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更多>>
![]() |
三輪復習
專項突破
強化訓練
瀏覽次數(shù):757
更新:2025年03月27日
|
![]() |
熱點預測
中考復習
難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538
更新:2025年03月20日
|
2781.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各題。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弘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在君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選自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棄貲產(chǎn)不營,有大志,通貫書術。隋亂,詭為道士。武陽郡丞元寶藏舉兵應李密,以征典書檄。密得寶藏書,輒稱善,既聞征所為,促召之。征進十策說密,不能用。后從密來京師,久之未知名。自請安輯山東,乃擢秘書丞,馳駟至黎陽。時李勣尚為密守,征與書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眾數(shù)十萬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敗不振卒歸唐者固知天命有所歸也今君處必爭之地,不早自圖,則大事去矣!”勣得書,遂定計歸。會竇建德陷黎陽,獲征,偽拜起居舍人。建德敗,與裴矩走入關,隱太子①引為洗馬。征見秦王②功高,陰勸太子早為計。太子敗,王責謂曰:“爾鬩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從征言,不死今日之禍。”王器其直,無恨意。即位,拜諫議大夫,封鉅鹿縣男。左右有毀征阿黨親戚者,帝使溫彥博按訊,非是,然俾彥博行讓征。征見帝,頓首曰:“愿陛下俾臣為良臣,毋俾臣為忠臣?!钡墼唬骸爸?、良異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龍逄、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顯號,子孫傳承,流祚無疆;忠臣,已嬰禍誅,君陷昏惡,喪國夷家,只取空名。此其異也?!钡墼唬骸吧啤!?bdo class="mathjye-alignright">(選自《新唐書?魏征傳》,有刪改)
【注】①隱太子:李建成。②秦王:李世民。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謙沖:謙虛 B.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 黜:排斥 C.簡能而任之 簡:精簡 D.已嬰禍誅,君陷昏惡 嬰:纏繞
例句: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A.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
B.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
C.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D.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3)下列文化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當神器之重,掌握帝王的重權。神器,指的是帝位。
B.居域中之大,處在天地間重要的地位上。域中,天地間,語出《莊子》。
C.載舟覆舟,人民能擁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統(tǒng)治,語出《荀子》。
D.松、喬之壽,像仙人赤松子、王子喬那樣長壽,二人都是傳說中的仙人。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眾數(shù)十萬/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敗不振/卒歸唐者/固知天命有所歸也
B.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眾數(shù)十萬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敗不振/卒/歸唐者固知天命有所歸也
C.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眾數(shù)十萬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敗不振/卒歸唐者/固知天命有所歸也
D.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眾數(shù)十萬/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敗不振/卒/歸唐者固知天命有所歸也
(5)下列對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十思”是作者提出的“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的具體內容。前邊提出問題并進行了分析,后邊則提出如何解決的建議。文章前后呼應,結構嚴謹。
B.“十思”的角度不同,但都貫穿著“積其德義”的主線。作者告誡唐太宗“總此十思,弘茲九德”,這樣就會達到天下“文武爭馳,垂拱而治”的局面。
C.唐太宗以魏征為鏡,魏征給唐太宗“十思”之鏡。這“十思”,是魏征提醒唐太宗從多個側面進行自我觀照??梢哉f,“十思”之鏡是一個多棱鏡。
D.“十思”的核心內容是正已安人,但具體又有所側重?!耙娍捎麆t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這兩條是勸皇帝勤勉政事,處置謹慎,不要怠惰。
(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
②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③左右有毀征阿黨親戚者,帝使溫彥博按訊,非是,然俾彥博行讓征。發(fā)布:2024/6/27 8:0:9組卷:0引用:0難度:0.5278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潔,近人犬,數(shù)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于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學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欲西入秦辭于荀卿曰:“斯聞得時無怠,今萬乘方爭時,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稱帝而治,此布衣馳騖之時而游說者之秋也。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為者,此禽鹿①視肉,人面而能強行者耳。故詬莫大于卑賤,而悲莫甚于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托于無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將西說秦王矣?!?br /> 至秦,會莊襄王卒,李斯乃求為秦相文信侯呂不韋舍人;不韋賢之,任以為郎。李斯因以得說秦王。秦王乃拜斯為長史,聽其計,陰遣謀士赍持金玉以游說諸侯,諸侯名士可下以財者,厚遺結之;不肯者,利劍刺之。離其君臣之計,秦王乃使其良將隨其后。秦王拜斯為客卿。
會韓人鄭國來間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覺。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間于秦耳,請一切逐客。”李斯議亦在逐中。斯乃上書勸諫。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復李斯官,卒用其計謀。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為皇帝,以斯為丞相。
(節(jié)選自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注】①禽鹿:禽獸。
文本二: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秦,而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萃跤脧垉x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jù)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節(jié)選自李斯《諫逐客書》)(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學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欲西入秦/
B.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學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大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欲西入秦/
C.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學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欲西入秦/
D.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學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欲西入秦/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卒,即死之意。古代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祿,士死曰卒,庶人死曰死。后來“卒”作為死的通稱。
B.舍人,可以是官職名,如“中書舍人”;戰(zhàn)國及漢初指王公貴族的侍從賓客,左右親近之人;宋元以來俗稱顯貴子弟為舍人。
C.客,文中泛指在秦國做官的外國人。秦有客卿之官,請其他諸侯國的人來秦國做官,其位為卿,而以客禮待之,故稱“客卿”。
D.商鞅,人名。古人有以居所或為官地方或封地等稱呼人的做法,“商鞅”,因功封于商,號商君,名鞅,故稱“商鞅”。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斯年輕時只是郡里的小吏,因見廁所里的老鼠和糧倉中的老鼠吃的食物和心態(tài)不同,悟出了一個人有沒有出息,是由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決定的道理。
B.李斯跟從荀卿學習帝王之術,后西入秦,成為呂不韋的門客,經(jīng)呂不韋推薦,得以輔助秦王,后來官至秦孝公的丞相。
C.因李斯上書勸諫,秦王下令廢除了驅逐客卿的詔令,李斯的官位也升到廷尉之職。秦國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戰(zhàn)爭,終于兼并了天下。
D.李斯認為正是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先前秦國國君能任用賢能的客卿,得到他們有力的輔助,才使秦國走向富強。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間于秦耳,請一切逐客。
②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秦,而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
(5)根據(jù)文本一,簡要概括李斯西入秦后能成為秦王客卿的原因。發(fā)布:2024/6/27 8:0:9組卷:7引用:3難度:0.52783.成語積累(辨析例句正誤)。
(1)戰(zhàn)戰(zhàn)兢兢
釋義:形容因害怕而微微發(fā)抖的樣子,也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
運用:他是一個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人,對別人的話總是半信半疑,總要反復詢問,這一點很不好。
(2)安然無恙
釋義:原指人平安沒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沒有受到任何損傷。
運用:牽腸掛肚的悲歡,起起落落的離合,相逢時來一句安然無恙,勝過一萬句我愛你。
(3)大快人心
釋義:指壞人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使大家非常痛快。
運用:山東陳春秀頂替案查明,處理結果大快人心。發(fā)布:2024/6/27 8:0:9組卷:4引用:0難度:0.72784.仿照示例,找出并解釋本課中《諫太宗十思疏》有古今異義現(xiàn)象的詞。
示例: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古義:樹木的根部,在土里的那部分。今義: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發(fā)布:2024/6/27 8:0:9組卷:6引用:0難度:0.52785.閱讀下列語段,并回答問題
王熙鳳作為《紅樓夢》中的一個重要人物,在第十五回“王鳳姐弄權鐵檻寺,秦鯨卿得趣饅頭庵”中,其形象與之前“黛玉進賈府”“協(xié)力寧國府”的章回相互呼應,既是賈府的管家,又是賈府的蛀蟲。請概述十五回中“鳳姐弄權”情節(jié)并分析鳳姐人物性格的多樣性與復雜性,150字左右。發(fā)布:2024/6/27 8:0:9組卷:8引用:2難度:0.72786.閱讀曹禺《雷雨》第一幕的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四鳳端茶,放樸園前?!?br /> 周樸園:四鳳,——(向周沖)你先等一等。(向四鳳)叫你給太太煎的藥呢?
魯四鳳:煎好了。
周樸園:為什么不拿來?
魯四鳳:(看繁漪,不說話)
繁漪:(覺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惡相)她剛才給我倒來了,我沒有喝。
周樸園:為什么?(停,向四鳳)藥呢?
繁漪:(快說)倒了,我叫四鳳倒了。
周樸園:(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鳳)藥還有么?
魯四鳳:藥罐里還有一點。
周樸園:(低而緩地)倒了來。
繁漪:(反抗地)我不愿意喝這種苦東西。
周樸園:(向四鳳,高聲)倒了來。
【四鳳走到左面倒藥。】
周沖:爸,媽不愿意,您何必這樣強迫呢?
周樸園:你同你母親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兒。
(向繁漪低聲)你喝了,就會完全好的。(見四鳳猶豫,指藥)送到太太那里去。
繁漪:(忍順地)好,先放在這兒。
周樸園:(①)不。你最好現(xiàn)在喝了它吧。
繁漪:(忽然)四鳳,你把它拿走。
周樸園:(②)喝了它,不要任性,當著這么大的孩子。
繁漪:(聲顫)我不想喝。
周樸園:沖兒,你把藥端到母親面前去。
周沖:(反抗地)爸!
周樸園:(③)去!
【周沖只好把藥端到繁漪面前。】
周樸園:說,請母親喝。
周沖:(拿著藥碗,手發(fā)顫,回頭,高聲)爸,您不要這樣。
周樸園:(高聲地)我要你說。
周萍:(低頭,至周沖前,低聲)聽父親的話吧,父親的脾氣你是知道的。
周沖:(無法,含著淚,向著母親)您喝吧,為我喝一點吧,要不然,父親的氣是不會消的。
繁漪:(懇求地)哦,留著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樸園:(④)繁漪,當了母親的人,處處應當替孩子著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體,也應當替孩子做個服從的榜樣。
繁漪;(四面看一看,望望樸園,又望望周萍。拿起藥,落下眼淚,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周樸園:萍兒,勸你母親喝下去。
周萍:爸!我——
周樸園:去,走到母親面前!跪下,勸你的母親。
【周萍走至繁漪面前。】
周萍:(求恕地)哦,爸爸!
周樸園:(高聲)跪下!
【周萍望繁漪和周沖;繁漪淚痕滿面,周沖身體發(fā)抖。】
周樸園:叫你跪下!
【周萍正向下跪?!?br /> 繁漪:(望著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現(xiàn)在喝?。猛?,喝了兩口,氣得眼淚又涌出來,她望一望樸園的峻厲的眼和苦惱著的周萍,咽下憤恨,一氣喝下)哦……哭著,由右邊飯廳跑下)
(有刪改)(1)文中①~④處是舞臺說明,選出依次填入最恰當?shù)囊豁?A.忽然嚴厲地 怒視 冷峻地 不高興地 B.冷峻地 怒視 不高興地 忽然嚴峻地 C.怒視 不高興地 忽然嚴峻地 冷峻地 D.不高興地 忽然嚴厲地 怒視 冷峻地
A.這場戲的中心事件是周樸園逼迫繁漪喝藥。
B.這場戲的矛盾沖突是周樸園家長專制和繁漪爭取自由的斗爭。
C.這場戲的高潮部分是周沖反抗父親失敗,求繁漪喝藥。
D.繁漪最后喝下藥的主要原因是怕和自己有曖昧關系的周萍給自己下跪。
(3)繁漪是《雷雨》全劇的中心人物之一,她以與周萍亂倫來反抗周樸園的家長專制。在喝藥這場戲的舞臺說明中,繁漪幾次望周樸園和周萍,請簡要分析她望周樸園和望周萍時的不同心理。
(4)從文中找出表現(xiàn)周樸園逼迫繁漪喝藥的主要原因的那句臺詞,并分析句子的深沉含義及其中透露出的周樸園的人物形象。發(fā)布:2024/6/27 8:0:9組卷:4引用:4難度:0.52787.詞語辨析。
(1)聲明 申明填
一
填①只是我得跟您預先
②王前光在記者招待會上,為了揭露真相,公開辨
一
辨聲明:作動詞時,指公開地宣布、說明,并表明嚴正的立場和態(tài)度或說明真相;作名詞時,指聲明的文告。
申明:鄭重說明,重在說明,以說服對方。填
一
填①為了避免我們的談話被人家誤解
②他事先沒有充分地調查研究,辨
一
辨以至:表示在時間、數(shù)量、程度、范圍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的開頭,表示由于上文所說的動作、情況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結果。
以致:有“因而造成”“致使”的意思,表示由于前面所說的原因而造成某種結果,多指不良結果或者不希望出現(xiàn)的結局。發(fā)布:2024/6/27 8:0:9組卷:6引用:1難度:0.72788.《諫太宗十思疏》有哪些成語?請至少寫出五個。
發(fā)布:2024/6/27 8:0:9組卷:1引用:0難度:0.52789.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各題。
桂枝香?金陵懷古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登臨送目”句切題,籠罩全篇;“正故國”“天氣”兩句,言地點、時令與天氣,瑟瑟秋風,萬物凋零,呈現(xiàn)出一種“悲秋”的氛圍。
B.“征帆”以下三句,“殘陽”“西風”,具有典型的秋日景物特點,“酒旗”“歸帆”暗寫行旅人,由景物寫到人的活動,畫面生動。
C.“彩舟”“星河”兩句,色彩對比鮮明,動靜相生,與王勃的《滕王閣序》中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異曲同工。
D.結尾三句,用典精妙,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之意,直指商女,譴責其醉生夢死,思想內容深刻。
(2)南宋詞人張炎在《詞源?意趣》中評價這首詞“清空中有意趣”,意思是說,這首詞避免重蹈前人寫景與立意,尋找新的趣味。請作簡要分析。發(fā)布:2024/6/27 8:0:9組卷:6引用:3難度:0.6279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艷曲警芳心 那一日正當三月中浣①,早飯后,寶玉攜了一套《會真記》②,走到沁芳閘橋邊桃花底下一塊石上坐著。展開《會真記》,從頭細玩。正看到“落紅成陣”,只見一陣風過,把樹頭上桃花吹下一大半來,落的滿身滿書滿地皆是。寶玉要抖將下來,恐怕腳步踐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來至池邊,抖在池內。那花瓣浮在水面,飄飄蕩蕩,竟流出沁芳閘去了。
回來只見地下還有許多。寶玉正踟躕間,只聽背后有人說道:“你在這里作什么?”寶玉一回頭,卻是林黛玉來了,肩上擔著花鋤,鋤上掛著紗囊,手內拿著花帚。寶玉笑道:“好,好,來把這個花掃起來,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這里的水干凈,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臟的臭的混倒,仍舊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個花冢,如今把他掃了,裝在這絹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過隨土化了,豈不干凈?!?br /> 寶玉聽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書,幫你來收拾。”黛玉道:“什么書?”寶玉見問,慌的藏之不迭,便說道:“不過是《中庸》《大學》?!摈煊裥Φ溃骸澳阌衷谖腋芭怼3迷鐑航o我瞧瞧,好多著呢?!睂氂竦溃骸昂妹妹?,若論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別告訴別人去。真真這是好書!你要看了,連飯也不想吃呢?!币幻嬲f,一面遞了過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書來瞧,從頭看去,越看越愛看,不到一頓飯工夫,將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覺詞藻警人,余香滿口。雖看完了書,卻只管出神,心內還默默記誦。寶玉笑道:“妹妹,你說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寶玉笑道:“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③”林黛玉聽了,不覺帶腮連耳通紅,登時直豎起兩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兩只似睜非睜的眼,微腮帶怒,薄面含嗔,指寶玉道:“你這該死的胡說!好好的把這淫詞艷曲弄了來,還學了這些混話來欺負我。我告訴舅舅舅母去。”說到“欺負”兩個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兒紅了,轉身就走。寶玉著了急,向前攔住說道:“好妹妹,千萬饒我這一遭。原是我說錯了。若有心欺負你,明兒我吊在池子里,教個癩頭黿吞了去,變個大忘八,等你明兒做了‘一品夫人’病老歸西的時候,我往你墳上替你馱一輩子的碑去?!闭f的林黛玉嗤的一聲笑了,揉著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嚇得的這個調兒,還只管胡說。呸,原來是苗而不秀,是個銀樣蠟槍頭。④”寶玉聽了,笑道:“你這個呢?我也告訴去?!绷主煊裥Φ溃骸澳阏f你會過目成誦,難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寶玉一面收書,一面笑道:“正經(jīng)快把花埋了罷,別提那個了?!倍吮闶帐奥浠?,正才掩埋妥協(xié),只見襲人走來,說道:“那里沒找到,摸在這里來。那邊大老爺身上不好,姑娘們都過去請安,老太太叫打發(fā)你去呢??旎厝Q衣裳去罷。”寶玉聽了,忙拿了書,別了黛玉,同襲人回房換衣不提。
這里林黛玉見寶玉去了,又聽見眾姊妹也不在房,自己悶悶的。正欲回房,剛走到梨香院墻角上,只聽墻內笛韻悠揚,歌聲婉轉。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個女孩子演習戲文呢。只是林黛玉素習不大喜看戲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兩句只吹到耳內,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绷主煊衤犃耍挂彩指锌p綿,便止住步側耳細聽,又聽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甭犃诉@兩句,不覺點頭自嘆,心下自思道:“原來戲上也有好文章??上廊酥恢磻颍幢啬茴I略這其中的趣味?!毕氘?,又后悔不該胡想,耽誤了聽曲子。再側耳時,只聽唱道:“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聽了這兩句,不覺心動神搖。又聽道“你在幽閨自憐”⑤等句,亦發(fā)如醉如癡,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塊山子石上,細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個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見古人詩中有“水流花謝兩無情”之句,再又有詞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之句,又兼方才所見《西廂記》中“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之句,都一時想起來,湊聚在一處。仔細忖度,不覺心痛神馳,眼中落淚。
《選自《紅樓夢》第二十三回)【注】①中浣:指每月的中旬。②《會真記》:唐代元稹作的傳奇小說《鶯鶯傳》。因文中有“會真”詩三十韻,故又稱《會真記》。金、元人把其中的故事演為諸宮調和雜劇,名為《西廂記》,這里指元代王實甫的雜劇《西廂記》。③傾國傾城貌:金批本《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張生稱自己是“多愁多病身”,鶯鶯是“傾國傾城貌”。④“苗而不秀”兩句即中看不中用的意思,語出《西廂記》金批本第四本第二折。⑤“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你在幽閨自憐”等句見《牡丹亭?驚夢》。
(1)下列對文本內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恐腳步踐踏落花,于是寶玉兜了花瓣抖入池內,后來更建議林黛玉用花帚掃落花且撂入水池里,這體現(xiàn)了寶玉愛花惜花的人物形象。
B.寶玉深知自己該讀《中庸》《大學》之類的書,但仍偷偷地閱讀禁書《西廂記》,這表現(xiàn)了寶玉心行不一、紈绔不學好的性格特點。
C.“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此語原是《西廂記》中張生初見崔鶯鶯的內心獨白,寶玉借此向黛玉表達情意。
D.黛玉怒寶玉欺負于她,說起“欺負”兩字,眼圈又紅了,心酸不已。黛玉雖對寶玉也有意但寶玉言語曖昧輕浮,黛玉覺得受到了傷害。
(2)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
A.黛玉豎眉瞪眼,怒嗔,轉身就走,要到賈政和王夫人跟前告狀,這樣既可以躲開口無遮攔的賈寶玉,又能避免這個敏感的話題繼續(xù)進行下去。
B.選文最后一段,講述了黛玉聽曲的情節(jié),作者以生動細膩的筆觸,重點描寫了黛玉的語言變化,完整地描繪出一幅在藝術欣賞中產(chǎn)生共鳴的畫面。
C.“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在幽閨自憐”等戲句,讓林黛玉想到自己父母已逝,其孤身一人寄人籬下,無人傾訴衷腸,便“站立不住”。
D.從讀《西廂記》到賞《牡丹亭》,層層推進,黛玉對自己命運的認識一步步模糊起來,這于花柳繁華之時唱出的悲歌傷曲,實在是令其痛心疾首。
(3)請結合文本分析林黛玉的形象。
(4)林黛玉喜看《西廂記》,自覺其詞藻警人,余香滿口,然后面又說它是淫詞艷曲,請結合文本分析其中的原因。發(fā)布:2024/6/27 8:0:9組卷:5引用:3難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