。
(袁中道《夜雪》)【注】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現(xiàn),狀如鹽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順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魯直:即黃庭堅。發(fā)布:2024/10/2 7:0:2組卷:412引用:4難度:0.71146.寫作技法:敘事、寫景、抒情相結(jié)合。
《湖心亭看雪》將敘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敘事是行文的線索,作者用儉省的筆墨做了交代;寫景是游記的表現(xiàn)重點,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并且景中含情;湖心亭巧遇雖是敘事,但重在抒情。請你運用這種寫法寫一個片段。(100字左右)發(fā)布:2024/10/2 6:0:2組卷:11引用:2難度:0.61147.課文《湖心亭看雪》用清新淡雅的筆墨,寫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雪”是娛情之物,請再舉出古詩文中幾個寫“雪”的句子。
發(fā)布:2024/10/2 6:0:2組卷:23引用:3難度:0.91148.閱讀下文回答以下各題。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br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上下一白
②及下船
③湖中人鳥聲俱絕
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三處)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②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4)《湖心亭看雪》和《醉翁亭記》兩文的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請結(jié)合兩篇文章的內(nèi)容和背景加以分析。發(fā)布:2024/10/2 5:0:2組卷:19引用:2難度:0.71149.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0/2 5:0:2組卷:137引用:2難度:0.81150.國學(xué)經(jīng)典【甲】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張岱《湖心亭看雪》)
【乙】燕地寒,花朝節(jié)后,余寒猶厲。凍風(fēng)時作,作則飛砂走礫。局促一室之內(nèi),欲出不得。每冒風(fēng)馳行,未百步輒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數(shù)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fēng)。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fēng)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墮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始,惡能無紀(jì)?己亥之二月也。
(袁宏道《滿井游記》)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②是日,更定矣
③凍風(fēng)時作,作則飛砂走礫
④而此地適與余近
(2)選出下列各句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
A.湖中人/鳥聲俱絕
B.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
(3)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白話文。
①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4)甲、乙兩文在寫景的同時,都抒發(fā)了作者獨特的感受。說說你從這兩篇文章中分別讀出了作者怎樣的心境。發(fā)布:2024/10/2 4:0:2組卷:599引用:5難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