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版(2019): 選擇性必修2
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9) 蘇教版(2019) 滬科版(2020) 浙科版(2019) 北師大版(2019) 滬教版(2019) 人教版 浙科版 北師大版 蘇教版
年級
必修1 必修2 選擇性必修1 選擇性必修2 選擇性必修3
更多>>
已完結
高考復習 壓軸專練 高分秘籍 沖刺必備
瀏覽次數:43 更新:2025年04月17日
已完結
熱點預測 高考復習 難題搶練
瀏覽次數:292 更新:2025年04月08日
  • 1641.假設如圖所示食物網中水稻固定的太陽能為N,能量傳遞效率為10%,則人獲得的能量(  )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43引用:13難度:0.9
  • 1642.為修復長期使用農藥導致有機物污染的農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種微生物組成的復合菌劑。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h2>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673引用:28難度:0.7
  • 1643.下列關于生態(tài)位理論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38引用:6難度:0.8
  • 1644.保護生物多樣性,關鍵是處理好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23引用:7難度:0.8
  • 1645.下列關于豐富度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36難度:0.7
  • 1646.下列各項中,屬于群落水平研究的是( ?。?/h2>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47難度:0.8
  • 1647.運用生態(tài)學原理可以解決實際生產中的問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71引用:13難度:0.7
  • 1648.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我們的祖先通過自身的生產和生活實踐,積累了對生態(tài)方面的感性認識和經驗,并形成了一些生態(tài)學思想,如:自然與人和諧統一的思想.根據這一思想和生態(tài)學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1034難度:0.9
  • 1649.與常規(guī)農業(yè)相比,有機農業(yè)、無公害農業(yè)通過禁止或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加大有機肥的應用,對土壤生物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某土壤中部分生物類群及食物關系如圖所示,三種農業(yè)模式土壤生物情況如表所示。
    取樣深度(cm) 農業(yè)模式 生物組分(類) 食物網復雜程度(相對值)
    0-10 常規(guī)農業(yè) 15 1.06
    有機農業(yè) 19 1.23
    無公害農業(yè) 17 1.10
    10-20 常規(guī)農業(yè) 13 1.00
    有機農業(yè) 18 1.11
    無公害農業(yè) 16 1.07
    (1)土壤中的線蟲類群豐富,是土壤食物網的關鍵組分。若捕食性線蟲為該土壤中的最高營養(yǎng)級,與食細菌線蟲相比,捕食性線蟲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
     
    。某同學根據生態(tài)系統的概念認為土壤是一個生態(tài)系統,其判斷依據是
     

    (2 )取樣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種類不同,這體現了群落的
     
    結構。由表中數據可知,土壤生態(tài)系統穩(wěn)定性最高的農業(yè)模式為
     
    ,依據是
     
    。
    (3)經測定該土壤中捕食性線蟲體內的鎘含量遠遠大于其他生物類樣,從土壤生物食物關系的角度分析,捕食性線蟲體內鎘含量高的原因是
     
    。
    (4)植食性線蟲主要危害植物根系,研究表明,長期施用有機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線蟲的數量減少,依據圖中信息分析,主要原因是
     
    。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482引用:12難度:0.6
  • 1650.下列實例說明生態(tài)系統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是( ?。?/h2>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49引用:24難度:0.7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