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xué)年寧夏石嘴三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5/7/1 1:0:17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如圖,是我校同學(xué)研發(fā)的賽車,該賽車采用的是前輪驅(qū)動的方式,該車在平直路面上勻速行駛時,前輪和后輪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分別為( ?。?/h2>
組卷:56引用:4難度:0.4 -
2.如圖,艦載飛機從國產(chǎn)航母“山東艦”上起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3引用:1難度:0.8 -
3.近日,北方多地出現(xiàn)積雪,給市民出行造成了困難,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減少惡劣天氣下重大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民警不畏嚴(yán)寒,迅速到位,齊心協(xié)力幫助市民,保障雪天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暢通。如圖所示是民警在幫助市民推動小轎車(發(fā)動機已關(guān)閉)緩慢勻速前進(jìn)的情景,下列相關(guān)解釋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15引用:2難度:0.8 -
4.如圖所示,在拉力作用下,小球A沿光滑的斜面緩慢地向上移動,在此過程中,小球受到的拉力F和支持力FN的大小變化是( ?。?/h2>
組卷:204引用:23難度:0.9 -
5.
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小車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車上用細(xì)線懸掛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M>m,用一力F水平向右拉小球(圖甲),使小球和車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運動,細(xì)線與豎直方向成α角,細(xì)線的拉力為F1,若用一力F′水平向左拉小車(圖乙),使小球和車一起以加速度a′向左運動時,細(xì)線與豎直方向也成α角,細(xì)線的拉力為F1′,則( ?。?/h2>
組卷:213引用:8難度:0.9 -
6.如圖物體A在豎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能靜止在斜面上,則關(guān)于A受力的個數(sh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537引用:20難度:0.9 -
7.兩個做直線運動的物體,甲的加速度為10m/s2,乙的加速度為-12m/s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12引用:4難度:0.9 -
8.關(guān)于彈力產(chǎn)生條件,正確的是( ?。?/h2>
組卷:85引用:2難度:0.9 -
9.伽利略相信,自然界的規(guī)律是簡潔明了的。他猜想落體的速度應(yīng)該是均勻變化的。為驗證自己的猜想,他做了“斜面實驗”,發(fā)現(xiàn)銅球在斜面上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改變銅球的質(zhì)量或增大斜面傾角,上述規(guī)律依然成立。于是,他外推到傾角為90°的情況,得出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如圖所示。結(jié)合以上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441引用:2難度:0.8 -
10.如圖甲所示,繃緊的水平傳送帶始終以恒定速率v1運行,初速度大小為v2的小物塊從與傳送帶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處滑上傳送帶。若從小物塊滑上傳送帶開始計時,小物塊在傳送帶上運動的v-t圖像(以地面為參考系)如圖乙所示,已知v2>v1,則( ?。?br />
組卷:223引用:2難度:0.6 -
11.如圖所示,物體A和B的重力分別為15N和6N,不計彈簧秤,細(xì)線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則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 ?。?/h2>
組卷:27引用:1難度:0.8 -
12.如圖所示,輕繩OA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系一光滑的圓環(huán),一根系著物體的輕繩穿過圓環(huán)后,另一端固定在墻上B點,且OB處于水平.現(xiàn)將A點緩慢沿天花板水平向右移動且OB段的輕繩始終保持水平,則輕繩OA、OB所受的拉力的大小TA、TB的變化情況是( )
組卷:288引用:10難度:0.7
二、多選題(13-18為多選題,全部選對得4分,選不全得2分,錯選不得分,共24分)
-
13.質(zhì)量為60kg的人,站在升降機內(nèi)的臺秤上(g=10m/s2),測得體重(即支持力)為480N,則關(guān)于升降機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4引用:2難度:0.8 -
14.在教室里的黑板上粘掛一些小磁鐵,小磁鐵被吸在黑板上可以用于“貼”掛圖、通知或試題答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15引用:1難度:0.7 -
15.關(guān)于慣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120引用:3難度:0.9 -
16.如圖所示,直立輕質(zhì)彈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另一端與木板Q拴接。物塊P擱在木板Q上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現(xiàn)對P施加一豎直向上的恒力F,此后P、Q一起運動到最高點的恰好未分離。已知P的質(zhì)量為2m,Q的質(zhì)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則有( ?。?/h2>
組卷:209引用:4難度:0.7 -
17.在同一條筆直的公路上行駛的三輛汽車a、b、c,它們的x-t圖像如圖所示,汽車a對應(yīng)的圖像是一條拋物線,其頂點坐標(biāo)為(0,10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55引用:5難度:0.6 -
18.重600N的人站在升降機內(nèi)的臺秤上,臺秤示數(shù)為480N,則升降機的可能正在( ?。?/h2>
組卷:146引用:38難度:0.5
三、實驗題(每空2分,共16分)
-
19.有同學(xué)利用如圖的裝置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在豎直木板上鋪有白紙,固定兩個光滑的滑輪A和B,將繩子打一個結(jié)點O,每個鉤碼的重相等,當(dāng)系統(tǒng)達(dá)到平衡時,根據(jù)鉤碼個數(shù)讀出三根繩子的拉力TOA、TOB和TOC,回答下列問題:
(1)改變鉤碼個數(shù),實驗不能完成的是
A.鉤碼的個數(shù)N1=N2=2,N3=4
B.鉤碼的個數(shù)N1=N2=3,N3=4
C.鉤碼的個數(shù)N1=N2=N3=4
D.鉤碼的個數(shù)N1=3,N2=4,N3=5
(2)在拆下鉤碼和繩子前,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是
A.標(biāo)記結(jié)點O的位置,并記錄OA、OB、OC三段繩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繩子的長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根繩子之間的夾角
D.用天平測出鉤碼的質(zhì)量
(3)在作圖時,下圖中更加符合實際的圖是圖.(填“甲”或“乙”)組卷:49引用:14難度:0.7 -
20.測定物體的質(zhì)量有多種方法。某同學(xué)利用下面方法間接測量物體質(zhì)量M,裝置如圖甲所示,一根輕繩跨過輕質(zhì)定滑輪與兩個相同的重物P、Q相連,重物P、Q的質(zhì)量均為m=200g,在重物Q的下面通過輕質(zhì)掛鉤懸掛待測物塊Z,重物P的下端與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相連,已知當(dāng)?shù)刂亓铀俣葹間=9.8m/s2。
(1)某次實驗中,先接通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源,再由靜止釋放系統(tǒng),得到如圖乙所示的紙帶,則系統(tǒng)運動的加速度a=m/s2(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忽略各類阻力,求出物塊Z質(zhì)量的理論值為MZ=kg(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實際情況下,由于存在空氣阻力及摩擦力,則物塊Z的實際質(zhì)量M實M理(選填“>”或“<”或“=”)。組卷:247引用:3難度:0.7
四、計算題((共5小題,共44分,解答時應(yīng)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
21.有一種桌面上推易拉罐的游戲,其規(guī)則如下:在一張長為1.50m的桌子上,游戲者從桌子的左側(cè)邊沿水平推出易拉罐,使之滑向另一端,讓罐子最極限靠近桌子邊沿而不掉落者獲勝。若手推罐時的加速度大小范圍在2m/s2至5m/s2之間,推動距離不超過0.5m,罐脫手后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將易拉罐視為質(zhì)點,g=10m/s2,問:
(1)若以最大加速度和最大推動距離推易拉罐,罐子脫手后瞬間的速度為多大?試判斷易拉罐能否停在桌面上?
(2)若以a=4m/s2的加速度推易拉罐。要使罐恰好停在桌子另一端的邊沿,則推動的距離為多少?
(3)要使易拉罐恰停在桌子另一端的邊沿,試求加速度a與推動距離x需要滿足的關(guān)系式。組卷:65引用:2難度:0.3 -
22.如圖甲所示,一物塊在水平外力F=2N的作用下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在t=0時刻撤去外力,物塊做勻減速運動后停下,撤去F后物塊位移—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已知物塊的質(zhì)量m=1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物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物塊在t=0時的速度大?。?br />(3)從撤去外力F開始,當(dāng)物塊位移為4m時,物塊的速度大小。組卷:21引用:2難度:0.7 -
23.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為m小車A靜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與右側(cè)墻面之間的距離為d,在小車A左端放著一質(zhì)量也為m的小滑塊B(可視為質(zhì)點),A、B的表面由于涂抹了一種特殊黏性物質(zhì)使得它們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k(k>1)?,F(xiàn)對A、B同時各施加一個始終水平向右、大小為F=mg的恒力,使它們由靜止開始運動,小滑塊最終沒有從小車上掉下去。已知小車A與墻面發(fā)生碰撞后瞬間彈回且無能量損失,不計空氣阻力,求:
(1)小車A第一次與墻面碰撞后向左運動的最大距離是多少?
(2)為了保證小滑塊不從小車上掉下去,小車至少要多長?組卷:31引用:1難度:0.4 -
24.如圖甲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質(zhì)量分別為mA=2kg、mB=1kg。B的上、下表面均水平且B足夠長,物體A與一固定的拉力傳感器相連接,連接拉力傳感器和物體A的輕繩保持水平?,F(xiàn)有一大小逐漸增大、方向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在物體B上,拉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T隨拉力F變化的圖線如圖乙所示,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為g=10m/s2。求:
(1)拉力F大小為10N時,A與B間的摩擦力大小f1以及B與地面間的摩擦力大小f2;
(2)A與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以及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
(3)拉力F大小為16N時,B的加速度大小a。組卷:35引用:1難度:0.5 -
25.如圖所示,某同學(xué)在地面上拉著一個質(zhì)量為m=30kg的箱子勻速前進(jìn),已知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拉力F1與地面水平夾角為θ=45°.g=10m/s2,求:
(1)繩子的拉力F大小;
(2)該同學(xué)能否用比F小的力拉著箱子勻速前進(jìn)?如果能,請求出拉力的最小值,若不能,請說明理由。組卷:108引用:2難度:0.4