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知識點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更多>>
已完結(jié)
|
分層作業(yè)
助力雙減
夯實基礎(chǔ)
人教部編版
瀏覽次數(shù):1993
更新:2025年01月10日
|
已完結(jié)
|
名著閱讀
快樂讀書吧
專項練習(xí)
瀏覽次數(shù):2039
更新:2024年12月31日
|
1031.(《騎鵝旅行記(節(jié)選)》)三頭??卦V尼爾斯最主要的原因是尼爾斯經(jīng)常氣得媽媽流眼淚。
發(fā)布:2025/1/13 4:30:2組卷:35引用:4難度:0.71032.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談骨氣(節(jié)選)
吳晗??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我們的老祖宗們就很有骨氣!戰(zhàn)國時代的孟子,就曾說過:“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币馑际钦f,高官厚祿收買不了,貧窮困苦折磨不了,強(qiáng)暴武力威脅不了,這就是所謂大丈夫。大丈夫的這種種行為,表現(xiàn)出了英雄氣概,我們今天就叫做有骨氣。
??南宋的文天祥也很有骨氣!當(dāng)時首都臨安被元軍攻入,丞相文天祥組織武裝力量堅決抵抗,失敗被俘后,元朝勸他投降,他卻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后英勇就義,把這片愛國忠心記錄在歷史上。
??還有個古代的故事,有一個窮人,餓得快死了,有人丟給他一碗飯,說:“嗟,來食(喂,來吃)!”餓人拒絕了“嗟來”的施舍,不吃這碗飯,后來就餓死了。不食嗟來之食這個故事傳說了千百年,很有積極意義。那人擺著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聲“喂,來吃!”這個“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這碗飯,第二步怎樣呢?顯然,他不會白白施舍,吃他的飯就要替他辦事。那位窮人是有骨氣的:看你那副臉孔、那個神氣,寧可餓死,也不吃你的飯。不食嗟來之食,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的骨氣。
??還有現(xiàn)代的例子。民主戰(zhàn)士聞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國民黨槍殺的。在這之前,朋友們就得到國民黨要暗殺他的消息,勸告他暫時隱蔽。但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在被害前幾分鐘他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槍手,大聲疾呼,痛斥國民黨特務(wù),指出他們的日子不會很長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勝利!他寧可倒下,也不愿屈服!
??孟子的話,雖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說的,但直到現(xiàn)在,還有它積極的意義,這句話告訴我們:我們中國人應(yīng)該有自己的骨氣,我們不能向任何困難低頭,我們壓不扁,折不彎,頂?shù)米。瑖槻坏?,為了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建設(shè)的勝利,我們一定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奮勇前進(jìn)!
(本文選取時有刪改)(1)吳晗在《談骨氣》中開門見山,提出觀點:
(2)文章的結(jié)構(gòu)是
(3)本文用了發(fā)布:2025/1/13 4:30:2組卷:34引用:2難度:0.11033.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判斷對錯,對的打“√”,錯的打“×”。
(1)在藏戲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顏色和形狀基本相同。
(2)文章重點寫了藏戲的面具、舞臺特點等,對唐東杰布開創(chuàng)藏戲的傳奇故事寫得比較簡略。發(fā)布:2025/1/13 4:30:2組卷:17引用:2難度:0.91034.貓把尼爾斯撲倒在地,想要他的命,是女主人回來趕走了貓。
發(fā)布:2025/1/13 4:30:2組卷:13引用:2難度:0.71035.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讀音。
差不多 chā chà 旋轉(zhuǎn) zhuǎn zhuàn 鍥而不舍 qiè qì 盛水 shèng chéng 發(fā)布:2025/1/13 4:30:2組卷:38引用:2難度:0.91036.根據(jù)課文《十六年前的回憶》內(nèi)容判斷對錯,對的打“√”,錯的打“×”。
(1)本文是一篇回憶錄,是按照第三人稱的寫法敘述的。
(2)文中最后兩個自然段與開頭前后呼應(yīng),這樣寫的好處是使讀者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得更清楚,印象和感受更加深刻,同時又使文章前后連貫。發(fā)布:2025/1/13 4:30:2組卷:12引用:2難度:0.91037.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練習(xí)。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1)“盡”的意思有:①完;②死亡;③達(dá)到極端;④全部用出;⑤用力完成;⑥全,都;⑦所有的?!敖褚乖旅魅吮M望”中“盡”的意思是
(2)用自己的話說說“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描繪的畫面,然后寫下來。
(3)“月”一直是文人墨客喜歡吟詠的景物,詩人借月抒懷,有“月落烏啼霜滿天,
(4)下列對古詩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人盡望”說明月夜的景色很奇特,引起眾人的關(guān)注。
B.詩歌的前兩句描寫了幽靜清涼的秋景,表明詩人對秋景情有獨鐘。
C.全詩圍繞“桂花”來寫,寫出了花香的濃郁,表達(dá)了詩人陶醉于自家庭院的思想感情。
D.詩人表面上是在寫秋思不知道落在何處,實際上是在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
(5)觀察古詩下面的插圖作品《松間明月長如此》,指出此圖與《十五夜望月》的意境和表達(dá)的情感的不同之處。發(fā)布:2025/1/13 4:0:2組卷:81引用:2難度:0.41038.《魯濱遜漂流記》是
發(fā)布:2025/1/13 4:0:2組卷:101引用:2難度:0.71039.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后面的練習(xí)。
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陰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穿一件牙黃的長衫,嘴里咬著一支煙嘴,跟著那火光的一亮一亮,騰起一陣一陣煙霧。
乙:他的面孔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dān)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fā)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丙:什么?我很驚異地望著他:黃里帶白的臉,瘦得教人擔(dān)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發(fā);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胡須;左手里捏著一支黃色煙嘴,安煙的一頭已經(jīng)熏黑了。這時,我忽然記起哪本雜志上的一段訪問記——
(1)文中三次外貌描寫都提到“瘦”,這樣寫的目的是
A.強(qiáng)調(diào)魯迅先生有病,身體很不好。
B.表達(dá)作者對魯迅先生身體的擔(dān)心。
C.襯托了魯迅先生艱辛勞累的工作。
D.暗示了魯迅先生的生命已經(jīng)不多了。
(2)從觀察的角度比較分析,三次外貌描寫有何不同?請選擇。
甲
乙
丙
A.面對面仔細(xì)地觀察(或特寫)
B.從近處細(xì)描
C.從遠(yuǎn)處粗線條地勾勒
(3)這三段外貌描寫的目的是發(fā)布:2025/1/13 4:0:2組卷:19引用:1難度:0.61040.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1)昔我往矣,
(2)春天的雨是輕柔的:“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發(fā)布:2025/1/13 4:0:2組卷:61引用:2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