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知識點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更多>>
已完結
分層作業(yè) 助力雙減 夯實基礎 人教版 北師大版 蘇教版
瀏覽次數(shù):505 更新:2025年02月06日
已完結
中考備考 真題專練
瀏覽次數(shù):565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 1361.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是( ?。?/h2>

    發(fā)布:2024/12/25 23:30:1組卷:53引用:62難度:0.9
  • 1362.如圖甲和乙分別是精子和卵子的示意圖,丙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發(fā)布:2024/12/25 23:30:1組卷:83引用:2難度:0.5
  • 1363.全球性大氣污染主要表現(xiàn)在(  )

    發(fā)布:2024/12/25 23:30:1組卷:42引用:2難度:0.7
  • 1364.無風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鉆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鉆孔卻沒有水流出。無論晴朗的白天還是無風的夜晚,將竹子斜剖開(如圖),發(fā)現(xiàn)竹子內(nèi)的空心部分都沒有水。竹壁中有豐富的導管,竹子的根系非常發(fā)達且有很強的吸水能力。為什么無風的夜晚在竹壁上鉆孔會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請根據(jù)以上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作出解釋。

    發(fā)布:2024/12/25 23:30:1組卷:53引用:6難度:0.5
  • 1365.綠色植物通過
     
    ,能不斷消耗大氣中的
     
    ,又將產(chǎn)生的
     
    釋放到大氣中,對維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
     
    起到了重要作用。

    發(fā)布:2024/12/25 23:30:1組卷:38引用:3難度:0.5
  • 1366.生物小組選用通體透明的斑馬魚幼魚觀察其全身血管和血液流動情況。

    (1)如圖1所示,將斑馬魚幼魚平置于帶凹槽的載玻片內(nèi),使幼魚浸沒在清水中,目的是
     
    。
    (2)如圖2所示,將載玻片放在載物臺上,用
     
    (填“高”或“低”)倍物鏡可以觀察到幼魚全身的血液流動情況。其中①
     
    (填器官名稱)不斷跳動為血液流動提供了動力。進一步觀察幼魚尾部血液流動,并繪制血流示意圖(“→”表示血液流動方向)。據(jù)圖分析,血管A是
     
    脈,把血液從心臟運送到尾部。血管B內(nèi)徑很細,只允許紅細胞
     
    通過,有利于進行
     
    。
    (3)與實驗“觀察小魚尾鰭內(nèi)血液的流動”相比,選擇斑馬魚幼魚作為實驗材料的優(yōu)點是
     
    。(至少寫出兩點)

    發(fā)布:2024/12/25 23:30:1組卷:38引用:2難度:0.5
  • 1367.做“莖輸導水分和無機鹽的實驗”,應選用帶葉的枝條,才能觀察到紅墨水在導管內(nèi)的運輸情況,這是因為( ?。?/h2>

    發(fā)布:2024/12/25 23:30:1組卷:34引用:8難度:0.9
  • 1368.某研究小組為探究負氧離子對空氣質量有何影響,進行了以下實驗:

    ①在甲、乙兩個相同的房間內(nèi),通過釋放煙霧制造空氣污染物濃度較高的環(huán)境
    ②在甲房間內(nèi)釋放一定量的負氧離子,乙房間不做處理
    ③每隔1小時對甲、乙房間內(nèi)空氣污染物中的PM2.5濃度進行檢測,獲得的數(shù)據(jù)經(jīng)處理后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
    (1)實驗中設置乙房間的目的是作為
     
    ,以探究PM2.5濃度的變化是否與
     
    有關。
    (2)“0小時”時,甲、乙兩個房間PM2.5濃度的檢測值有較明顯差異,檢測人員解釋這是此時煙霧顆粒物尚未分布均勻所致。那么,此時該如何檢測才能使實驗數(shù)據(jù)更加準確?
     
    。
    (3)由圖中實驗結果可得出結論
     

    (4)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森林能釋放大量的負氧離子,且這種自然負氧離子更有利于人體健康,從治理空氣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發(fā),這對你有什么啟示?
     
    。

    發(fā)布:2024/12/25 23:30:1組卷:48引用:7難度:0.1
  • 1369.一個學生用如下實驗來證明泥土中有微生物。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剛開始時,廣口瓶A和廣口瓶B之間唯一的區(qū)別是
     
    ,其中
     
    是實驗組,
     
    是對照組。
    (2)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預計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什么?
     
    。
    (3)該實驗證明泥土中有微生物的理由是什么?
     
    。

    發(fā)布:2024/12/25 23:30:1組卷:47引用:9難度:0.5
  • 1370.下列有關蒸騰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25 23:30:1組卷:52引用:55難度:0.7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