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部編版: 必修下冊
教材版本
人教部編版 人教新版 蘇教新版 魯人新版 粵教新版 語文新版 北師大新版 華師大版
年級
必修上冊 必修下冊 選擇性必修上冊 選擇性必修中冊 選擇性必修下冊
更多>>
已完結(jié)
熱點預(yù)測 高考復(fù)習(xí) 難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422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已完結(jié)
熱點預(yù)測 高考復(fù)習(xí) 新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160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 1041.《紅樓夢》中涉及的外國地名中哪一個是虛擬的?(  )

    發(fā)布:2024/11/2 11:30:1組卷:19引用:5難度:0.7
  • 1042.賈雨村最初是靠誰的接濟,才得以進京赴試?(  )

    發(fā)布:2024/11/2 11:0:1組卷:17引用:4難度:0.9
  • 1043.閱讀下面兩則節(jié)選文段,回答下列小題。
    選文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節(jié)選)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br />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br />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選文二:
    齊桓晉文之事(節(jié)選)      曰:“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r />(1)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吾與點也
    D.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2)下列各句從句式角度看,與其它三句不相同的一項是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異乎三子者之撰
    C.沛公安在
    D.夫晉,何厭之有
    (3)下列對兩則節(jié)選文段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曾皙沒有直接指出怎樣從政治國,而是描繪出一幅“風(fēng)清俗美,人民安樂”的太平盛世的風(fēng)情畫,展示其政治理想及高潔志趣。
    B.孟子舉了霸道的種種危害之后,齊宣王表示愿意就教,于是孟子水到渠成地推出了他的仁政主張,即“制民之產(chǎn)”和“謹庠序之教”。
    C.孟子認為,等到百姓犯了罪,然后用刑法去處罰他們,這樣做是陷害百姓。這是一個有仁德的君主不會犯的錯誤。
    D.孟子認為,只有使人民擁有“恒產(chǎn)”,固定在土地上,安居樂業(yè),他們就不會去觸犯刑律,為非作歹。這是推行王道、施行仁政的最終目的。
    (4)下列對有關(guān)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釁鐘,古代新鐘鑄成,宰殺牲口,取血涂鐘行祭。
    B.庠序,古代的地方學(xué)校,后泛指學(xué)校。
    C.乘,古時一車一馬為一乘。春秋時,一輛兵車,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D.五帝三王,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三王,即夏禹、商湯和周武王。

    發(fā)布:2024/11/2 10:30:1組卷:5引用:3難度:0.6
  • 1044.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臨江仙?柳絮
    薛寶釵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fēng)卷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fēng)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中的“白玉堂”一詞出自古樂府《相逢行》“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借指封建貴族家的住宅,比喻富麗堂皇。
    B.“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一句細膩地體現(xiàn)了柳絮四處飄飛仍不改初衷,隨緣自適的特征,喻不因別人對我的親疏而改變自己固有的姿態(tài)。
    C.詞的上片狀物,下片言志。表面上寫柳絮的姿容和心理,實際上巧妙地借柳絮之口委婉道出薛寶釵的志向,可謂句句詠物,處處有“我”。
    D.上片用“幾曾”“豈必”的反問句式,寫柳絮的不愿隨波逐流、飄墜塵埃,為下片抒寫柳絮直上青云的心愿巧妙埋下伏線,但同時也流露出了消極的情緒。
    (2)曹雪芹筆下的人物形象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請結(jié)合此詞簡要分析薛寶釵形象。

    發(fā)布:2024/11/2 8:30:1組卷:7引用:3難度:0.3
  • 1045.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題。
    馬克思之墓(節(jié)選)
    □南 帆
          ①在英國,可以見到許多名流的塑像,威靈頓、丘吉爾、司各特、牛頓等。牛津大學(xué)的圖書館是某一個富豪捐贈的,圖書館門前就有一尊這個富豪的銅像。倫敦的某一個地鐵站口甚至塑起了一尊福爾摩斯像。
          ②海德公園里矗立了一座金碧輝煌的紀(jì)念碑,這座紀(jì)念碑如此之高,以至于拍照時不得不用廣角鏡頭,紀(jì)念碑紀(jì)念的是一個叫做阿爾伯特的男人,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的生平事跡,他最為重要的身份是女王的丈夫。據(jù)說他去世之后,傷心的女王大約有七年的時間不理朝政,這座紀(jì)念碑應(yīng)當(dāng)是愛情和皇家財富的共同象征。
          ③其實,英國人更為熱衷的是另一樁愛情糾葛--戴安娜王妃的故事,紀(jì)念戴安娜的活動至今不衰。戴安娜逝世的周年忌日,無數(shù)人自愿地獻上了鮮花和花圈。海德公園幾條主干道的路面上,不遠的距離就釘有一面銅牌子--因為戴安娜曾經(jīng)從這幾條路上走過。人們愛戴戴安娜的原因不僅是她的美貌,更重要的是她的平民精神。她時常以王妃的身份從事多種慈善活動,她不在乎皇家裝腔作勢的清規(guī)戒律,也沒有刻意將那一場舉世矚目的婚禮作為擺脫平民世界的儀式。
          ④可是,這種愛戴之中是不是仍然隱藏了某些勢利之心?戴安娜的傳奇寄托了眾多凡人的白日夢,而且,戴安娜故事的后半段仍然是這種故事的延續(xù)。她可以大步跨出肯辛頓宮的大門,然而,接走她的仍然是埃及巨富多迪的奔馳轎車。
          ⑤熱衷于戴安娜平民精神的英國人大概不會想到馬克思了。沒聽說英國的什么地方有馬克思的塑像。馬克思說了一些權(quán)貴們不愛聽的話,有錢人當(dāng)然不想為他樹碑立傳。令人感嘆的是平民的沉默。窮困的馬克思為無產(chǎn)者吶喊了一輩子,風(fēng)雨無阻;然而,那么多人卻慷慨地將鮮花和花圈擲給了象征性參加過幾次慈善活動的戴安娜。這個世界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錯。
          ⑥當(dāng)然,還不是所有的人都被電視或者報紙上名流表演的消息收買。還有人懂得馬克思和《資本論》。英國的BBC主持了一項調(diào)查--誰是影響20世紀(jì)的10位名人。廣泛投票的結(jié)果,馬克思竟然名列榜首。這個消息令許多人意外,也令許多人驚喜。這個消息令人恢復(fù)了一些信心:歷史的天平仍然存在。
          ⑦前往拜謁馬克思墓的時候才知道,馬克思所安葬的海格特公墓已經(jīng)私有化,一個畢生倡導(dǎo)公有制的思想家還是無法讓他的葬身之地脫離舊世界。收購海格特公墓的是一個老婦人,她規(guī)定進入公墓必須交費。尤為苛刻的是,每帶入一臺照相機必須加付一個英鎊。
          ⑧馬克思的墓原先夾雜在一大堆墳?zāi)怪g,平躺于地上,20世紀(jì)50年代中期,英國工人和各國共產(chǎn)黨合力重建了馬克思墓。新的馬克思墓位于公墓東北角的路邊,墓碑是花崗巖砌就的一個高8英尺的方柱,方柱頂上安放著馬克思的銅鑄頭像?!罢軐W(xué)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造世界?!?-看著墓碑上鐫刻的這一句馬克思的名言,心中無限感慨。
          ⑨返回的時候,有人問起馬克思的后代。據(jù)說倫敦還有一個,不知是第幾代孫子或外孫,在開出租車。如果這個傳聞屬實,那么,他至今應(yīng)該還是標(biāo)準(zhǔn)的工人階級的一員吧。
    (1)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A.文章在寫英國人對名流的態(tài)度時用語飽含譏諷,鮮明地表現(xiàn)出作者對世俗觀察的否定,以及對英國平民的批判。
    B.作者寫到世人對馬克思的態(tài)度和評價時情感復(fù)雜,但態(tài)度鮮明:能多給這位偉人一些注視的世界才是清醒的公平的世界。
    C.本文以“馬克思之墓”為題,卻用大量篇幅描寫了社會名流和權(quán)貴的塑像和紀(jì)念碑,這種欲揚先抑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了本文的主題。
    D.本文基調(diào)略顯蒼涼:立志改革舊世界,終生為平民奮斗的馬克思在死后被眾多平民冷落,連自己的墓地也成了他人的私有財產(chǎn)。
    E.文章結(jié)尾關(guān)于馬克思后代的傳聞看似閑筆,實則寓意深刻,因為作者從中得到安慰:馬克思主義后繼有人。
    (2)文中寫戴安娜受到人們愛戴的原因是什么?這樣寫對表現(xiàn)馬克思起到了什么作用?
    (3)為了突出中心,文章中有多處呼應(yīng)對照的語句,請找出兩處這樣的語句,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①呼應(yīng)對照的語句:
    ②好處:
    (4)閱讀第⑤~⑧段,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第⑤段結(jié)尾作者含蓄地說“這個世界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錯”,請明確寫出這句話在文中的意思。(不超過10個字)
    ②對鐫刻在馬克思墓碑上的名言,作者“心中無限感慨”。你怎樣理解作者的“感慨”?

    發(fā)布:2024/11/2 8:0:1組卷:5引用:3難度:0.5
  • 104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馬克思之墓
    南 帆
          ①在英國,可以見到許多名流的塑像,威靈頓、丘吉爾、司各特、牛頓等。牛津大學(xué)的圖書館是某個富豪捐贈的,圖書館門前就有一尊這個富豪的銅像。倫敦的某個地鐵站口甚至塑起了一尊福爾摩斯像。
          ②海德公園里矗立了一座金碧輝煌的紀(jì)念碑。這座紀(jì)念碑如此之高,以至于拍照時不得不用廣角鏡頭。紀(jì)念碑紀(jì)念的是一個叫阿爾伯特的男人。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的生平事跡,他最為重要的身份是女王的丈夫。據(jù)說他去世之后,傷心的女王大約有七年的時間不理朝政。這座紀(jì)念碑應(yīng)當(dāng)是愛情和皇家財富的共同象征。
          ③其實,英國人更為熱衷的是另一樁愛情糾葛--戴安娜王妃的故事。紀(jì)念戴安娜的活動至今不衰。戴安娜逝世的周年忌日,無數(shù)人自愿地獻上了鮮花和花圈。海德公園幾條主干道的路面上,每隔不遠的距離就釘有一面銅牌子--因為戴安娜曾經(jīng)從這幾條路上走過。人們愛戴戴安娜的原因不僅是她的美貌,更重要的是她的平民精神。她時常以王妃的身份參加多種慈善活動,她不在乎皇室裝腔作勢的清規(guī)戒律,也沒有刻意將那一場舉世矚目的婚禮作為擺脫平民世界的儀式。
          ④可是,這種愛戴之中是不是仍然隱藏了某些勢利之心呢?戴安娜的傳奇寄托了眾多凡人的夢想,而且,戴安娜故事的后半段仍然是這種故事的延續(xù)。她可以大步跨出肯辛頓宮的大門,然而,接走她的仍然是埃及巨富多迪的奔馳轎車。
          ⑤熱衷于戴安娜平民精神的英國人大概不會想到馬克思了。沒聽說英國的什么地方有馬克思的塑像。馬克思說了一些權(quán)貴們不愛聽的話,有錢人當(dāng)然不想為他樹碑立傳。令人感嘆的是平民的沉默。窮困的馬克思為無產(chǎn)者吶喊了一輩子,風(fēng)雨無阻。然而,那么多人卻慷慨地將鮮花和花圈擲給了象征性參加過幾次慈善活動的戴安娜。這個世界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錯。
          ⑥當(dāng)然,還不是所有的人都被電視或者報紙上名流表演的消息所收買。還有人懂得馬克思和《資本論》。英國的BBC開展了一項調(diào)查--誰是影響20世紀(jì)的十位名人?廣泛投票的結(jié)果,馬克思竟然名列榜首。這個消息令許多人意外,也令許多人驚喜。這個消息令人恢復(fù)了一些信心:歷史的天平仍然存在。
          ⑦前往拜謁馬克思墓的時候才知道,馬克思所安葬的海格特公墓已經(jīng)私有化,一個畢生倡導(dǎo)公有制的思想家還是無法讓他的葬身之地脫離舊世界。收購海格特公墓的是一個老婦人,她規(guī)定進入公墓必須交費。尤為苛刻的是,每帶入一臺照相機必須加付一個英鎊。
          ⑧馬克思的墓原先夾雜在一大堆墳?zāi)怪g,平躺于地上。20世紀(jì)50年代中期,英國工人和各國共產(chǎn)黨合力重建了馬克思墓。新的馬克思墓位于公墓東北角的路邊,墓碑是花崗巖砌成的一個高8英尺的方柱,方柱頂上安放著馬克思的銅鑄頭像?!罢軐W(xué)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看著墓碑上鐫刻的這一句馬克思的名言,心中無限感慨。
          ⑨返回的時候,有人問起馬克思的后代。據(jù)說倫敦還有一個,不知是第幾代孫子或外孫,在開出租車。如果這個傳聞屬實,那么,他至今應(yīng)該還是標(biāo)準(zhǔn)的工人階級的一員吧。
           (有刪改)
    (1)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賞析,恰當(dāng)?shù)囊豁検?!--BA-->
     

    A.文章在寫英國人對名流的態(tài)度時用語包含譏諷,鮮明地表現(xiàn)出對世俗觀念的否定以及對英國平民的批判。
    B.作者寫到世人對馬克思的態(tài)度和評價時情感復(fù)雜,但態(tài)度鮮明;能多給這位偉人一些注視的世界才是清醒公平的世界。
    C.本文以“馬克思之墓”為題,卻用大量篇幅寫了社會名流和權(quán)貴的塑像和紀(jì)念碑,這種欲揚先抑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了本文的主題。
    D.文章結(jié)尾關(guān)于馬克思后代的傳聞看似閑筆,實則深刻,因為作者從中得到安慰;馬克思主義后繼有人了。
    (2)第⑤段中作者說“令人感嘆的是平民的沉默”,結(jié)合文意,談?wù)剳?yīng)怎樣理解作者的“感嘆”。
    答:
    (3)第⑧段中引用馬克思的名言“哲學(xué)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后,作者為什么會“看著墓碑上鐫刻的這一句馬克思的名言,心中無限感慨”?請結(jié)合文意加以概括說明
    答:

    發(fā)布:2024/11/2 8:0:1組卷:3引用:1難度:0.6
  • 104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馬克思之墓(節(jié)選)
    南 帆
          在英國,可以見到許多名流的塑像,威靈頓、丘吉爾、司各特、牛頓,如此等等。牛津大學(xué)的圖書館是某一個富豪捐贈的,圖書館門前就有一尊這個富豪的銅像。倫敦的某一個地鐵站口甚至塑起了一尊福爾摩斯像。
          海德公園里矗立了一座金碧輝煌的紀(jì)念碑。這座紀(jì)念碑如此之高,以至于拍照時不得不用廣角鏡頭。紀(jì)念碑紀(jì)念的是一個叫作阿爾伯特的男人。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的生平事跡,他最為重要的身份是女王的丈夫。據(jù)說他去世之后,傷心的女王大約有七年的時間不理朝政。這座紀(jì)念碑應(yīng)當(dāng)是愛情和皇家財富的共同象征。
          其實,英國人更為熱衷的是另一樁愛情糾葛--戴安娜王妃的故事。紀(jì)念戴安娜的活動至今不衰。戴安娜逝世的周年忌日,無數(shù)人自愿地獻上了鮮花和花圈。海德公園幾條主干道的路面上,不遠的距離就釘有一面銅牌子--因為戴安娜曾經(jīng)從這幾條路上走過。人們愛戴戴安娜的原因不僅是她的美貌,更重要的是她的平民精神。她時常以王妃的身份從事多種慈善活動,她不在乎皇家裝腔作勢的清規(guī)戒律,也沒有刻意將那一場舉世矚目的婚禮作為擺脫平民世界的儀式。
          可是,這種愛戴之中是不是仍然隱藏了某些勢利之心呢?戴安娜的傳奇寄托了眾多凡人的白日夢,而且,戴安娜故事的后半段仍然是這種故事的延續(xù)。她可以大步跨出肯辛頓宮的大門,然而,接走她的仍然是埃及巨富多迪的奔馳轎車。
          熱衷于戴安娜平民精神的英國人大概不會想到馬克思了。沒聽說英國的什么地方有馬克思的塑像。馬克思說了一些權(quán)貴們不愛聽的話,有錢人當(dāng)然不想為他樹碑立傳。令人感嘆的是平民的沉默。窮困的馬克思為無產(chǎn)者吶喊了一輩子,風(fēng)雨無阻;然而,那么多人卻慷慨地將鮮花和花圈擲給了象征性參加過幾次慈善活動的戴安娜。這個世界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錯。
          當(dāng)然,還不是所有的人都被電視或者報紙上名流表演的消息所收買。還有人懂得馬克思和《資本論》。英國的BBC主持了一項調(diào)查--誰是影響二十世紀(jì)的十位名人?廣泛投票的結(jié)果,馬克思竟然名列榜首。這個消息令許多人意外,也令許多人驚喜。這個消息令人恢復(fù)了一些信心:歷史的天平仍然存在。
          前往拜謁馬克思墓的時候才知道,馬克思所安葬的海格特公墓已經(jīng)私有化,一個畢生倡導(dǎo)公有制的思想家還是無法讓他的葬身之地脫離舊世界。收購海格特公墓的是一個老婦人,她規(guī)定進入公墓必須交費。尤為苛刻的是,每帶入一臺照相機必須加付一個英鎊。
          馬克思的墓原先夾雜在一大堆墳?zāi)怪g,平躺于地上。20世紀(jì)50年代中期,英國工人和各國共產(chǎn)黨合力重建了馬克思墓。新的馬克思墓位于公墓東北角的路邊,墓碑是花崗巖砌就的一個高8英尺的方柱,方柱頂上安放著馬克思的銅鑄頭像。“哲學(xué)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造世界。”--看著墓碑上鐫刻的這一句馬克思的名言,心中無限感慨。
          返回的時候,有人問起馬克思的后代。據(jù)說倫敦還有一個,不知是第幾代孫子或外孫,在開出租車。如果這個傳聞屬實,那么,他至今應(yīng)該還是標(biāo)準(zhǔn)的工人階級的一員吧。
    (1)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在寫英國人對名流的態(tài)度時用語飽含譏諷,鮮明地表現(xiàn)出對世俗觀念的否定,以及對英國平民的批判。
    B.本文以“馬克思之墓”為題,卻用大量篇幅寫了社會名流和權(quán)貴的塑像和紀(jì)念碑,這種欲揚先抑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了本文主題。
    C.本文基調(diào)略顯蒼涼:立志改革舊世界,終生為平民奮斗的馬克思在死后被眾多平民冷落,連自己的墓地也成了他人的私有財產(chǎn)。
    D.文章結(jié)尾關(guān)于馬克思后代的傳聞看似閑筆,實則深刻,因為作者從中得到安慰:馬克思主義后繼有人。
    (2)文中寫戴安娜受到人們愛戴的原因是什么?這樣寫對表現(xiàn)馬克思起到了什么作用?
    (3)對鐫刻在馬克思墓碑上的名言,作者“心中無限感慨”,作者有何感慨?請簡要概括。

    發(fā)布:2024/11/2 8:0:1組卷:6引用:1難度:0.6
  • 104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馬克思之墓
    南 帆
          ①在英國,可以見到許多名流的塑像,威靈頓、丘吉爾、司各特、牛頓等。牛津大學(xué)的圖書館是某個富豪捐贈的,圖書館門前就有一尊這個富豪的銅像。倫敦的某個地鐵站口甚至塑起了一尊福爾摩斯像。
          ②海德公園里矗立了一座金碧輝煌的紀(jì)念碑。這座紀(jì)念碑如此之高,以至于拍照時不得不用廣角鏡頭。紀(jì)念碑紀(jì)念的是一個叫阿爾伯特的男人。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的生平事跡,他最為重要的身份是女王的丈夫。據(jù)說他去世之后,傷心的女王大約有七年的時間不理朝政。這座紀(jì)念碑應(yīng)當(dāng)是愛情和皇家財富的共同象征。
          ③其實,英國人更為熱衷的是另一樁愛情糾葛--戴安娜王妃的故事。紀(jì)念戴安娜的活動至今不衰。戴安娜逝世的周年忌日,無數(shù)人自愿地獻上了鮮花和花圈。海德公園幾條主干道的路面上,每隔不遠的距離就釘有一面銅牌子--因為戴安娜曾經(jīng)從這幾條路上走過。人們愛戴戴安娜的原因不僅是她的美貌,更重要的是她的平民精神。她時常以王妃的身份參加多種慈善活動,她不在乎皇室裝腔作勢的清規(guī)戒律,也沒有刻意將那一場舉世矚目的婚禮作為擺脫平民世界的儀式。
          ④可是,這種愛戴之中是不是仍然隱藏了某些勢利之心呢?戴安娜的傳奇寄托了眾多凡人的夢想,而且,戴安娜故事的后半段仍然是這種故事的延續(xù)。她可以大步跨出肯辛頓宮的大門,然而,接走她的仍然是埃及巨富多迪的奔馳轎車。
          ⑤熱衷于戴安娜平民精神的英國人大概不會想到馬克思了。沒聽說英國的什么地方有馬克思的塑像。馬克思說了一些權(quán)貴們不愛聽的話,有錢人當(dāng)然不想為他樹碑立傳。 令人感嘆的是平民的沉默。窮困的馬克思為無產(chǎn)者吶喊了一輩子,風(fēng)雨無阻。然而,那么多人卻慷慨地將鮮花和花圈擲給了象征性參加過幾次慈善活動的戴安娜。這個世界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錯。
          ⑥當(dāng)然,還不是所有的人都被電視或者報紙上名流表演的消息所收買。還有人懂得馬克思和《資本論》。英國的BBC開展了一項調(diào)查--誰是影響20世紀(jì)的十位名人?廣泛投票的結(jié)果,馬克思竟然名列榜首。這個消息令許多人意外,也令許多人驚喜。這個消息令人恢復(fù)了一些信心:歷史的天平仍然存在。
          ⑦前往拜謁馬克思墓的時候才知道,馬克思所安葬的海格特公墓已經(jīng)私有化,一個畢生倡導(dǎo)公有制的思想家還是無法讓他的葬身之地脫離舊世界。收購海格特公墓的是一個老婦人,她規(guī)定進入公墓必須交費。尤為苛刻的是,每帶入一臺照相機必須加付一個英鎊。
          ⑧馬克思的墓原先夾雜在一大堆墳?zāi)怪g,平躺于地上。20世紀(jì)50年代中期,英國工人和各國共產(chǎn)黨合力重建了馬克思墓。新的馬克思墓位于公墓東北角的路邊,墓碑是花崗巖砌成的一個高8英尺的方柱,方柱頂上安放著馬克思的銅鑄頭像?!?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哲學(xué)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看著墓碑上鐫刻的這一句馬克思的名言,心中無限感慨。
          ⑨返回的時候,有人問起馬克思的后代。據(jù)說倫敦還有一個,不知是第幾代孫子或外孫,在開出租車。如果這個傳聞屬實,那么,他至今應(yīng)該還是標(biāo)準(zhǔn)的工人階級的一員吧。
    (有刪改)(1)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賞析,最恰當(dāng)?shù)膬身検?!--BA-->
     

    A.文章在寫英國人對名流的態(tài)度時用語包含譏諷,鮮明地表現(xiàn)出對世俗觀念的否定以及對英國平民的批判。
    B.作者寫到世人對馬克思的態(tài)度和評價時情感復(fù)雜,但態(tài)度鮮明;能多給這位偉人一些注視的世界才是清醒公平的世界。
    C.本文以“馬克思之墓”為題,卻用大量篇幅寫了社會名流和權(quán)貴的塑像和紀(jì)念碑,這種欲揚先抑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了本文的主題。
    D.本文基調(diào)略顯蒼涼:立志改革舊世界,終生為平民奮斗的馬克思在死后被眾多平民冷落,連自己的墓地也成了他人的私有財產(chǎn)。
    E.文章結(jié)尾關(guān)于馬克思后代的傳聞看似閑筆,實則深刻,因為作者從中得到安慰;馬克思主義后繼有人了。
    (2)第⑤段中作者說“令人感嘆的是平民的沉默”,結(jié)合文意,談?wù)剳?yīng)怎樣理解作者的“感嘆”。
    (3)第⑧段中引用馬克思的名言“哲學(xué)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后,作者為什么會“看著墓碑上鐫刻的這一句馬克思的名言,心中無限感慨”?請結(jié)合文意加以概括說明。
    (4)結(jié)合文章最后一段提及馬克思后人的情況,請簡要分析本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發(fā)布:2024/11/2 8:0:1組卷:5引用:1難度:0.5
  • 1049.下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1/2 6:30:2組卷:68引用:7難度:0.9
  • 1050.下列各句中,加點字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1/2 5:30:3組卷:58引用:8難度:0.9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