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省寧波市九校高一(上)期末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5/7/1 21:0:15
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
1.2023年9月29日,杭州亞運會場地自行車男子凱林賽在淳安界首體育中心自行車館舉行,中國選手周瑜奪得冠軍,如圖為周瑜騎自行車在傾斜的彎道上左轉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44引用:1難度:0.5 -
2.如圖是一種叫“指尖陀螺”的玩具.當將陀螺繞位于中心A的轉軸旋轉時,陀螺上的B、C兩點的周期(TB和TC)、角速度(ωB和ωC)、線速度(vB和vC)、向心加速度(aB和aC)的關系正確的是( )
組卷:91引用:5難度:0.8 -
3.近幾年我國多次在鋰電池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鋰電池具有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的優(yōu)點,若用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的符號來表示能量密度的單位J/kg,正確的是( ?。?/h2>
組卷:60引用:1難度:0.9 -
4.足球運動員運用腳法踢出足球后使球在空中沿弧線運行,這樣踢出的球稱為弧線球。如圖所示,在一次踢球過程中,一運動員在對方禁區(qū)利用獲得的直接任意球機會踢出弧線球,足球繞過人墻后加速射門得分。在足球加速向下射門時,關于足球所受的合力和速度方向的關系,圖示可能正確的是( )
組卷:390引用:7難度:0.8 -
5.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當它所受的合力逐漸減小而方向不變時,物體的( ?。?/h2>
組卷:417引用:25難度:0.9 -
6.如圖所示,在注滿清水的豎直密封玻璃管中,紅蠟塊R正以較小的速度v0沿y軸勻速上浮,與此同時玻璃管沿水平x軸正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從紅蠟塊通過坐標原點O開始計時,直至蠟塊運動到玻璃管頂端為止。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646引用:6難度:0.5 -
7.下列關于彈力產(chǎn)生的條件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93引用:7難度:0.9 -
8.“娛樂風洞”是一種驚險的娛樂項目。實驗者處于風洞中時,風洞中豎直向上的氣流將實驗者向上加速“托起”,則實驗者在此過程中( )
組卷:2引用:2難度:0.8 -
9.利用圖像法研究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是常用的一種數(shù)學物理方法。如圖所示為物體做直線運動時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圖像(x、v、a、t分別表示物體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時間),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334引用:7難度:0.7 -
10.在物理學的重大發(fā)現(xiàn)中科學家們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物理學方法,如比值法、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想法、類比法和科學假說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關于所用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55引用:5難度:0.8 -
11.如圖所示,物體A放在斜面上,與斜面一起向右做勻加速運動,物體A受到斜面對它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可能是( ?。?/h2>
組卷:192引用:17難度:0.9 -
12.三個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與水平桌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由于所受的水平力不同,A做勻速運動,B做加速運動,C做減速運動,那么,它們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關系應是( )
組卷:41引用:5難度:0.9
二、(共5小題,每小顧3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正確的,全選對得3分,選不全得2分,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
13.蘋果從某一高度靜止釋放,已知落地前倒數(shù)第二秒內(nèi)的位移是10m,蘋果的運動視作自由落體運動,重力加速度為10m/s2,則蘋果釋放的高度為( ?。?/h2>
組卷:193引用:3難度:0.5 -
14.木塊A,B的質(zhì)量分別為m1、m2,用細線通過滑輪連接,如圖所示。已知A,B靜止時兩條細線都處于繃緊狀態(tài)。現(xiàn)將物塊B下方的細線剪斷,忽略滑輪摩擦及一切阻力,設剪斷細線前后,A,B間的細線彈力分別T1、T2,則( )
組卷:31引用:3難度:0.6 -
15.如圖所示,A、B、C三個物體疊放在一起,同時有F=2N的兩個力分別作用于A、B兩物體上,A、B、C三個物體仍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 ?。?/h2>
組卷:11引用:3難度:0.7 -
16.如圖所示,某工廠將圓柱形工件a放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為防止工件滾動,在其下方墊一段半徑與a相同的半圓柱體b。若逐漸減小斜面傾角θ,a、b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不計a與接觸面的摩擦,b的質(zhì)量很小。則( )
組卷:96引用:2難度:0.4 -
17.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著質(zhì)量為m、裝有光滑弧形槽的小車,一質(zhì)量也為m的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0沿槽口向小車滑去,到達某一高度后,小球又返回右端,離開小車則( )
組卷:89引用:2難度:0.4
三、實驗題(共2小題,16分。把正確答案填入空格,每空2分)
-
18.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在用打點計時器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物體的質(zhì)量之間的關系實驗中,不改變拉力,只改變物體的質(zhì)量,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幾組數(shù)據(jù),其中第3組數(shù)據(jù)還未算出加速度,但對應該組已打出的紙帶,如圖1所示(長度單位:cm),圖中各點為每5個打點選出的計數(shù)點(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打點未標出).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6 小車質(zhì)量(g)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小車加速度(m/s2) 2.00 1.33 0.79 0.67 0.40 小車質(zhì)量的倒數(shù)(kg-1) 5.00 3.33 2.50 2.00 1.67 1.43
(1)請由紙帶上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缺少的加速度值a=(小數(shù)點后保留兩位數(shù)).
(2)請在圖2中建立合適的坐標,將表中各組數(shù)據(jù)用小黑點描在坐標紙上,并作出平滑的圖線.
(3)由圖象得出的結論是:.組卷:23引用:3難度:0.3 -
19.如圖為一同學在“探究合力的方法”實驗中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果畫出的圖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位置,AO是實驗的橡皮條,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終點位置.
(1)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F是實驗測得的合力,F(xiàn)′是由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得的合力
B.如果F和F′的圖示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基本重合,則證明共點力合成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C.若兩分力F1和F2的方向不變,而大小都增加1N,則其合力方向不變,大小也增加1N
D.若橡皮條對節(jié)點O的拉力是F3,則F1,F(xiàn)2和F3三力平衡.
(2)實驗中,橡皮條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兩個彈簧秤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倒O點,以下操作錯誤的是
A.同一次實驗過程中,O點的位置不允許變動
B.實驗中,彈簧秤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彈簧秤刻度
C.實驗中,先將其中一個彈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倒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調(diào)節(jié)另一彈簧秤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O點
D.實驗中,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O點時,兩個彈簧秤之間夾角應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
(3)某同學通過實驗正確得到求合力的定則,對于本定則同樣適于下列哪些物理量的合成
A.位移 B.路程 C.速度 D.加速度.組卷:5引用:1難度:0.5
四、計算題(共4題,第20題7分,第21題8分,第22題8分,第23題10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共33分)
-
20.如圖所示,質(zhì)量均為m=1kg的物塊A和B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左邊緣對齊。A與B、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4。先敲擊A,A立即獲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在B上滑動距離L=2m后停下。接著敲擊B,B立即獲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A、B都向右運動,左邊緣再次對齊時恰好相對靜止,此后兩者一起運動至停下。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物塊A長度可忽略不計,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A被敲擊后獲得的初速度大小vA;
(2)在左邊緣再次對齊的前、后,B運動加速度的大小aB、a′B;
(3)B被敲擊后獲得的初速度大小vB及B運動的最大距離sB。組卷:81引用:1難度:0.5 -
21.如圖為某一路段的俯視圖,該路段全程限速12.5m/s,一輛汽車以9m/s的速度勻速行駛,前方有一路口要通過,綠燈還有2s將熄滅變?yōu)榧t燈,此時汽車距離停車線19m。已知該車加速時最大加速度大小為2m/s2,剎車時最大加速度大小為5m/s2。
(1)若汽車此時立即以最大加速度一直加速通過路口,通過計算判斷汽車是否違章?
(2)為保證安全,汽車不急于通過路口,為防止闖紅燈且有壓停車線,則汽車最多繼續(xù)行駛多遠就應開始剎車?組卷:137引用:5難度:0.3 -
22.如圖所示,在距地面高為H=45m處,有一小球A以初速度v0=10m/s水平拋出,與此同時,在A的正下方有一物塊B也以相同的初速度同方向滑出,B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u=0.4,A、B均可視為質(zhì)點,空氣阻力不計(取g=10m/s2).求A球落地時,A、B相距多遠?某同學的解答如下
解:A做平拋運動:H=2tA=12gtA=3(s)2Hg=2×4510
A的水平距離sA=v0tA=10×3=30(m)
B受摩擦力做勻減速運動:μmg=ma∴a=μg=4m/s2
故在A下落過程中B的位移為:sB=v0tA-12=10×3-at2A×4×32=12m12
∴A、B間的距離sAB=sA-sB=30-12=18m
你同意上述解法嗎?若同意,說明理由;若不同意,寫出你認為正確的答案.
(題目解答中,你認為正確的結論,可以不重復寫出)組卷:280引用:3難度:0.5 -
23.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球A、B,重力大小均為G,兩球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一根輕繩兩端固定在兩球上,在繩的中點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拉力F,當繩被拉直后,兩段繩間的夾角為α,問當F至少為多大時,兩球?qū)l(fā)生滑動?
組卷:297引用:10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