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統(tǒng)編版: 必修下冊
教材版本
統(tǒng)編版 人教新版 蘇教新版 魯人新版 粵教新版 語文新版 北師大新版 華師大版
年級
必修上冊 必修下冊 選擇性必修上冊 選擇性必修中冊 選擇性必修下冊
更多>>
已完結
三輪復習 專項突破 強化訓練
瀏覽次數(shù):682 更新:2025年03月27日
已完結
熱點預測 中考復習 難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509 更新:2025年03月20日
  • 2901.字正腔圓讀字音。
    (1)契
     
    (2)慫恿
     
     
    (3)譏
     
    (4)安然無
     
    (5)削 鉛筆
     

          
     
    (6)濟
     

          
     
    (7)稽
     

     

    發(fā)布:2024/6/7 8:0:9組卷:2引用:0難度:0.8
  • 2902.《紅樓夢》中,大觀園是作者著力創(chuàng)造與描繪的典型環(huán)境,對小說深層題旨、人物命運建構、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等頗具意義。園中怡紅院富麗堂皇,花團錦簇;瀟湘館鳳尾森森,龍吟細細;蘅蕪苑花木全無,異草芬芳;還有秋爽齋、稻香村、櫳翠庵;等等,這些居所設施莫不體現(xiàn)著作者對小說人物與環(huán)境關系的思考。請你任選大觀園中的一處居所,談談該居所與某個人物形象塑造的關系。(不少于200字)

    發(fā)布:2024/6/7 8:0:9組卷:1引用:0難度:0.7
  • 2903.細讀課文《促織》“未幾,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一段,從文中選出能體現(xiàn)成名心理變化的單音詞,依次填入橫線內。
          成名聽說兒子誤斃促織則
     
    ,得子尸于井則轉而為
     
    ,見子氣息懾然則轉而為
     
    ,但蟋蟀籠虛則又轉而為
     
    。忽聞門外蟲鳴則既
     
     
    ,然見促織短小則認為它
     
    ;視之,意似良,又轉而為
     
    。將獻公堂,不知能否合官老爺之意,心中又
     

    發(fā)布:2024/6/7 8:0:9組卷:3引用:0難度:0.8
  • 2904.閱讀下面《紅樓夢》節(jié)選文字,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賈母這邊說聲“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弊约簠s鼓著腮不語。
          眾人先是發(fā)怔,后來一聽,上上下下都哈哈地大笑起來。史湘云撐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叫“噯喲”;寶玉早滾到賈母懷里,賈母笑的摟著寶玉叫“心肝”……
    (節(jié)選自《紅樓夢》第四十回)      面對劉姥姥的扮丑自嘲,在場眾人笑態(tài)各異,但曹雪芹卻對寶釵不著一字。有人推測,此時薛寶釵應是“欲笑而抑住不笑”,請根據(jù)人物性格特點,并結合原著相關內容簡要說明推測成立的理由。

    發(fā)布:2024/6/7 8:0:9組卷:3引用:2難度:0.5
  • 290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辨奸論
    蘇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勢之相因,其疏闊而難知,變化而不可測者,孰與天地陰陽之事。而賢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惡亂其中,而利害奪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見王衍,曰:“誤天下蒼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陽見盧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孫無遺類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見者。以吾觀之,王衍之為人,容貌言語,固有以欺世而盜名者。然不忮不求,與物浮沉。使晉無惠帝,僅得中主,雖衍百千,何從而亂天下乎?盧杞之奸,固足以敗國;然而不學無文,容貌不足以動人,言語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從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誦孔、老之言,身履夷、齊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與造作言語,私立名字,以為顏淵孟軻復出;而陰賊險狠,與人異趣。是王衍、盧杞合而為一人也,其禍豈可勝言哉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豈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鮮不為大奸慝。豎刁、易牙、開方是也。以蓋世之名,而濟其未形之患,雖有愿治之主,好賢之相,猶將舉而用之,則其為天下患,必然而無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孫子曰:“善用兵者,無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則吾言為過而斯人有不遇之嘆孰知禍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將被其禍而吾獲知言之名悲夫
    [注]①忮(zhì):嫉妒。②慝(tè):邪惡,罪惡,惡念。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使斯人而不用也/則吾言為過而斯人/有不遇之嘆/孰知禍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將被其禍而吾獲知/言之名/悲夫
    B.使斯人而不用也/則吾言為過/而斯人有不遇之嘆/孰知禍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將被/其禍而吾獲/知言之名/悲夫
    C.使斯人而不用也/則吾言為過/而斯人有不遇之嘆/孰知禍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將被其禍/而吾獲知言之名/悲夫D.使斯人而不用也/則吾言為過而斯人/有不遇之嘆/孰知禍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將被其禍/而吾獲知言之名/悲夫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月暈,指月亮周圍出現(xiàn)的光圈,“月暈而風”是古人得出的氣象諺語,說的是月光照射在云層上而出現(xiàn)了光環(huán)就要刮風。
    B.陰陽,是簡樸而博大的道家哲學概念,把萬事萬物概括為“陰”“陽”兩個對立范疇,并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世界的運動、變化。
    C.顏淵,是孔子得意的門生,一生做官,退休后簡居陋巷,孔子對他稱贊最多,贊其好學、仁人。
    D.孫子,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尊稱“兵圣”,又稱“兵家至圣”,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洵認為世間人事的變遷、情理和形勢的互相依賴等雖然疏闊難知,但和天地陰陽(等自然現(xiàn)象)的變化相比較,后者更難以讓人理解。
    B.盧杞不學無術,容貌一般,說話的水平也很平常,之所以成為奸臣,敗壞國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唐德宗的鄙陋昏庸,用人不當。
    C.當時一些人穿奴仆穿的衣服,吃豬狗的食物,也不梳洗打扮,卻大談《詩經(jīng)》《尚書》,作者說,只要行事不合乎人情的,就不是大奸大惡的人。
    D.作者引用孫子的話,“善用兵者,無赫赫之功”,意在表明,社會上有一種人故意制造“顯赫功績”,沽名釣譽,從而欺騙世人以求得到重用。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使晉無惠帝,僅得中主,雖衍百千,何從而亂天下乎?
    ②是王衍、盧杞合而為一人也,其禍豈可勝言哉!
    (5)為什么作者認為山巨源對王衍的預料或許有不完全正確的地方?請簡要概括。

    發(fā)布:2024/6/7 8:0:9組卷:2引用:0難度:0.5
  • 290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程偉元與高鶚對《紅樓夢》后四十回的來龍去脈說得清楚明白。后四十回曹雪芹原稿是程偉元多年從藏書家以及故紙堆中取得二十多卷,后于鼓擔上發(fā)現(xiàn)十余卷,乃重金購之。原稿多處殘缺,因邀高鶚修補,乃成全書。張問陶與高鶚鄉(xiāng)試同年,他贈高鶚的詩《贈高蘭墅鶚同年》有“艷情人自說紅樓”句,其注:“《紅樓夢》八十回以后,俱蘭墅所補。”胡適拿住這項證據(jù),斷定后四十回是高鶚“補寫”的。
          胡適認為《紅樓夢》后四十回乃高鶚續(xù)作的評斷,由幾代紅學家如俞平伯、周汝昌等發(fā)揚光大,變成了紅學界的主流論調。后四十回的情節(jié)、人物、主題、文字風格等通通受到嚴厲批評。小說家張愛玲甚至以“《紅樓夢》未完”為人生三大恨之一。
          不同意胡適等人對后四十回看法的,也大有人在。林語堂認為后四十回不可能是高鶚續(xù)作,高鶚只是參與了后四十回的修補工作。事實上,胡適雖然斷定《紅樓夢》后四十回是高鶚偽托補作,但他并未否定后四十回悲劇結局的藝術成就:“高鶚居然忍心害理的教黛玉病死,教寶玉出家,作一個大悲劇的結束,打破中國小說的團圓迷信。這一點悲劇眼光,不能不令人佩服?!?br />      世界上偉大的經(jīng)典小說似乎還找不出一部是由兩位或兩位以上的作者合著而成的。高鶚現(xiàn)存詩文有一定的水準,但并未顯露像曹雪芹在《紅樓夢》里那樣驚世的才華。
          高鶚并未留下白話文作品,不知他小說中白話文駕馭能力如何。高鶚的身世與曹雪芹大不同,《紅樓夢》是曹雪芹帶有自傳性的小說,是他的《追憶似水年華》,全書充滿了對舊日繁華的追念,尤其是后半部寫賈府之衰,作者哀憫之情躍然紙上,似乎很難想象高鶚寫出如此真摯動人的個人情感來。何況前八十回已撒下天羅地網(wǎng),千頭萬緒,換一個作者,怎么可能把那些長長短短的線索一一接榫,前后貫徹。人物語調一致,就是一個難上加難的問題。前八十回賈母與后四十回的賈母說話口氣,絕對是同一人物?!都t樓夢》第五回把書中主要人物命運結局,以及賈府興衰早已用詩謎判詞點明了,后四十回大致也遵從這些預言。至于有些批評認為前八十回與后四十回文字風格有差異,這也很正常,因為前八十回寫賈府之盛,文字應當華麗,后四十回寫賈府之衰,文字自然比較蕭疏,這是應情節(jié)所需。其實自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風流,美優(yōu)伶斬情歸水月”,抄檢大觀園后,晴雯譴讒屈死,芳官等被逐,大觀園驟然傾頹,小說的基調已經(jīng)開始轉向暗淡凄涼,所以前八十回與后四十回的語調風格并非一刀兩斷,而是漸漸轉換的。
          后四十回的文字風采、藝術價值絕對不輸前八十回。如黛玉之死、寶玉出家,這兩場關鍵情節(jié),寫得哀婉纏綿、遼闊蒼茫,如圖兩根梁柱把整本書像一座高樓牢牢撐住,使得小說的結局,釋放出巨大的悲劇力量。前八十回寫賈府之盛,寫得再好,也只是替后四十回賈府之衰所作的鋪墊。
    (摘編自白先勇《正本清源說紅樓》)材料二:
          關于高鶚是“作偽”或是“修補”的大問題,范寧先生跋語中有一段如下:
          通過這個抄本,我們大體可以解決后四十回的續(xù)寫作者問題。自從有人根據(jù)張問陶《船山詩草》中的贈高鶚詩“艷情人自說紅樓”的自注說:“《紅樓夢》八十回后皆蘭墅所補?!闭J定續(xù)作者高鶚,并說程偉元刻本序言,是故弄玄虛,研究《紅樓夢》的人,便大都接受這個說法。但是近年來許多新的材料發(fā)現(xiàn),研究者對高鶚續(xù)書日漸懷疑起來,轉而相信程、高本人的話了。這個抄本在這方面,提供了一些材料,我們看到后四十回也和前八十回一樣,原先就有底稿。高鶚在這個底稿上面,做了一些文字的加工。這底稿的寫作時間,應在乾隆甲辰(1784)以前。因為庚辰(1760)鈔本的二十二回末頁,有畸笏叟乾隆丁亥(1767)夏間的一條批說:“此回未成而芹逝矣。”仍保留著殘闕的形式,但到甲辰夢覺主人序鈔本時,就給補寫完整了??梢娺@補寫的人,對寶釵后期生活是清楚的。這就是說,后四十回所寫寶釵生活的文字,這位補寫的人見到過?;蛘吆笏氖鼐故浅鲇谒蝗说氖止P,也很可能。因此,張問陶所說的“補”,只是修補而已。
          這正與我的解釋“補”字相符。這證明高鶚的冤枉,至少他不是“寫”,而是“補”。他未嘗作偽,而有底本作依據(jù),前八十回及后四十回一樣。我很懷疑,此稿雖稱為“高鶚手定本”,但是詳看所添補,確為于紅樓本事極熟悉的人。那么講,所謂添補又非出高鶚手。我傾于相信,很可能是雪芹自己的手筆。況且稿本卷前題“己卯秋月堇堇重訂”。己卯是庚辰前一年?!拜馈保值浣鉃椤巴燎邸?,生于水者為芹,生于土者為堇。這個假定,關系太大了,看筆跡與我們所知或是雪芹手跡的“空空道人”四字相似,又高鶚所題僅說“閱過”而已。
    (摘編自林語堂《說高鶚手定的<紅樓夢>稿》)(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一項是
     

    A.張問陶在贈給高鶚詩注中的“補”字成為了人們對《紅樓夢》后四十回作者是不是高鶚的爭論源頭。
    B.關于高鶚是對《紅樓夢》續(xù)作還是修補的問題,紅學界歷來爭論不休,但是都能夠找到相應的證據(jù)。
    C.《紅樓夢》第五回中的詩謎判詞在后四十回大致得到驗證,這是判定該書前后作者一致的無可爭辯的依據(jù)。
    D.林語堂傾向于高鶚手定本上的添補有可能出自曹雪芹本人之手,因為添補者對紅樓本事極為熟悉。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程偉元、高鶚從藏書家及故紙堆中取得二十多卷,又于鼓擔上發(fā)現(xiàn)十余卷,這是苦心求索的必然。
    B.張愛玲以《紅樓夢》未完為人生三大恨之一,表明她對《紅樓夢》后四十回的文學成就極為不滿。
    C.《紅樓夢》后四十回延續(xù)了前八十回的悲劇性,這一藝術實踐贏得包括胡適在內的眾多評論者佩服。
    D.材料二中林語堂引用范寧先生跋語中關于“補”的闡釋,為后文自己的見解和假定提供有力的參考。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最能支持“高鶚不是《紅樓夢》后四十回續(xù)作者”觀點的一項是
     

    A.黛玉死而其志漸決。然尚屢失于寶釵,幾敗于五兒,屢蹶屢振,而終獲最后之勝利。讀者觀自九十八回以至百二十回之事實,其解脫之行程,精進之歷史,明了精切何如哉?。愐。?br />B.但是以全書結構看,這書萬萬不是出于兩人。作者寫第一回的時候,全書結構,已了然在胸;不是隨隨便便,一回一回的寫下去的,所以才有這樣精密的結構。(陳獨秀)
    C.沒有后四十回我們便無法估價這本小說的偉大,那么,對后四十回進行批評攻擊并且僅僅根據(jù)前八十回來褒獎作者,我認為這是文學批評中一種不誠實的做法。(夏志清)
    D.后四十回雖數(shù)量止初本之半,而大故迭起,破敗死亡相繼,與所謂‘食盡鳥飛獨存白地’者頗符,惟結末又稍振。(魯迅)
    (4)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
    (5)關于《紅樓夢》后四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還是高鶚的問題,學術界一直存有爭議。對這個問題你的觀點是什么?請結合材料加以分析。

    發(fā)布:2024/6/6 8:0:9組卷:27引用:15難度:0.6
  • 290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題。
    文本一:
    裝在套子里的人
    契訶夫
          別里科夫跟我同住在一所房子里。他的臥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掛著帳子。他一上床,就拉過被子來蒙上腦袋。房里又熱又悶,風推著關緊的門,爐子里嗡嗡地叫,廚房里傳來嘆息聲——不祥的嘆息聲……他躺在被子底下,戰(zhàn)戰(zhàn)兢兢,深怕會出什么事,深怕小賊溜進來。
          可是,這個裝在套子里的人,差點結了婚。有一個新的史地教員,一個原籍烏克蘭,名叫密哈益?沙維奇?柯瓦連科的人,派到我們學校里來了。他是帶著他姐姐華連卡一起來的。后來,由于校長太太的盡力撮合,華連卡開始對我們的別里科夫明白地表示好感了。在戀愛方面,特別是在婚姻方面,慫恿總要起很大的作用的。人人——他的同事和同事的太太們——開始向別里科夫游說:他應當結婚。況且,華連卡長得不壞,招人喜歡;她是五等文官的女兒,有田產(chǎn);尤其要緊的,她是第一個待他誠懇而親熱的女人。于是他昏了頭,決定結婚了。
          但是華連卡的弟弟從認識別里科夫的第一天起,就討厭他。
          現(xiàn)在,您聽一聽后來發(fā)生的事吧。有個促狹鬼畫了一張漫畫,畫著別里科夫打了雨傘,穿了雨鞋,卷起褲腿,正在走路,臂彎里挽著華連卡;下面綴著一個題名《戀愛中的anthropos》。您知道,那神態(tài)畫得像極了。那位畫家一定畫了不止一夜,因為男子中學和女子中學里的教師們、神學校的教師們、衙門里的官兒,全接到一份。別里科夫也接到一份。這幅漫畫弄得他難堪極了。
          我們一塊兒走出了宿舍。那天是五月一日,禮拜天,學生和教師事先約定在學校里會齊,然后一塊兒走到城郊的一個小林子里去。我們動身了,他臉色發(fā)青,比烏云還要陰沉。
          “天下竟有這么歹毒的壞人!”他說,他的嘴唇發(fā)抖了。
          我甚至可憐他了。我們走啊走的,忽然間,柯瓦連科騎著自行車來了,他的后面,華連卡也騎著自行車來了,漲紅了臉,筋疲力盡,可是快活,興高采烈。
          “我們先走一步!”她嚷道,“多可愛的天氣!多可愛,可愛得要命!”
    他倆走遠,不見了。別里科夫臉色從發(fā)青變成發(fā)白。他站住,瞧著我?!?br />      “這是怎么回事?或者,也許我的眼睛騙了我?難道中學教師和小姐騎自行車還成體統(tǒng)嗎?”
          “這有什么不成體統(tǒng)的?”我問,“讓他們盡管騎他們的自行車,快快活活地玩一陣好了。”
          “可是這怎么行?”他叫起來,看見我平心靜氣,覺得奇怪,“您在說什么呀?”
          他似乎心里亂得很,不肯再往前走,回家去了。
          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從他的臉色分明看得出來他病了。還沒到放學的時候,他就走了,這在他還是生平第一回呢。他沒吃午飯。將近傍晚,他穿得暖暖和和的,到柯瓦連科家里去了。華連卡不在家,就只碰到她弟弟。
          “請坐!”柯瓦連科冷冷地說,皺起眉頭。別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鐘光景,然后開口了:
          “我上您這兒來,是為要了卻我的一樁心事。我煩惱得很,煩惱得很。有個不懷好意的家伙畫了一張荒唐的漫畫,畫的是我和另一個跟您和我都有密切關系的人。我認為我有責任向您保證我跟這事沒一點關系?!覜]有做出什么事來該得到這樣的譏誚——剛好相反,我的舉動素來在各方面都稱得起是正人君子。”
          柯瓦連科坐在那兒生悶氣,一句話也不說。別里科夫等了一會兒,然后壓低喉嚨,用悲涼的聲調接著說:
          “另外我有件事情要跟您談一談。我在這兒做了多年的事,您最近才來,既然我是一個比您年紀大的同事,我就認為我有責任給您進一個忠告。您騎自行車,這種消遣,對青年的教育者來說,是絕對不合宜的!”
          “怎么見得?”柯瓦連科問。
          “難道這還用解釋嗎,密哈益?沙維奇?難道這不是理所當然嗎?如果教師騎自行車,那還能希望學生做出什么好事來?他們所能做的就只有倒過來,用腦袋走路了!既然政府還沒有發(fā)出通告,允許做這種事,那就做不得。昨天我嚇壞了!我一看見您的姐姐,眼前就變得一片漆黑。一位小姐,或者一個姑娘,卻騎自行車——這太可怕了!”
          “您到底要怎么樣?”
          “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密哈益?沙維奇。您是青年人,您前途遠大,您的舉動得十分十分小心才成;您卻這么馬馬虎虎,唉,這么馬馬虎虎!您穿著繡花襯衫出門,人家經(jīng)常看見您在大街上拿著書走來走去;現(xiàn)在呢,又騎什么自行車。校長會聽說您和您姐姐騎自行車的,然后,這事又會傳到督學的耳朵里……這還會有好下場嗎?”
          “講到我姐姐和我騎自行車,這可不干別人的事?!笨峦哌B科漲紅了臉說,“誰要來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滾!”
          別里科夫臉色蒼白,站起來。
          “您用這種口吻跟我講話,那我不能再講下去了?!彼f,“我請求您在我面前談到上司的時候不要這樣說話;您對上司應當尊敬才對?!?br />      “難道我對上司說了什么不好的話?”柯瓦連科問,生氣地瞧著他,“請您躲開我。我是正大光明的人,不愿意跟您這樣的先生講話。我不喜歡那些背地里進讒言的人?!?br />      別里科夫心慌意亂,匆匆忙忙地穿大衣,臉上帶著恐怖的神情。這還是他生平第一回聽到別人對他說這么不客氣的話。
          “隨您怎么說,都由您好了?!彼幻孀叱鲩T道,到樓梯口去,一面說,“只是我得跟您預先聲明一下:說不定有人偷聽了我們的談話了,為了避免我們的談話被人家誤解以致鬧出什么亂子起見,我得把我們的談話內容報告校長——把大意說明一下。我不能不這樣做?!?br />      “報告他?去,盡管報告去吧!”
          柯瓦連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領,使勁一推,別里科夫就連同他的雨鞋一齊乒乒乓乓地滾下樓去。樓梯又高又陡,不過他滾到樓下卻安然無恙,站起來,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鏡碎了沒有??墒?,他滾下樓的時候,偏巧華連卡回來了,帶著兩位女士。她們站在樓下,怔住了。這在別里科夫卻比任何事情都可怕。我相信他情愿摔斷脖子和兩條腿,也不愿意成為別人取笑的對象。是啊,這樣一來,全城的人都會知道這件事,還會傳到校長耳朵里去,還會傳到督學耳朵里去。哎呀,不定會鬧出什么亂子!說不定又會有一張漫畫,到頭來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有刪改)文本二:
          寫實小說努力營造符合現(xiàn)實的邏輯,在富于生活實感的藝術世界中,塑造符合真實生活樣態(tài)的藝術形象。它以藝術虛構的假造成逼似生活的真,以訴諸想象的藝術幻象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獲得一種真實感、親切感和貼近感,從而受到深深的感染。
          寫意藝術則需要變形,需要荒誕。如果說寫實小說緊貼著生活真實的樣態(tài),是再現(xiàn)的藝術,那么寫意小說則往往通過夸張變形,甚至是荒謬怪誕的內容,表達思想,是表現(xiàn)的藝術。它突破生活樣態(tài),違逆現(xiàn)實邏輯,取得了藝術表現(xiàn)更大的自由??▽凇端囆g形態(tài)學》中寫道:“逼真的原則本身限制束縛體現(xiàn)某類觀念的需要……那幻想就獲得擺脫現(xiàn)實生活的邏輯和創(chuàng)造幻想的權利。”寫意小說的作家正是利用這一權利,為所要表現(xiàn)的精神、觀念、情感——即所謂“意”——創(chuàng)造出種種不可思議的形象。在“意”和“象”之間建立強有力的藝術關系和聯(lián)系,使前者得到充分巧妙的藝術表現(xiàn)。
    (1)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祥的嘆息聲”中既有別里科夫戰(zhàn)戰(zhàn)兢兢、深怕會出什么事的膽小,也有什么事都會讓他心慌得很的多疑。
    B.極力維護現(xiàn)狀的別里科夫偶爾也會從套子里鉆出來呼吸,他決定結婚,意味著他對生活的渴望,是走出“套子”的嘗試。
    C.為了避免自己和柯瓦連科的談話被人誤解以致鬧出什么亂子來,別里科夫慎重地選擇向上匯報,這是一種善意的通告。
    D.契訶夫運用直白、生活化的語言來表現(xiàn)華連卡的浪漫氣息與生命活力,與別里科夫的猥瑣、膽小、迂腐的性格形成鮮明對比。
    (2)下列與文本有關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契訶夫用比喻代替詳細的肖像描寫,是為了塑造像別里科夫這一類“套中人”的群體的形象。
    B.作者對別里科夫這個小人物的批判多于同情,因為別里科夫是沙皇專制制度的忠實衛(wèi)道士。
    C.寫實小說塑造的形象符合真實生活樣態(tài),寫意小說則往往通過夸張變形等手法來突破生活樣態(tài)。
    D.《祝?!贰读纸填^風雪山神廟》屬于典型的寫實小說,《百合花》《哦,香雪》是典型的寫意小說。
    (3)請簡要分析文本一中別里科夫相關的心理活動。
    (4)根據(jù)你對文本二“寫實”“寫意”的理解,分析文本一的寫實與寫意。

    發(fā)布:2024/6/6 8:0:9組卷:5引用:2難度:0.5
  • 290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材料一:
          (宋仁宗)慶歷三年正月春癸巳,元昊上書請和時西鄙用兵日久帝心之乃密詔龐籍招納之籍遣李文貴還以通意,元昊聞之大喜,仍使文貴至延州議和,然猶倔強不肯削僭號,且云:“如日方中,止可順天西行,安可逆天東下?”籍以其言未服,乃令自請。詔籍復書許之。元昊知朝廷許和有緒,乃遣其六宅使賀從勖與文貴至延州上書,自稱“男邦泥定國兀卒,上書父大宋皇帝”。籍送使者闕下。
          夏四月癸卯,賀從勖至京師,帝命著作佐郎邵良佐如夏州,許冊封元昊為夏國主,歲賜絹十萬匹,茶三萬斤。富弼言:“元昊臣契丹而不臣我朝,則是謂契丹無敵于天下矣。須令稱臣,乃可許和?!辈滔逡嘌裕骸霸蛔苑Q兀卒,既又譯為吾祖,特以侮慢朝廷。使朝廷賜之詔而亦曰吾祖,是何等語邪!不可許其請。”帝皆不聽。時元昊倚契丹,邀索無厭,晏殊等厭兵,將一切從之。韓琦力陳其不便,帝嘉納之。良佐至夏州,元昊亦遣嘉鼎聿舍、張延壽等來議和及歲幣。
          四年五月,元昊復遣使上誓表,乞畫番、漢所居中為界,于內聽筑城堡;凡歲賜銀、綺、絹、茶二十五萬五千,乞如常數(shù);乞頒誓詔,世世遵守,永以為好。帝遣使賜元昊詔,從之。十二月,遣尚書員外郎張子奭充冊禮使,冊元昊為夏國主。仍賜對衣、黃金帶、銀鞍勒馬、銀二萬兩、絹二萬匹、茶三萬斤;金涂銀印,文曰:“夏國主印?!奔s稱臣,奉正朔;許自置官屬;使至其國,相見用賓客禮;置榷場于保安軍及高平砦;命國子博士高良夫等會夏人畫疆界。然朝廷使往,止留館宥州,終不復至興、靈,而元昊帝其國中自若也。
    (選自《宋史通鑒紀事本末卷三十?夏元昊拒命》,有刪節(jié))材料二: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節(jié)選自蘇洵《六國論》)(1)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
    元昊上書A請和B時C西鄙用兵D日久E帝心F厭之G乃密詔H龐籍I招納之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闕,本指建在宮殿門前兩邊的大型建筑物。后轉指帝王的住所,即宮殿?!瓣I下”就是宮闕之下,帝王所居的宮殿之下,這里借指京城。
    B.癸卯,干支紀日。干支紀日法是使用天干地支相配記錄日序的方法。從甲子開始到癸亥結束,六十天為一周,周而復始,循環(huán)記錄。
    C.厭,這里是“厭惡、討厭”的意思,與《燭之武退秦師》中“夫晉,何厭之有?”中的“厭”意義不相同。
    D.六國,指的是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六國與秦國并稱為戰(zhàn)國七雄。
    (3)下列對材料一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元昊派人到延州議和,卻不肯放棄帝號,并出言不遜。在之后的延州上書中,他雖然認宋皇帝為長輩,但卻自稱“兀卒”,有故意侮辱大宋之嫌。
    B.在談判議和的過程中,宋臣們的態(tài)度不一致:富弼、蔡襄等人主張對西夏要強硬;晏殊、韓琦等人主張滿足西夏的一切請求。
    C.宋和夏達成了議和協(xié)定:宋冊封元昊為夏國主,宋每年賜給夏大量銀、綺、絹、茶,設置邊境交易場所,劃定雙方邊界等。
    D.夏雖表面向宋稱臣,奉宋為正統(tǒng),但在夏國國內,元昊卻依舊自稱為帝。宋每次派使者前往,夏都在宥州接待,宋使者根本進不了興州、靈州。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如日方中,止可順天西行,安可逆天東下?
    ②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5)材料一“慶歷和議”是中國有名的歷史事件,可視為蘇洵寫《六國論》的背景之一。請結合兩則材料內容,簡述材料二的寫作意圖。

    發(fā)布:2024/6/6 8:0:9組卷:22引用:8難度:0.6
  • 290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扇子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歷史,不過扇子起初并不是用來納涼的,①_____。古代皇帝、后妃及達官貴人出行時,多以成雙的儀仗扇來表示高貴的社會地位。古代文人墨客無論走到哪里,都喜歡手握一把扇子,用以顯示自己高雅,有品位。
          因“扇”與“善”諧音,②_____。上至達官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喜歡在房間里掛一幅大的扇面畫,或開一面扇形窗,祈禱善心,善行永駐,吉祥安康。扇子還是儒雅智慧的象征。諸葛亮手執(zhí)鵝毛扇,運籌帷幄。紀曉嵐搖扇吟詩作對,口吐蓮花。
          扇子本是夏天用來揮風取涼的,秋天就沒用了,③_____。漢代宮廷女詩人班婕妤失寵于漢成帝時,寫下了《怨歌行》“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fā)。常恐秋節(jié)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筒中,恩情中道絕?!痹娙艘陨茸饔?,道出了被棄女子的悲慘命運。王昌齡的《長信秋詞》:“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痹娙藢F扇與失寵女子聯(lián)系在一起,委婉地表達了女子內心的怨憤和惆悵。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扇聯(lián)是古代對聯(lián)的一種。以下三幅扇聯(lián),是根據(jù)《紅樓夢》人物形象的特性創(chuàng)作的,請分別寫出符合特性的人物名字。
    ①媚上欺下威加二府,刁鉆狡黠聲鳴一時——
     

    ②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BA-->
     

    發(fā)布:2024/6/6 8:0:9組卷:6引用:3難度:0.6
  • 2910.閱讀下面作品,按要求完成各題。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采的眼睛來,接著說,“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墺里沒有食吃,會到村里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我一清早起來就開了門,拿小籃盛了一籃豆,叫我們的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去。他是很聽話的,我的話句句聽;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鍋,要蒸豆。我叫阿毛,沒有應,出去一看,只見豆撒得一地,沒有我們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別家去玩的;各處去一問,果然沒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尋。直到下半天,尋來尋去尋到山墺里,看見刺柴上掛著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說,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進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臟已經(jīng)都給吃空了,手上還緊緊的捏著那只小籃呢?!彼又菃柩?,說不出成句的話來。
          四嬸起初還躊躕,待到聽完她自己的話,眼圈就有些紅了。她想了一想,便教拿圓籃和鋪蓋到下房去。衛(wèi)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擔似的噓一口氣;祥林嫂比初來時候神氣舒暢些,不待指引,自己馴熟的安放了鋪蓋。她從此又在魯鎮(zhèn)做女工了。
          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然而這一回,她的境遇卻改變得非常大。上工之后的兩三天,主人們就覺得她手腳已沒有先前一樣靈活,記性也壞得多,死尸似的臉上又整日沒有笑影,四嬸的口氣上,已頗有些不滿了。當她初到的時候,四叔雖然照例皺過眉,但鑒于向來雇用女工之難,也就并不大反對,只是暗暗地告誡四嬸說,這種人雖然似乎很可憐,但是敗壞風俗的,用她幫忙還可以,祭祀時候可用不著她沾手,一切飯菜,只好自己做,否則,不干不凈,祖宗是不吃的。
          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時候也就是祭祀,這回她卻清閑了。桌子放在堂中央,系上桌幃,她還記得照舊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祥林嫂,你放著罷!我來擺。”四嬸慌忙的說。
          她訕訕的縮了手,又去取燭臺。
          “祥林嫂,你放著罷!我來拿?!彼膵鹩只琶Φ恼f。
          她轉了幾個圓圈,終于沒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開。她在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過坐在灶下燒火。
          鎮(zhèn)上的人們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調和先前很不同;也還和她講話,但笑容卻冷冷的了。她全不理會那些事,只是直著眼睛,和大家講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我真傻,真的,”她說,“我單知道雪天是野獸在深山里沒有食吃,會到村里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我一大早起來就開了門,拿小籃盛了一籃豆,叫我們的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去。他是很聽話的孩子,我的話句句聽;他就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鍋,打算蒸豆。我叫,‘阿毛!’沒有應。出去一看,只見豆撒得滿地,沒有我們的阿毛了。各處去一問,都沒有。我急了,央人去尋去。直到下半天,幾個人尋到山墺里;看見刺柴上掛著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說,完了,怕是遭了狼了。再進去;果然,他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臟已經(jīng)都給吃空了,可憐他手里還緊緊的捏著那只小籃呢?!彼谑翘氏卵蹨I來,聲音也嗚咽了。
          這故事倒頗有效,男人聽到這里,往往斂起笑容,沒趣的走了開去;女人們卻不獨寬恕了她似的,臉上立刻改換了鄙薄的神氣,還要陪出許多眼淚來。有些老女人沒有在街頭聽到她的話,便特意尋來,要聽她這一段悲慘的故事。直到她說到嗚咽,她們也就一齊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淚,嘆息一番,滿足的去了,一面還紛紛的評論著。
          她就只是反復的向人說她悲慘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個人來聽她。但不久,大家也都聽得純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們,眼里也再不見有一點淚的痕跡。后來全鎮(zhèn)的人們幾乎都能背誦她的話,一聽到就煩厭得頭痛。
          “我真傻,真的,”她開首說。
          “是的,你是單知道雪天野獸在深山里沒有食吃,才會到村里來的。”他們立即打斷她的話,走開去了。
          她張著口怔怔的站著,直著眼睛看他們,接著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覺得沒趣。但她還妄想,希圖從別的事,如小籃,豆,別人的孩子上,引出她的阿毛的故事來。倘一看見兩三歲的小孩子,她就說:
          “唉唉,我們的阿毛如果還在,也就有這么大了。……”
          孩子看見她的眼光就吃驚,牽著母親的衣襟催她走。于是又只剩下她一個,終于沒趣的也走了,后來大家又都知道了她的脾氣,只要有孩子在眼前,便似笑非笑的先問她,道:
          “祥林嫂,你們的阿毛如果還在,不是也就有這么大了么?”
          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經(jīng)大家咀嚼賞鑒了許多天,早已成為渣滓,只值得煩厭和唾棄;但從人們的笑影上,也仿佛覺得這又冷又尖,自己再沒有開口的必要了。她單是一瞥他們,并不回答一句話。
    (節(jié)選自魯迅《祝福》)(1)祥林嫂反復向人們講述阿毛的故事,反映了她怎樣的心理?文中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2)“祥林嫂,你們的阿毛如果還在,不是也就有這么大了么?”魯鎮(zhèn)人為什么要說“你們的”阿毛?結合文章內容分析作答。

    發(fā)布:2024/6/6 8:0:9組卷:7引用:3難度:0.5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