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第3課 蜀道難 蜀相》2022年同步練習卷(6)
發(fā)布:2025/7/2 2:0:16
一、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
-
1.下列對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86引用:10難度:0.6 -
2.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h2>
組卷:26引用:2難度:0.8 -
3.下列各句中,與例句中加點詞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br />例句: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組卷:24引用:14難度:0.8 -
4.下列有關(guān)《勸學》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16引用:3難度:0.5 -
5.下列對《蜀相》這首詩中詞句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68引用:3難度:0.7 -
6.下列詞人按豪放派和婉約派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br />①李煜 ②柳永 ③蘇軾 ④秦觀 ⑤李清照 ⑥辛棄疾 ⑦姜夔
組卷:50引用:8難度:0.9 -
7.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解釋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8.與“頃之,持一象笏至”中“之”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組卷:16引用:6難度:0.9
三、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
-
9.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各題。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三)①
蘇轍
趙北燕南古戰(zhàn)場,何年千里作方塘。
煙波坐覺胡塵遠,皮幣②遙知國計長。
勝處舊聞荷覆水,此行猶及蟹經(jīng)霜。
使君約我南來飲,人日河橋柳正黃。【注】①又名《贈知雄州王崇拯二首(其一)》。②皮幣,指毛皮和繒帛,古代用作聘享的貴重禮物。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奉命出使途經(jīng)雄州,歷史上該州曾經(jīng)是戰(zhàn)亂頻發(fā)之處,現(xiàn)已是和平安寧之地。
B.望千里方塘煙波浩渺,詩人覺離契丹尚遠,看著隨行貴重的禮物,深感責任重大。
C.詩人為錯過雄州荷花盛開的美景而惋惜,但慶幸趕上了經(jīng)霜之蟹,可以一飽口福。
D.本詩押“江陽”韻,“塘”“長”“霜”“黃”均字音洪亮,表達了積極樂觀的情感。
(2)詩人奉命北上,尾聯(lián)卻寫“南來”“人日”之約,對此你如何理解?請簡要分析。組卷:81引用:8難度:0.6
四、對接高考
-
10.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各題。
送子由使契丹
蘇軾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應(yīng)夢武林②春。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宮。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 ②武林:杭州的別稱。蘇軾時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后來入吐蕃會盟,酋長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彼李揆,安肯來邪?”
(1)本詩尾聯(lián)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聯(lián)用李揆的典故準確貼切,因為蘇軾兄弟在當時聲名卓著,與李揆非常相似。
B.蘇軾與蘇轍兄弟情深,此時更為遠行的弟弟擔心,希望他小心謹慎,平安歸來。
C.從李揆的典故推斷,如果蘇轍承認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蘇軾告訴蘇轍,作為大國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謙恭的君子風度。
(2)蘇軾此詩,諄諄囑咐,勸勉有加,見兄弟之親情。請結(jié)合頷聯(lián)、頸聯(lián),分析詩人對弟弟出使契丹有哪些囑咐。組卷:3引用:3難度:0.6 -
1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題西溪無相院
張先
積水涵虛上下清,幾家門靜岸痕平。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棹聲。
入郭僧尋塵里去,過橋人似鑒中行。已憑暫雨添秋色,莫放修蘆礙月生。
(1)這首詩多處寫到“影”,有的是明寫,有的是暗寫。請找出兩處暗寫“影”的詩句,并加以說明。
(2)第二聯(lián)是怎樣寫景的?請簡要分析。組卷:1引用:1難度:0.5 -
12.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①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②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③,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注]①“唯”另寫作“惟”;②“明明”另寫作“皎皎”;③“談讌”另寫作“談宴”。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抒發(fā)自己對時光流逝、功業(yè)未成的深沉感慨。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詩,曹操用來表達自己對賢才的渴求。
C.“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化用《管子?形勢解》的話,用比喻手法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山”“?!北砻髯约哼h大的志向。
D.建安時代的詩文內(nèi)容充實,感情充沛,被后人尊為典范,稱“建安風骨”。
(2)概括《短歌行》所表達的情感。組卷:2引用:2難度:0.7 -
13.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次石湖書扇韻①
姜夔②
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
【注】①石湖;南宋詩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職歸隱石湖(在今江蘇蘇州),自號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浪跡江湖,終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見范成大,這首詩約作于此時。
(1)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gòu)成的?請簡要敘述。答:
(2)有人說,詩的后兩句歌頌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趨炎附勢的人。你對此有什么看法?請簡要說明。答:組卷:84引用:14難度:0.5
五、語言文字運用
-
1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書法,作為一種藝術(shù),不僅________著個人的才情氣質(zhì),也承載著時代的精神氣象。
王羲之的行書,灑脫飄逸,________,后人難以望其項背。( )因為那是一個人格獨立、文化自覺的時代。魏晉時期,寄情山水,追求不拘禮節(jié)的閑適與放達。漢字結(jié)體與書法藝術(shù)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這種時代風氣的影響。到了唐代,時代的精神氣候發(fā)生改變。唐代的社會氣象與精神氣度推動著唐人繞過王羲之而________,開創(chuàng)書法的新天地與新境界。唐人在楷書和草書上,不讓古人,直達巔峰。顏真卿的楷書,磅礴偉岸,一個個字,猶如一尊尊佛,雍容寬博,自信從容。張旭與懷素,一反人們對“二王”亦步亦趨的________,揮毫起風云,落墨泣鬼神,直把草書推到了“狂草”境地。
書法是心跡,也是時代精神氣象的載體。如今,走在復(fù)興的歷史征程中的中華民族,在時代精神的新的灌注下,書法藝術(shù)將締造新的輝煌。
(1)依次填入文中捐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A.傳達 風流云散 曲徑通幽 拘泥 B.傳達 行云流水 另辟蹊徑 拘泥 C.傳遞 行云流水 曲徑通幽 執(zhí)拗 D.傳遞 風流云散 另辟蹊徑 執(zhí)拗
A.假如沒有那個時代,就不會有王羲之如此卓絕的學養(yǎng)氣質(zhì)與書法造詣。
B.王羲之所以有如此卓絕的學養(yǎng)氣質(zhì)與書法造詣,是那個時代使然。
C.王羲之的書法地位是那個時代造就的,時代改變了其學養(yǎng)氣質(zhì)與書法造詣。
D.這是王羲之個人的學養(yǎng)氣質(zhì)與書法造詣所致,更與那個時代相關(guān)。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
A.中華民族正走在復(fù)興的歷史征程中,在時代精神的新的灌注下,會使書法藝術(shù)締結(jié)出新的輝煌。
B.走在復(fù)興的歷史征程中的中華民族,在時代精神的新的灌注下,書法藝術(shù)將締造新的輝煌。
C.中華民族正走在復(fù)興的歷史征程中,在新的時代精神的灌注下,書法藝術(shù)將締造新的輝煌。
D.走在復(fù)興的歷史征程中的中華民族,在新的時代精神的灌注下,書法藝術(shù)將締結(jié)新的輝煌。組卷:13引用:10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