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更多>>
已完結(jié)
|
熱點預(yù)測
高考復(fù)習
難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417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
已完結(jié)
|
熱點預(yù)測
高考復(fù)習
新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159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
941.閱讀下面的片斷,回答問題。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贉缌鶉吡鶉?,非秦也;②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③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④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節(jié)選自《阿房宮賦》)(1)選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一項
A.《阿房宮賦》的作者是晚唐杰出的詩人、文學(xué)家杜牧,號樊川,為有別于杜甫,人稱“小杜”,他與同時代另一大詩人李賀并稱“小李杜”。
B.《阿房宮賦》借寫阿房宮的興亡,揭露了秦統(tǒng)治者的窮奢極欲,并借古諷今,闡述了天下興亡的道理,以此諷諫當時統(tǒng)治者戒奢侈行仁政,與西漢賈誼的《過秦論》有異曲同工之妙。
C.賦是一種介于的文和散文之間的特殊文體,源于《詩經(jīng)》和《楚辭》,在表達方式上一般總是先極力鋪陳描寫,最后在篇末畫龍點睛,揭示主旨。
D.詞采華麗、節(jié)奏鮮明、氣勢酣暢是“賦”共同的特點,賦多用排比、對偶、夸張、比喻等修辭手法,句式多為駢散相間,整散結(jié)合,長短不拘,具有極強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在這一點上,《阿房宮賦》堪稱典范之作。
(2)對文中加點的詞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①錙銖:極為貴重的東西。
②南畝:泛指農(nóng)田。
③九土:即九州、指全國。
④嘔?。弘y聽的音樂。
⑤獨夫:孤單的人。
⑥戍卒:指陳勝、吳廣等起義者。
⑦楚人:指劉邦。
⑧焦土:指阿房宮被燒毀。
A.①④⑤⑦
B.②③⑥⑧
C.①③⑤⑧
D.②④⑥⑦
(3)下列兩句中,加點虛詞的含義和用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①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
②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A.①句的兩個“之”相同,②句的兩個“而”不同。
B.①句的兩個“之”不同,②句的兩個“而”也不同。
C.①句的兩個“之”相同,②句的兩個“而”也相同。
D.①句的兩個“之”不同,②句的兩個“而”相同。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②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边@句話在全文起什么作用?發(fā)布:2024/11/7 23:0:1組卷:5引用:3難度:0.5942.園內(nèi),榮國府中獨一無二的驕子,只要一聽到他父親叫他,便“好似打個焦雷”,再高的興致頓時一落千丈。如若見了他老子,更“像個避貓鼠兒”,躲之不迭。往常沒有賈政在場,獨聽他“高談闊論”;而如果賈政在席,“便惟有唯唯而已”。他從父親那里得到的,不是一聲斷喝,便是無情棍棒……他們的父子關(guān)系并不融洽,父子之間的矛盾沖突,構(gòu)成了全書的主要矛盾之一。
讀了《紅樓夢》,你如何看待這對父子關(guān)系?請結(jié)合書中某個情節(jié)談一談這對父子之間的矛盾沖突是怎樣的?你認為這樣的矛盾沖突能否化解?發(fā)布:2024/11/7 22:0:2組卷:29引用:4難度:0.5943.下列各句中沒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 )
發(fā)布:2024/11/7 21:0:1組卷:136引用:6難度:0.9944.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齊桓晉文之事》乙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移其粟于河內(nèi);河?xùn)|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虬俨蕉笾梗蛭迨蕉笾?。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br />“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寡人之于國也》(1)下列句子中句式和“申之以孝悌之義”一樣的一項是
A.若屬皆且為所虜
B.是乃仁術(shù)也
C.是寡人之過也
D.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謹
(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A.毋內(nèi)諸侯 內(nèi),接納 約為婚姻 婚姻,兒女親家 B.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以為,認為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賜,禮物 C.吾得兄事之 事,對待 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 當,抵擋 D.百姓皆以王為愛也 愛,吝嗇 族庖月更刀 族庖,一般的廚師
A.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B.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C.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D.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4)下列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河內(nèi),古地區(qū)名。春秋戰(zhàn)國時期,以黃河以北為河內(nèi),黃河以南為河外。
B.庠序:古代學(xué)校名稱?!睹献印酚涊d,商(殷)稱學(xué)校為序,周代稱學(xué)校。
C.豚、彘:古時農(nóng)家所養(yǎng)禽畜。“豚”指大豬,“彘”指小豬。
D.孝悌:孟子認為,孝順父母為孝,敬愛兄長為悌,孝和悌是仁義的基礎(chǔ)。
(5)下列對甲、乙兩段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乙文孟子從梁惠王感興趣的戰(zhàn)爭入手,提出了實行王道的具體策略,強調(diào)實施仁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B.兩段的語言都氣勢浩然,整散結(jié)合,縱橫恣肆,前后聯(lián)系緊密,邏輯嚴謹,讀起來有一氣呵成之感。
C.兩段都針對仁政的具體內(nèi)容從不同角度展開論述,在論述中盡顯情理之真,道理之實,體現(xiàn)了孟子的語言藝術(shù)。
D.甲文側(cè)重于談物質(zhì)文明的重要性,說明要對百姓實施禮義教化,必須先有滿足其基本生存的固定產(chǎn)業(yè)。
(6)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燭之武退秦師》)
(7)孟子在《齊桓晉文之事》中提出“仁政”主張,請概括孟子“仁政”的主要內(nèi)容并簡述其意義。發(fā)布:2024/11/7 19:30:1組卷:7引用:3難度:0.594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木箱深處的紫綢花服
王蒙 這是一件舊而彌新的細綢女罩服。說舊,因為不但式樣陳舊,而且已在箱底壓了二十六年。說新,因為它還沒有被當真穿過。
可喜的是它仍然保持著新鮮和佼好的姿容,和二十六年前剛出廠時來到女主人身邊的時候一樣。
“老不穿,它自己也就慢慢氧化了。”它聽到女主人--一位化學(xué)老師自言自語地說。
但它至今還沒感覺到氧化的危險。它仍是紫色的,既柔和,又耀目;既富麗大方,又平易可親。它的表面,是鳳凰與竹葉的提花圖案,和它纖瘦的腰身一樣清雅。那上面,凝聚著一個美麗的蘇州姑娘手指的辛勞。
麗珊購買這件衣服是在一九五七年。新婚前夕,她和魯明一起到服裝商店,魯明一眼就看到了這件衣服,要給她買下來,她卻看花了眼,挑挑揀揀,轉(zhuǎn)轉(zhuǎn)看看,走出了這個商店,走進了別的商店,走出了別的商店,又走進了這個商店,從商店的這一端走到那一端,從那一端又走到了這一端,用了一個半小時,最后還是買下了這件衣服。
新婚那天晚上,她穿了這件衣服,第二天便脫了下來,小心翼翼地折疊好,放到一個舊樟木箱子底下。
這個世界后來發(fā)生了一些它所不知道的變化,魯明走了,一走就是好多年。
不久,麗珊也去邊遠的一個農(nóng)村--來到魯明的身邊。走以前,她把樟木箱子里的許多衣服都丟掉了,唯有它孤單地靜臥箱底。
轉(zhuǎn)眼到了六十年代,麗珊已經(jīng)有了一個滿地跑的兒子,她已經(jīng)再也穿不下這件腰身纖瘦的衣服了。
一九六六年的夏天,魯明和麗珊在夜深人靜之后打開樟木箱子,魯明指著紫衣說:“它怎么辦?它也是‘四舊’啊!”
“我并不舊啊!我只被穿過一次,一點也不舊,更不是四舊!”紫衣想抗議,卻發(fā)不出聲音。
“這個,我要留著。也許……”麗珊的聲音非常堅決。
什么是“也許”呢?紫衣服感到它未來的命運和這個“也許”有關(guān)系;但是它完全不懂得什么叫做“也許”。
“老不穿,它自己也就慢慢氧化了?!?/bdo>(甲)麗珊又自語道。
不要氧化,而要“也許”!紫衣服無聲地祝愿著。
終于,陰霾過去了,魯明和麗珊快快活活地開始了他們的二度青春,他們重新發(fā)奮在各自原來的崗位上。 魯明常常出差,從上海、從廣州、從青島、從巴黎和香港,給麗珊帶來新潮合身的衣服。
換季時這些衣服進了樟木箱子,見到紫衣服,不由怔住了。
“您貴姓?”它們無聲地問。
“我姓紫?!彼鼰o聲地答。
“府上是?”
“蘇州。”
“您的年紀?”
“二十六?!?br />“老奶奶,您真長壽!”上海襯衫、廣州裙子、青島外套、巴黎馬甲與香港絲襪七嘴八舌地驚嘆著。
它們沒有再說下去,因為,它們看出來了,紫衣服的神情里流露著憂傷。
麗珊好像懂得了它的心情,把新衣放好關(guān)箱以后又打開了箱子,把紫衣服翻出來看了又看。它聽到了麗珊的心聲:
“不論什么樣的新衣服,我最珍愛的,仍然只有這一件?!?br />“以后……”她說出了聲。
對于紫衣服,“以后”比“也許”的含義要更淺顯些,它聽到了“以后”,理解了“以后”,充滿了期望。它在箱底,溫情脈脈地等待著。
麗珊唯一的兒子早就發(fā)現(xiàn)了媽媽這件壓箱底的衣服。
“媽媽,多好看的衣服,你怎不穿呀?”
“等你長大了,我把這件衣服送給你。”
“我……可這是女的穿的衣服呀?!”
以后兒子長大了。念大學(xué),工作。有了女朋友,要結(jié)婚了。這就是麗珊所說的“以后”。在兒子預(yù)定的婚期的前幾天,樟木箱子被打開了,壓在箱底的紫綢衣服被小心翼翼地拿了出來。
“這件衣服好看嗎?”麗珊問兒子。
兒子猜出了媽媽的心意,笑著說:“挺好?!?br />“送給你的未婚妻吧,”麗珊說,“我年輕時只穿過一次?!蓖瑫r,麗珊在心里說:“那是我新婚的紀念,也是我少女時期的紀念!”
紫綢衣聽懂了麗珊說出的和沒說出的話,它快活得眩暈,它將成為兩代人生活、青春、愛情的紀念。
兒子拿給了未婚妻。紫衣服想歡呼,“我真正的主人原來是你!我真正的青春,原來是在八十年代!”
“我不要,新衣服還穿不完呢,”未婚妻講得很干脆,“當然,我謝謝媽媽的心意?!?br /> 透不過氣來的紫衣服偷偷瞅了一眼,未婚妻的上衣和褲子上有令人眼花繚亂的無數(shù)個小拉鏈,服裝的款式、氣派和質(zhì)料它從未見過,不禁目瞪口呆。
最后,紫衣服又回到麗珊手里。兒子的解釋是委婉的:“這是你們的紀念,它應(yīng)該跟著你們。”
“這樣好,這樣好,”魯明爽朗地大笑著說,“你給出去,我還舍不得呢?!彼麑惿赫f。
紫綢衣晚上聽到了他們回憶的心聲,驚異地知道了自己原來包容著他們那么多溫馨的、艱難的和執(zhí)著的回憶。當麗珊與魯明說話的時候,它感覺到了一點潮濕,一點咸,一點苦與很多的溫熱。它明白這是麗珊的眼淚。眼淚潤澤了并且融化了紫綢衣永久期待的靈魂。眼淚正在加速氧化的過程,它恍然悟到,氧化并不全然是可詛咒的事情。(乙)燃燒,不正是氧化現(xiàn)象嗎?它懂得了它的主人這一代人,他們的心里充滿的從未改變的燃燒的光明和溫熱。
衣服是叫人穿的,得不到穿的衣服是不幸的。
(1)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從顏色、圖案和制作等方面描寫紫綢花服,給人以不一樣的審美感受,也從側(cè)面讓人了解到衣服主人與眾不同的個性品格與生活情趣。
B.文中紫綢花服與上海襯衫、廣州裙子、青島外套、巴黎馬甲和香港絲襪的一段對話,暗示著當時的中國已經(jīng)迎來了一個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C.小說選取了以家庭為核心的日常生活,不僅映照出了一個普通家庭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一段歷史,演繹了一代人的命運。
D.小說結(jié)尾意蘊深遠,紫綢花服長期被深藏在木箱深處,不被麗珊穿在身上,這是造成它不幸命運最根本的原因。
(2)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部分寫男女主人公挑選衣服時重復(fù)著“走出了”“走進了”“那一端”“這一端”等幾個詞,但并不顯得冗余,側(cè)面表現(xiàn)了紫綢花服與眾不同和難以超越的特點。
B.文中“這個,我要留著。也許……”,“也許”一詞意蘊豐富,于“留白”中給讀者以思考,也體現(xiàn)了女主人公對未來的期許和信念。
C.小說女主人公麗珊把珍藏了二十六年的紫綢花服送給兒子的未婚妻,但遭到其拒絕,于對比中,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年輕人審美意識的缺乏。
D.作者筆走側(cè)鋒,聚焦于一件紫綢花服,既逼真地描摹它的遭際命運,也借此審視歷史,體察人物,寄寓象征,著力把握其精神實質(zhì)。
(3)文中兩處劃線的句子體現(xiàn)了特定對象的不同心理,試加以分析。
(4)紫綢花服在作品中有哪些寓意?請結(jié)合作品內(nèi)容加以解說。發(fā)布:2024/11/7 17:30:2組卷:24引用:7難度:0.594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在中國各種藝術(shù)形式中,篆刻是一個_____的門類。篆刻是從實用印章的應(yīng)用中發(fā)展而來的。中國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藝方面,上面鐫刻的是圖案、花紋或族徽。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刻有官職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參與到印章的創(chuàng)作中,使這門從前主要由工匠承攬的技藝,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來昭示身份與權(quán)力,而是通過鐫刻人名字號、齋館名稱、成語警句等來表達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實用功能,成為文人表達自己審美追求的獨特方式。中國印章藝術(shù)由此實現(xiàn)了一次完美的升華——演變?yōu)橹袊幕赜械淖趟囆g(shù)。明清時期,眾多_____的藝術(shù)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對漢字形體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們對印面布局的精心設(shè)計,對各種刀法的熟練掌握,篆刻藝術(shù)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______的流派風格。篆刻藝術(shù)的發(fā)展及成就,使印章成為與中國畫、中國書法緊密結(jié)合的藝術(shù)形式,同時也是中國畫和書法作品中_____的組成部分。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A.別具匠心 才思敏捷 異彩紛呈 彌足珍貴 B.別具匠心 才華橫溢 奇光異彩 不可或缺 C.十分獨特 才華橫溢 異彩紛呈 不可或缺 D.十分獨特 才思敏捷 奇光異彩 彌足珍貴
A.由于文人士大夫參與到印章的創(chuàng)作中,使這門從前主要由工匠傳承的技藝,增加了人文意味。
B.由于文人士大夫參與到印章的創(chuàng)作中,這門從前主要由工匠承攬的技藝,增加了人文意味。
C.文人士大夫參與到印章的創(chuàng)作中,使這門從前主要由工匠承攬的技藝,增加了人文意味。
D.文人士大夫參與到印章的創(chuàng)作中,使這門從前主要由工匠傳承的技藝,增加了人文意味。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號,和文中破折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你現(xiàn)在沒有資格跟我說話——礦上已經(jīng)把你開除了。
B.醉心閱讀使我得到了回報——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師的表揚。
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沒有大變——魯貴像是個很不老實的人。
D.你永遠那么青翠挺拔,風吹雨打,從不改色,刀砍火燒,永不低頭——這正是英雄的井岡山人的革命精神。發(fā)布:2024/11/7 17:0:2組卷:471引用:32難度:0.5947.“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情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睂懙娜耸牵ā 。?/h2>
發(fā)布:2024/11/7 16:0:1組卷:47引用:4難度:0.7948.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活用現(xiàn)象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br />①卒不忍獨善其身
②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
③汝幸而偶我
④瓜分之日可以死
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發(fā)布:2024/11/7 16:0:1組卷:61引用:11難度:0.7949.對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1/7 14:30:1組卷:113引用:6難度:0.995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一千多年,荒而不廢,塌而又起,金黃的茅草屋頂,如同一艘不沉的航船,在歲月的長河中漂浮,在人心的海洋里遠航。從古到今,億萬人_____________地來到這里,站在柴門邊看草堂內(nèi)外的景象,親近宅院中的一草一木,傾聽園林里的天籟回聲。踏著______________,( ?。藗儗ひ捯?,追隨著詩人的服痕。這里的一切,都可以衍生出詩篇。這些詩篇,起于一個偉大靈魂,源于青蕷之末,撥動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弦。杜甫草堂,是成都的魂魄所在,也是中國詩史上的一塊______________的碧玉。無論世界發(fā)生多大的變化,它總是瑩光耀眼,安安靜靜地映照著人世,使無數(shù)______________的心靈趨向優(yōu)美,歸于沉靜。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A.絡(luò)繹不絕 康莊大道 獨樹一幟 心煩意亂 B.絡(luò)繹不絕 通幽曲徑 舉世無雙 心煩意亂 C.川流不息 康莊大道 舉世無雙 黯然銷魂 D.川流不息 通幽曲徑 獨樹一幟 黯然銷魂
A.穿過花樹田壟,徜徉在幽靜的竹林間
B.穿過幽靜的竹林,徜徉在花樹田壟之間
C.穿過幽靜的竹林,徘徊在花樹田壟之間
D.穿過,徜徉在幽靜的竹林,花樹田壟之間
(3)文中畫線的句子有語病,修改正確的一項是
A.這些詩篇,起于青蘋之末,源于一個偉大靈魂,敲擊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弦。
B.這些詩篇,源于一個偉大靈魂,起于青蘋之末,敲擊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弦。
C.這些詩篇,起源于青蘋之末或一個偉大靈魂,撥動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弦。
D.這些詩篇,起于青蘋之末,源于一個偉大靈魂,撥動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弦。發(fā)布:2024/11/7 14:30:1組卷:14引用:6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