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部編版: 九年級上
教材版本
人教部編版 人教部編版(2024)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2024)
年級
七年級上 七年級下 八年級上 八年級下 九年級上 九年級下
更多>>
已完結(jié)
分階訓練 循序漸進 單元測試 穩(wěn)步提升
瀏覽次數(shù):157 更新:2025年02月12日
已完結(jié)
開學模擬 溫故知新 夯實基礎 穩(wěn)步提升
瀏覽次數(shù):810 更新:2025年02月10日
  • 1971.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題目。
          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跡。這個奇跡叫圓明園。藝術(shù)有兩個來源,一是理想,理想產(chǎn)生歐洲藝術(shù);一是幻想,幻想產(chǎn)生東方藝術(shù)。圓明園在幻想藝術(shù)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農(nóng)神廟在理想藝術(shù)中的地位。一個幾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產(chǎn)生的成就盡在于此。和巴特農(nóng)神廟不一樣,這不是一件稀有的、獨一無二的作品;這是幻想的某種規(guī)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個典范的話。請您想象有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筑,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筑,這就是圓明園。請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銅,用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給它上上下下綴滿寶石,披上綢緞,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后宮,造城樓,里面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飾以琺瑯,飾以黃金,施以脂粉,請同是詩人的建筑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再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加上成群的天鵝、朱鷺和孔雀,總而言之,請假設人類幻想的某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廟,是宮殿,那就是這座名園。為了創(chuàng)建圓明園,曾經(jīng)耗費了兩代人的長期勞動。這座大得猶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結(jié)晶,為誰而建?為了各國人民。因為,歲月創(chuàng)造的一切都是屬于人類的。過去的藝術(shù)家、詩人、哲學家都知道圓明園,伏爾泰就談起過圓明園。人們常說:希臘有巴特農(nóng)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巴黎有圣母院,而東方有圓明園。要是說,大家沒有看見過它,但大家夢見過它。這是某種令人驚駭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狀的晨曦中依稀可見,宛如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瞥見的亞洲文明的剪影。
    (1)本段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2)本段主要采用了哪一種寫作方法?作用是什么?
    (3)請你欣賞一下圓明園未被洗劫前的圖片,再與被洗劫后的圓明園相對照,你有何感想?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21引用:1難度:0.7
  • 1972.閱讀下面的詞,完成下列各題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1)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在橫線上打“√”,不正確的在橫線上打“×”。
    ①“少年不識愁滋味”中的“少年”,指“年輕時”,與今語“少年兒童”中的“少年”不同。
     

    ②“欲說還休”中的“還”是多音字:huán和hái.古代一般讀huán,現(xiàn)今一般讀hái.
     

    (2)下列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BA-->
     

    A.“上層樓”、“強說愁”,寫出了“少年”的純真無知。
    B.“而今識盡愁滋味”,道出了歷經(jīng)滄桑的艱難辛酸。
    C.“欲說還休”,傳遞出有苦無處訴說的痛苦矛盾。
    D.“卻道天涼好個秋”,表現(xiàn)出詩人豁達大度的寬廣胸懷。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221引用:4難度:0.8
  • 1973.課外閱讀《水滸傳》中有關楊志的其他回目,寫一篇《楊志小傳》。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6引用:2難度:0.8
  • 1974.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故鄉(xiāng)
    靳云鵬
          ①上午和母親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xiāng)。
          ②天氣不錯,陽光很好,雖已深冬,也并不覺得寒冷。
          ③先到了一個故友家,一下車,我們就被憨厚的笑容和質(zhì)樸的寒暄包圍了。家長里短,問寒問暖,一杯茶還沒喝完,就有人續(xù)上了滾燙的水。我不知道應該說些什么,盡管我分明感覺到自己與他們其實還是沒有什么分別,除了歲月的風霜寫在各自的臉上;我只是有些心不在焉,心里總是惦著老屋。
          ④終于瞅了個空,徑自向我的老屋走去。說是老屋,其實這只是我一廂情愿的說法,因為那里也只剩下一塊宅基地了。但是,我還是愿意一去。
          ⑤一出大門,眼前是一片荒涼,看不見幾個房子,幾乎沒有任何參照物;可我走的還是二十年前的路線,雖然腳下確乎沒有任何蹤跡,應該已經(jīng)算不得路,但方向卻更加清晰、固執(zhí)。舉目遠望,微微起伏的地表,草草地勾勒出粗獷的線條;路旁那幾株紅柳還在,依然虬曲遒勁,像是我的航標;待走近了細看,才發(fā)現(xiàn)它們的根部已經(jīng)在皚皚的鹽堿物中腐朽--所謂遒勁,不過是被時光凝固的姿態(tài)罷了。然而,路邊那幾叢在春日里率先泛綠在寒風中簌簌發(fā)抖的芨芨草呢?那幾個被村民遺棄在路邊生了苔銹的碌碡呢?那些連綿的場圃和堆積如山的秸稈呢?還有那幾條從場圃里冷不丁地竄出來嚇我一身冷汗的奸猾的狗呢?
          ⑥什么也不復存在了,連一道溝一道坎也看不見了。是年復一年蕭冷的無情的雨沖刷了它們?還是日復一日寂寞的善變的風填平了它們?一切,只留給遙遠的記憶,收藏在我單薄的行囊中。
          ⑦急行幾步,我準確地來到了我的老屋。這里不過是一個矮矮的土堆,幾步跨上去,剛立住腳跟,記憶的閘門便轟然打開,舊時的情景如浩浩長風撲面而來。
          ⑧一切如在昨日,卻又恍如隔世。我有些慌亂地在四邊轉(zhuǎn)了幾圈,試圖找到那一段低矮的土墻的痕跡,那是我們從田地里勞作晚歸后小憩的地方,在多少個夏日黃昏炊煙初起的時候,那里曾響起我清揚的笛聲。那一排小平房也只剩了幾塊風化殆盡的土坯,那是我們姐弟幾個夏夜納涼的絕佳之地,幾個人躺在房頂上,正對著滿天繁星做無窮無盡的遐想時,卻聽得幾聲狗叫,起身惶然四望,卻是晚歸的村民走過。那間小小的炭房更沒了痕跡,里面的炭塊總是存放得很少,那些年的冬天似乎總是特別寒冷而漫長……
          ⑨所有的追尋都是徒勞,我只好慢慢地坐下來,閉上眼睛,去靜靜地感覺故鄉(xiāng)清冷的風吹過我的面龐。
          ⑩離開故鄉(xiāng)真的太久了。就在這個光禿禿的土堆上,我卻像回到了真正的家,那滄桑厚重的回憶給我以真實的回歸。年少離開的時候,我應該是帶著行囊的;而今早已過了而立之年時回到這里,似乎依舊是孑然一身。我是從何時開始背負著一個理想的空殼在行走?在我日漸麻木之前的那悄然逝去的青春年華可曾有過我心的追逐?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生命的堅持與生存的法則總是難于抗衡。從寂寂鄉(xiāng)村到喧囂城鎮(zhèn),從不名一文到略顯小資,原以為這十數(shù)年的奮斗是一個接近理想的過程,回頭一望,只看見來的路上荒草連天。遼遠簡陋的農(nóng)村天地,曾給了我對自身美質(zhì)不斷發(fā)掘與拂拭的空間;而如今,我的所謂奮斗,卻只是對自我生存潛力的挖掘,只是為著生存的本能反應罷了,因之衍生的則是按捺不住的浮躁與極力掩飾的虛偽。于是,漸行漸遠,我離開了原來的自己。理想的行囊,其實從未打開過。
    ?理想如果能徹底遺忘,也許不是一件壞事;而我,竟是終不能忘。故鄉(xiāng),總給我以特別的清醒。在她的荒涼與清寂中,我可以張開肺葉大口地呼吸,不必在意空氣的污濁,還可以看呆笨的灰雀撲棱棱從身邊飛過,不必在意旁人的眼光;而這種唯我與忘我,源于最質(zhì)樸的干凈,無論是身體,還是靈魂。
    ?正想著,聽到不遠處有人喊我吃飯,我起身應了聲,默然離開。
    (選自《散文選刊》)[注]①碌碡(liù zhou):石制的圓柱形農(nóng)具,總體類似圓柱體,用來軋谷物,平場地。②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語見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是陶公脫離仕途回歸田園的宣言。
    (1)閱讀全文,完成填空。
    “我”的行蹤 心情
    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xiāng) /
     
     
     
     
    離開老屋 默然
    (2)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本文第③段。
    (3)賞析“急行幾步,我準確地來到了我的老屋”中“準確”一詞的表達效果。
    (4)比較閱讀本文與魯迅的《故鄉(xiāng)》,回答問題。
    ①魯迅在《故鄉(xiāng)》一文中,用飽蘸深情的筆觸敘寫了故鄉(xiāng)的變化。結(jié)合本文的結(jié)尾部分,說說故鄉(xiāng)對本文中“我”的理想來說有什么作用。
    ②本文畫波浪線部分與下面的鏈接材料都有對環(huán)境的描寫,試比較兩處描寫的作用的異同。
    [鏈接材料]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門口了。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著,正在說明這老屋難免易主的原因。幾房的本家大約已經(jīng)搬走了,所以很寂靜。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著出來了,接著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56引用:2難度:0.7
  • 1975.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題。
    火車上的故事
      尤今
          ①晚上,我由廣東湛江市搭乘火車到廣州去,八個多小時的路程,買了四人同室的軟臥票。盡管覺得和素昧平生的人同室共寢是一件十分別扭的事,然而,別無其他選擇,也只好隨遇而安了。
          ②進入那間極為局促的車廂寢室時,已有一位年過六旬的婦人坐在里面了。淺灰色的高領套頭毛衣,極為得體地配以軼灰色的西式套裝衣褲;染黑了的短發(fā),一絲不茍地梳得整整齊齊;方形的細框眼鏡,恰如其分地襯托出一股斯文淡定的書卷味兒。
          ③攀談之下,知道她是廣州一份知性雜志的主編,幾天前專程到湛江去約稿,現(xiàn)在,大功告成,啟程回家。由于志趣相投,我們談得十分投緣。就在這時,火車站的擴音器突然響起:“請各位注意:軟臥的車票還有幾張,有意購買的人趕快去買!”婦人轉(zhuǎn)頭對我說道:“真希望這間寢室沒有人再進來,圖個清靜?!蔽乙宦?,便笑了起來,因為我心里也正轉(zhuǎn)著同一個念頭。
          ④然而,不到十分鐘,我們的希望便破滅了。一位中年婦女拖著一個行李箱,踏著碎步走了進來。她身材高大,穿了一套花格子的絨質(zhì)衣裙,惹人注目的是她的絲襪,橘紅色的,使她的兩條腿看起來好像是兩根活動的胡蘿卜。一進寢室,她便以極大的嗓門朝我們友善地打招呼:“嗨,回廣州???”老編輯微微頷首,目光停駐在她雙腿的絲襪上,眸子里原先蘊含的笑意全都沒有了,而原本車廂里那一份融洽的氣氛,也倏地僵了、冷了。
          ⑤中年婦女吃力地把大大的行李箱安頓好,然后身體斜斜地靠在臥鋪上,把手上的塑料袋打開,取出里面的多種零食,攤放在窄窄的桌面上,笑著說:“吃,你們吃,不要客氣!”霎時,甜的、酸的、咸的、辣的味兒,扭扭捏捏地交纏在一塊兒,猥猥瑣瑣地竄滿了整個車廂。老編輯皺起雙眉,怏怏地把臉轉(zhuǎn)到另一邊去。她見我們沒有反應,自顧自地抓起了一大把瓜子,嗑、嗑、嗑,發(fā)出一種極為單調(diào)而又擾人的聲響,還一邊嗑,一邊把瓜子殼朝下扔,不一會兒,滿地都是愣愣地張開了口的瓜子殼。老編輯的臉色更難看了。
          ⑥火車開動不久,查票員進來了。依據(jù)慣例,他要求每一位乘客出示證件。我交出了國際護照,老編輯交出了身份證。然而,那位中年婦女把自個兒大大的皮包翻遍了,就是找不到證件。查票員要她說出證件的號碼,她支支吾吾地說不出來:“啊,我記不清啦!”好脾氣的查票員并沒有堅持,便走了出去。
          ⑦我和老編輯交換了一下眼神,這個“來歷不明”的女人,驟然成了我們兩人心中長出來的一顆瘤。想起層出不窮的火車偷竊案與搶劫案,又想到我背包里的幾千美元,我坐立不安。過了約莫一盞茶工夫,老編輯終于憋不住了,她站起來,快步走了出去。剛好稽查員就在過道不遠處,她毫不客氣地向他提出了投訴:“我要換房!我房里那個遲來的女人,沒帶證件,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現(xiàn)在世道很壞,我不想冒這個險!”稽查員說:“別的房間都滿了呀,換不了。不會有問題的啦,購買火車票時,都要出示證件的,她大約是用了家眷的證件買的票,出了事情,一定追查得到,你放心吧!”“出了事,再來追查,不是太遲了嗎!”老編輯生氣地說?!安粫鍪碌模驼埛判陌?!”稽查員淡定地回應。當時,四周很靜,老編輯和稽查員的對話,每一句都清清楚楚地傳進我們那間寢室里。我覺得很不好意思,看那婦女的表情,她竟若無其事,好像外面談論的事情與她一點關系也沒有。
          ⑧半夜里,老編輯哮喘病發(fā)作,嘶嘶嘶地喘氣,好不辛苦。那女人二話不說,從自己的皮包里取出一個噴霧器,要老編輯張開口,幫她噴;接著,又為她搓藥油,從自己的熱水瓶里倒出熱水,喂她喝。忙了老半天,終于把她安頓好,再妥妥帖帖地替她蓋好被子,才返回自己的床鋪。老編輯內(nèi)心感激,連聲道謝。睡在上鋪的我,把這一切看在眼里,既感動,又感慨,啊,有許多時候,真的不可“以貌相人”呀!
          ⑨早上,有人敲門,通知我們起身,還有半個小時便到廣州了。老編輯揉著浮腫的雙眼坐起來時,女人立刻對她說道:“我昨晚聽了新聞,知道北部寒流今天南下,氣溫降得很低,大約只有七八度,你有哮喘病,最好披上我的大衣再出去。我的家人會開車來接我,就讓我送你回家吧!”老編輯漲紅了臉,愧疚地說:“昨晚我對你有些誤會,真是對不起!”女人微笑著說:“沒有關系,我從來都不在乎別人怎么看我,因為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
          ⑩我雙眼濕潤,覺得自己上了人生極好的一課。
    (1)老編輯的情感、態(tài)度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不斷變化著。閱讀選文,將表格補充完整。
                  故事情節(jié) 老編輯的情感、態(tài)度
    中年婦女走進車廂 眸子里原先蘊含的笑意全都沒有了
     
    皺起雙眉,怏怏地把臉轉(zhuǎn)到別一邊去。臉色更難看了
    中年婦女忘帶身份證 毫不客氣地提出投訴
     
     
    (2)結(jié)合語境,按要求完成下面題目。
    ①從修辭的角度,品析第⑤段畫線的句子。
    ②從人物描寫的角度,說說第⑧段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
    (3)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概括評價文中的中年婦女。
    優(yōu)點:
     

    缺點:
     

    (4)文章結(jié)尾處作者表示“覺得自己上了人生極好的一課”,你認為作者能從這堂課上學到什么?(請寫出三點)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246引用:13難度:0.5
  • 1976.寫出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
    (1)鴨們十分乖巧。
     

    (2)杜小康甚至覺得風也是黑的。
     

    (3)陣旋風,幾乎將鴨欄卷到了天上。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3引用:2難度:0.8
  • 1977.活動激發(fā)了學生對“城”字意思的探究興趣,根據(jù)下面的提示,推斷長城中“城”字的意思是
     
    。
    提示:城,金文,由郭,環(huán)繞村邑的護墻)、(斧鉞一類兵器的象形)組成。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2引用:1難度:0.7
  • 1978.①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B.若/夫/淫雨霏霏
    C.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D.然/則/何時而/樂耶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前人之述矣/眾妙畢
    B.南瀟湘/初
    C.暮冥冥/不宜妄自菲
    D.則有國懷鄉(xiāng)/游人而禽鳥樂也
    (3)同“不以物喜”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以大易小,甚善
    B.可以一戰(zhàn)
    C.全石以為底
    D.扶蘇以數(shù)諫幫,上使外將兵
    (4)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②春和景明,波瀾不驚
    (5)下列對選文相關內(nèi)容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②③兩個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傳達出兩種人的覽物之情。
    B.第④段是全篇的中心,在這段中,作者擬出一問一答,發(fā)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誓言,點明全篇主旨。
    C.“微斯人,吾誰與歸?”既是慰勉滕子京,也體現(xiàn)了作者與古仁人同道的曠達胸襟。
    D.選文內(nèi)容充實,情感豐富,將寫景、抒情、議論相結(jié)合,句式駢散相諧,行文富于變化。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33引用:2難度:0.8
  • 1979.閱讀《懷疑與學問》摘抄書中引用的名言,制作成卡片。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5引用:1難度:0.8
  • 1980.重、難點實詞解釋
    (1)喏喏連聲:
     

    (2)口淺:
     

    (3)卻才:
     

    (4)別了臉:
     

    (5)理會:
     

    (6)慪:
     

    (7)劈手:
     

    (8)還言語:
     

    (9)一發(fā)上:
     

    (10)聒噪:
     

    (11)計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5引用:1難度:0.9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