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知識點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更多>>
![]() |
熱點預測
中考復習
熱搜題專練
瀏覽次數(shù):40
更新:2025年04月27日
|
![]() |
熱點預測
高考復習
新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233
更新:2025年04月25日
|
381.根據(jù)構造原理寫出下列基態(tài)原子或離子的電子排布式。
(1)A元素原子的M層電子數(shù)是L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
(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1.5倍。
(3)基態(tài)N3-,Ni2+、Fe3+的電子排布式分別為發(fā)布:2024/12/30 19:0:1組卷:3引用:2難度:0.6382.寫出下列化合物的電子式:
水:發(fā)布:2024/12/30 19:0:1組卷:68引用:2難度:0.5383.下列有關甲烷的取代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0 19:0:1組卷:144引用:7難度:0.9384.反應N2(g)+3H2(g)?2NH3(g)△H<0,若在恒壓絕熱容器中發(fā)生,下列選項表明反應一定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0 19:0:1組卷:254引用:34難度:0.5385.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廣泛應用于化學工業(yè)。實驗室利用如圖A裝置制備乙酸乙酯。
(1)若實驗中用乙酸和含18O的乙醇作用,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為了證明濃硫酸在該反應中起到了催化劑和吸水劑的作用,某同學利用上圖所示裝置進行了以下4個實驗。實驗開始先用酒精燈微熱3min,再加熱使之微微沸騰3min。實驗結束后充分振蕩小試管Ⅱ再測有機層的厚度,實驗記錄如下:實驗編號 試管Ⅰ中試劑 試管Ⅱ中試劑 有機層的厚度/cm A 2mL乙醇、1mL乙酸、
1mL 18mol?L-1濃硫酸飽和Na2CO3溶液 3.0 B 2mL乙醇、1mL乙酸 0.1 C 2mL乙醇、1mL乙酸、
3mL 2mol?L-1H2SO40.6 D 2mL乙醇、1mL乙酸、鹽酸 0.6
②分析實驗
(3)若現(xiàn)有乙酸90g,乙醇138g發(fā)生酯化反應得到88g乙酸乙酯,試計算該反應的產(chǎn)率為
(4)現(xiàn)擬分離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產(chǎn)品,如圖是分離操作步驟流程圖。圖中
①試劑a是
A.直接將乙酸乙酯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直接將乙酸乙酯從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先將水層從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將乙酸乙酯從下口放出
D.先將水層從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將乙酸乙酯從上口放出
②在得到的A中加入無水碳酸鈉粉末,振蕩,目的是
(5)為充分利用反應物,甲、乙兩位同學分別設計了如圖甲、乙兩個裝置(乙同學待反應完畢冷卻后,再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提取燒瓶中的產(chǎn)物)。你認為最合理的是發(fā)布:2024/12/30 19:0:1組卷:79引用:3難度:0.1386.在光照條件下,分子式為C5H12的烷烴與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物中含有兩個氯原子且氯原子位于相鄰碳原子上的結構最多有( ?。?/h2>
發(fā)布:2024/12/30 19:0:1組卷:77引用:8難度:0.7387.美國化學家鮑林(L.Pauling)首先提出了電負性的概念。電負性也是元素的一種重要性質,電負性越大,其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強,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為帶負電荷的一方。下表給出的是原子序數(shù)小于20的16種元素的電負性數(shù)值:
元素 H Li Be B C N O F 電負性 2.1 1.0 1.5 2.0 2.5 3.0 3.5 4.0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K 電負性 0.9 1.2 1.5 1.8 2.1 2.5 3.0 0.8
(1)根據(jù)表中所給數(shù)據(jù)分析推測:同主族的不同元素的電負性變化的規(guī)律是
(2)預測周期表中電負性最大的元素應為
(3)預測周期表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位于第發(fā)布:2024/12/30 19:0:1組卷:1引用:2難度:0.7388.化學促進了科技進步和社會發(fā)展。下列敘述中沒有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0 19:0:1組卷:337引用:19難度:0.738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發(fā)布:2024/12/30 19:0:1組卷:1引用:2難度:0.639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0 19:0:1組卷:613引用:9難度: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