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三冊《3.4 熱力學第二定律》2024年同步練習卷(21)
發(fā)布:2025/7/1 22:0:14
一、選擇題
-
1.關于分子間相互作用力的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A.當分子間的距離r=r0時,分子力為零,說明此時分子間既不存在引力,也不存在斥力 B.分子力隨分子間距離的變化而變化,當r>r0時,隨著距離的增大,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得快,故分子力表現(xiàn)為引力 C.當分子間的距離r=10-9m時,分子間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計 D.當分子間的距離r<r0時,隨著距離的減小,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減小,但斥力比引力減小得快,故分子力表現(xiàn)為引力 組卷:121引用:2難度:0.7 -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A.根據(jù)熱力學第二定律可知,熱量不可能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 B.效率為100%的熱機不可能制成,是因為違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C.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收熱量使之完全變成功,而不產(chǎn)生其他影響 D.第二類永動機不可能成功的原因是違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組卷:92引用:3難度:0.8
二、多選題
-
3.下面關于能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A.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B.能源是有限的,特別是常規(guī)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 C.大量消耗常規(guī)能源會使環(huán)境惡化,故提倡開發(fā)利用新能源 D.核能的利用對環(huán)境的影響比燃燒石油、煤炭大 組卷:97引用:10難度:0.7 -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溫度相同的氫氣和氧氣,分子平均動能相同 B.巖鹽是立方體結(jié)構(gòu),粉碎后的巖鹽不再是晶體 C.已知水的摩爾質(zhì)量和水分子的質(zhì)量,可以計算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D.氣體分子各速率區(qū)間的分子數(shù)占總分子數(shù)的百分比與溫度有關 E.寒冷的冬天,利用室內(nèi)和室外之間的溫度差制造一種熱機,將空氣中的全部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是可能的 組卷:60引用:1難度:0.8 -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熱運動的宏觀過程是熵增加的過程 B.在絕熱條件下壓縮氣體,氣體的內(nèi)能一定增加 C.分子力增加,分子勢能一定增加 D.飽和汽壓與飽和汽的體積無關 E.1kg的水在27℃時的分子平均動能小于10kg的氧氣在0℃時的分子平均動能 組卷:31引用:2難度:0.7 -
6.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h2>
A.在一條件下熱機可以從單一熱源吸收熱量,使之完全變?yōu)楣?/label> B.溫度高的物體內(nèi)能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動能不一定大 C.空調(diào)機在制冷的過程中,從室內(nèi)吸收的熱量少于向室外放出的熱量 D.氮氣分子的摩爾質(zhì)量為M,密度為ρ,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A,則一個氮氣分子的質(zhì)量m0= ρNAE.鐵的摩爾質(zhì)量為M,密度為ρ,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A,則一個鐵分子的體積V0= MρNA組卷:11引用:0難度:0.9 -
7.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h2>
A.溫度高的物體的內(nèi)能一定比溫度低的物體的內(nèi)能多 B.大量消耗常規(guī)能源帶來了環(huán)境問題,主要有:二氧化碳造成的“溫室效應”;二氧化硫等造成的酸雨;燃燒時產(chǎn)生的浮塵 C.“第二類永動機”是:違反能量守恒定律的熱機 D.隨著溫度的升高,微粒的布朗運動愈加激烈 E.由水的摩爾體積和每個水分子的體積可估算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8.關于“溫室效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太陽能源源不斷地輻射到地球上,由此產(chǎn)生了“溫室效應” B.石油和煤炭燃燒時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增加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由此產(chǎn)生了“溫室效應” C.“溫室效應”使得地面氣溫上升、兩極冰雪融化 D.“溫室效應”使得土壤酸化 組卷:48引用:11難度:0.9 -
9.自主學習活動中,同學們對部分熱學知識進行討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擴散運動就是布朗運動 B.樹葉上的露珠呈扁平球形是由于液體表面張力作用 C.液晶既具有液體的流動性,又具有單晶體的光學各向異性的特點 D.自發(fā)的熱傳遞過程是大量分子從無序程度大的狀態(tài)向無序程度小的狀態(tài)轉(zhuǎn)化的過程 組卷:21引用:2難度:0.5 -
10.我國神九航天員的漫步太空已成為現(xiàn)實。神九航天員漫步太空,此舉震撼世界,意義重大無比。其中,飛船在航天員出艙前先要“減壓”,在航天員從太空返回進入航天器后要“升壓”,因此飛船將此設施專門做成了一個艙,叫“氣閘艙”,其原理如圖所示,兩個相通的艙A、B間裝有閥門K,指令艙A中充滿氣體,氣閘艙B內(nèi)為真空,整個系統(tǒng)與外界沒有熱交換。打開閥門K后,A中的氣體進入B中,最終達到平衡,則( ?。?/h2>
A.氣體體積膨脹,但不做功 B.氣體分子勢能減少,內(nèi)能增加 C.體積變大,溫度降低 D.B中氣體不可能自發(fā)地全部退回到A中 組卷:20引用:1難度:0.4
三、計算題
-
11.地球上的人類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氣、水能、風能。為什么說地球上的能源主要來自太陽?
組卷:6引用:1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